4/28/2022

后疫情时代,选择哪个城市,值得重新思考

 

 

经此一役,上海的疫情还没结束,北京那边很多市民开始屯菜,不想变成第二个上海。 

 

新冠将长期存在,这几乎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了。

 

那么以后,无论是企业投资布局,普通人工作安家置业,选择哪个城市。我想 上海这次的经历,会让很多人重新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不仅仅是城市规划的问题,当然,首当其冲城市规划需要考虑这这方面的问题。

 

以前,大家挤破头往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聚集,这是本能。因为一线城市聚集了更多优秀的社会资源。

 

但是将近3000万的城市一旦停摆,其威力在这次上海的封城过程中,可见一斑。

 

大量工业、产业链受到致命影响。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在4月初的时候就提示,如果4月底之前不能搞定产业链,全国车企都得停工。要知道小鹏汽车工厂在广东。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以后多点布局应该是用脚趾头想都明白的事情了,工厂不能只在一处布局,供应链也需要保证具有一定的抗风险性,总得有个备用选项。

 

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这么做了,理想汽车开始布局在北方的第二个工厂,当然,现在布局新能源车的城市很多,正是多点布局的好时机,长三角的多个城市都有新能源车相关企业布局。中部城市也有,连西北城市也有。珠三角、京津冀更不用说。

 

当然,汽车行业布局只是体现产业布局的一个侧面,更多的行业和产业,都要提前做这样的考量。

 

人类经历过数次大流行疾病,只不过,之前都不是在咱这片土地上。

 

最大的风险,正是我们安安稳稳过了这么些年,没有大疾病,没有战争,大家一门心思赚钱,提高生活质量,一片岁月静好。

 

要知道,这个世界,战争每几年就会打响一次,每几年就会经历一次经济困境,甚至是大萧条,当然流行疾病,也从来没有间断过。

 

这种最基本的风险意识,是很多人所缺乏的。今年上半年,应该很多人都被深深地上了一课,如何面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风险。疾病、失业、经济低迷,外面欧洲那边还有战争在打。

 

这次疫情事件,一方面给大家进行了一次风险教育演练,另一方面,也让很多人不得不提前开始考虑一些问题,比如去哪工作,去哪哪家等等。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的本能,昨天我在星球内分享了一张搜狐城市整理的表格,国内很多城市经济数据上开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不出意外的话,未来5年,更多的城市将步入这个行列。直到整个中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这份清单,可以供你参考,每个人都有权去追寻和选择更好的生活,不是么?

「 题图 By mark mc neill」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你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家乡小城市

上文:记一次与诈骗分子的交锋

 https://joojen.com/archives/3743.html

4/27/2022

记一次与诈骗分子的交锋

 

电话诈骗屡见不鲜,去年,网上曾流传过一哥们和诈骗分子的斗智斗勇,历时十几个小时,诈骗分子倒霉的是,这哥们是一位渗透工程师。但依然小有损失,可见,如果是普通人,那么结果将会多么惨烈。

 

其漏洞是基于你的手机号,存在技术性漏洞,好在工信部反应迅速,三天左右时间,将这个漏洞全部堵上。现在更有国家反诈中心App,这个APP一度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下载榜前三位,可见其是普通老百姓的刚需,不仅提供了一个投诉举报渠道,对诈骗分子也是一种威慑。

 

但是即便如此,每年这种诈骗电话依然层出不穷,而且花样繁多,手段也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让人防不胜防。早些年,电话诈骗基本上都是操着一口闽南口音,据说和海峡对岸有很大关系。

 

 

时间就是在昨天,2022年4月24日中午时分,我担心时间太长会遗漏细节,所以抓紧时间记录一下,供其他人参考。

 

11点45左右,正是吃午饭时间,我的一个用来收验证码的手机接到电话,这个手机也是我很多网站注册账号的预留手机号。来电号码18882539750,四川资阳,资阳和眉山那边好像和成都共号了,很多平台电话都是那边的。

 

接着,操着一口极不标准的粤普或者闽普的女声音,前几遍我愣是没听懂说的是啥,直接被我挂掉电话。

 

因为一听到这种口音的电话,以我闯荡江湖这么多年来看,没啥好印象,所以基本上归为骚扰电话一类。但人家非常执着,不停来电。终于听明白了,说我是某某大学毕业的是吧,我说是。自称京东客服,说我在京东上注册的京东白条金条显示的信息,由于要配合银监会整改,让我打开京东查看一下借款利率是多少,并且详细告诉了我APP进入的步骤。

 

得知我的利率很高之后,说银监会不允许这么高,要帮我注销。我说我也没开通过啊。

 

支支吾吾半天,说因为提交了资料,还是要配合银监会注销操作。我信你个鬼,再次被我挂掉。

 

要说这种骗子真是锲而不舍,再次来电,想了想,好吧,我倒想看看你们有啥骚操作。

 

接通电话后,我说那你们在官方APP把我账号上这个功能注销掉,或者给个步骤,我操作注销掉不就行了么?

 

重点来了,这也是骗子逃不过的惯用手段,转移到其他平台。

 

跟我说,需要在银监会监管下全程录像注销。让我打开钉钉预约个会议。由于我不用钉钉,害得我重新下载钉钉登录。

 

详细告诉我预约会议怎么操作,用真实名字命名会议,并把会议结束时间调后一点,比如第二天。然后把会议号告诉她会有客户经理指导我注销。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应该都不难发现,没有在京东官方APP操作,而是让你用钉钉,并且是让你来预约会议,这一方面可以逃避监管,增加取证难度**

 

几经周折,一直没进入会议室,因为退出来之后,我竟然找不到我预约的那个会议了,那边非常着急,不停打我电话催我进入会议,我吃着饭呢,电话再次被我掐掉好几次。

 

吃好饭再次顺利进入钉钉会议,重点来了,对方为了博取信任,扬言说之所以采用钉钉会议,是为了在银监会监管下进行整个过程,入会我只见到一个人,而且对方只有语音,不敢视频。这是骗子惯用伎俩的,我全程录屏,大概对方也知道。对方为了博取你的信任,还会问你有没有安装反诈中心APP,以表示整个过程是合法的。因为在钉钉上进行,可以顺利逃过监控。并且给你发送一个银联的验证码,强调千万不要把这个验证码透露给别人,这也是博取信任的手段。其实这个非常容易实现,在网站上用手机号登录过的你就会知道,手机会收到验证码,另外,骗子也会通过这个来确认你登记的是不是这个手机号。

 

然后就问我要了个邮箱,把他们的身份和证件都发给我,就是网上都能看到的那种京东金融的网贷证书啥的。还有个倒霉蛋叫陈隆秋的工牌照片发过来了。我本想让他开一下视频,核实一下是不是本人。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邮件是一个163个人邮箱发过来的,这帮骗子,连伪装个京东的邮件都不会,太粗糙了。

 

 

我说你们怎么用个人邮箱,而不是京东企业邮箱发送,还嘴硬说这是银监会监控下的邮箱。哈哈,估计自己都编不下去了。

 

我说你们这骗子也太不走心了,对方还做最后的挣扎,也是惯用套路,如果你不配合注销,那么后续产生滞纳金他们不负责。

 

我已没有耐心陪他们演下去,实在浪费时间。基本上套路就是这样,下一步会发送给你页面或者登录验证,在你不经意之间,登录你的账号。通过京东白条、金条,以及支付宝花呗等可以借贷的平台,来消费和借钱。

 

这种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前两天在张哥星球内还看到一个哥们的父亲被骗9000,要不是及时制止,下一笔骗子金额是39000,也是基于网贷的诈骗,不过手段更加低级一些。

 

现在电信诈骗的手段越来越高明,增加这种套路的曝光,让身边人都提高警惕。现在很多被诈骗的已经不仅仅是老年人,不少年轻人有时候也防不胜防。

 

现在网贷平台很多,方便的同时防范难度也就越来越大。

 

这也提醒了我一点,一个人应该多用几个手机号,将不同平台分开,应该将涉及金融相关平台的预留手机号单独出来,如果一旦和其他网站平台上预留的手机号相同,非常容易泄露,给骗子可乘之机。照这样算下来,每个人至少要3个手机号,看来每个运营商最多给每个人配三个号是有道理的。

「 题图 By joojen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养成储蓄的习惯

上文:读书这件小事

 https://joojen.com/archives/3734.html

4/26/2022

读书这件小事

 

4.23号的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写手,尤其是公众号写手,不少给大家推荐书单,因为在公众号上写字的,不少都是当初写博客的,算是经常跟文字打交道的一群人。

 

我大概从几年前开始,不再推荐书。正如和菜头老师说的,好像世界读书日给大家图鉴书,成了到点该吃药的闹钟。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世界读书日,搞个活动,推荐个书,好像今年的读书任务就可以划掉一样,完成了一项年度清单?

 

兜兜同学才上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认识了拼音和一些汉字,老师开始着手培养小朋友的阅读习惯。世界读书日这样的日子,更是得让大家行动起来,养成阅读好习惯。在群内,每天打开阅读。

 

我在球内搞了个每天阅读打卡,真正能坚持的人寥寥无几,大概小时候就没养成每天固定干一件事情的习惯。

 

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我曾经也写过,大量阅读的重要性,这是过来人的切身体验。所以,不要给人图鉴书单,这样做会限制别人大量阅读的范畴。

 

无论是对于刚开始识字阅读的小朋友,还是成年人,都是如此。

 

我写过关于影响圈和关注圈相关的文章,大量阅读,有助于拓展人的知识储备,这对于小朋友们尤为重要,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各个不同的领域汲取营养,而不是我们给他们划定那几个圈圈。现在应该读什么,不应该读什么。

 

学校的教育已经给孩子们划定了固定的圈子,每个人都应该保持差异性和独立人格,所以,课外的阅读,是保持独立人格的重要渠道,不能让普世教育把他们培养出来千人一面,那将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对于成年人来说, 这一点则关乎存亡,很多人倒在了35岁中年危机上,严格的来说,就是知识储备被圈在了“影响圈”内不断内卷,又无法在精深两个层面上获得有效突破,这是很危险的,毕竟在一个领域要做大非常拔尖是很困难的,否则,很快会被年轻人取代。其实更有效的办法,可能是往宽了去考虑,扩大自己的关注圈,很多人在专业领域以外,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将它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影响圈,所谓的斜杠青年。这无形中可以帮你有效规避单一圈层的风险。

 

读书是个很私人的事情

 

这是读书以来的一些重要体会,尤其是在深度使用了微信读书以后。

 

这个主打将读书和社交融合起来的读书APP,我现在是它的重度用户。

 

让读书社交起来,这看起来貌似很酷,读书的时候,可以查看别人的标注和划线内容,甚至看一段别人分享的评论感想。

 

这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好事情,可以有效发现书本中重点内容或者金句等有价值内容。但是对于老司机来说,这是一种干扰了。

 

每个人读一本书获取的有效信息是不同的,这没法改变,如果将被人的批注评论放在书中,那会将自己的关注点趋于和别人相同。

 

甚至别人感兴趣的那一段,对你来说,并不感兴趣。类似的情况应该是常态。

 

所以,微信读书试图创造一个共读的社区环境。

 

而读书往往是非常私密的事情,一个人,一本书,实现灵魂上的交流,甚至于有一些书,需要读数遍,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正是递增式的认知跃迁。

 

另外,阅读一般讲究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在纷杂的环境下无论是人的听觉、触觉、视觉受到干扰,都无法达到真正的阅读效果。

 

不一定要读书

 

书本是有效的知识传承和传播载体,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古往今来,特别是跨度比较长的环境下,唯有通过书这个载体才能实现更为久远的文化和信息传递,所以我们知道今天仍然能一睹几千年前古人的生活习惯和内心世界的风采。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

 

时间跨度上看,短期内,很多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很广泛,比如,有些大佬从来就不读书,通过不断和大佬级别的人交谈,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后,宽带资费经过数次降低。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更多了。

 

比如,现在流行的短视频,完全可以成为有效的载体。事实上,很多人已经在这么做了。你看看,各种付费课程,不正是通过这种音频,或者视频的方式来实现书本才能实现的目标么。

 

所以,在现代社会,不读书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最后说两句,读书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种习惯,但是对于不喜欢这种方式的,也没必要强求,所以,推荐书单,甚至强制要求人读书,就显得有点可笑了。

 

但是为什么我还在球内设置了个读书打卡的活动呢,因为这有助于帮你养成一个习惯。无论是通过书本来获取,还是通过其他方式。用一个固定的时间做同样一件事情,在现代,是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了。

「 题图 By emmanuel phaeton」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平台焦虑

上文:保持对负面情绪警惕

 https://joojen.com/archives/3718.html

读书这件小事

 

4.23号的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写手,尤其是公众号写手,不少给大家推荐书单,因为在公众号上写字的,不少都是当初写博客的,算是经常跟文字打交道的一群人。

 

我大概从几年前开始,不再推荐书。正如和菜头老师说的,好像世界读书日给大家图鉴书,成了到点该吃药的闹钟。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世界读书日,搞个活动,推荐个书,好像今年的读书任务就可以划掉一样,完成了一项年度清单?

 

兜兜同学才上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认识了拼音和一些汉字,老师开始着手培养小朋友的阅读习惯。世界读书日这样的日子,更是得让大家行动起来,养成阅读好习惯。在群内,每天打开阅读。

 

我在球内搞了个每天阅读打卡,真正能坚持的人寥寥无几,大概小时候就没养成每天固定干一件事情的习惯。

 

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我曾经也写过,大量阅读的重要性,这是过来人的切身体验。所以,不要给人图鉴书单,这样做会限制别人大量阅读的范畴。

 

无论是对于刚开始识字阅读的小朋友,还是成年人,都是如此。

 

我写过关于影响圈和关注圈相关的文章,大量阅读,有助于拓展人的知识储备,这对于小朋友们尤为重要,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各个不同的领域汲取营养,而不是我们给他们划定那几个圈圈。现在应该读什么,不应该读什么。

 

学校的教育已经给孩子们划定了固定的圈子,每个人都应该保持差异性和独立人格,所以,课外的阅读,是保持独立人格的重要渠道,不能让普世教育把他们培养出来千人一面,那将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对于成年人来说, 这一点则关乎存亡,很多人倒在了35岁中年危机上,严格的来说,就是知识储备被圈在了"影响圈"内不断内卷,又无法在精深两个层面上获得有效突破,这是很危险的,毕竟在一个领域要做大非常拔尖是很困难的,否则,很快会被年轻人取代。其实更有效的办法,可能是往宽了去考虑,扩大自己的关注圈,很多人在专业领域以外,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将它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影响圈,所谓的斜杠青年。这无形中可以帮你有效规避单一圈层的风险。

 

读书是个很私人的事情

 

这是读书以来的一些重要体会,尤其是在深度使用了微信读书以后。

 

这个主打将读书和社交融合起来的读书APP,我现在是它的重度用户。

 

让读书社交起来,这看起来貌似很酷,读书的时候,可以查看别人的标注和划线内容,甚至看一段别人分享的评论感想。

 

这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好事情,可以有效发现书本中重点内容或者金句等有价值内容。但是对于老司机来说,这是一种干扰了。

 

每个人读一本书获取的有效信息是不同的,这没法改变,如果将被人的批注评论放在书中,那会将自己的关注点趋于和别人相同。

 

甚至别人感兴趣的那一段,对你来说,并不感兴趣。类似的情况应该是常态。

 

所以,微信读书试图创造一个共读的社区环境。

 

而读书往往是非常私密的事情,一个人,一本书,实现灵魂上的交流,甚至于有一些书,需要读数遍,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正是递增式的认知跃迁。

 

另外,阅读一般讲究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在纷杂的环境下无论是人的听觉、触觉、视觉受到干扰,都无法达到真正的阅读效果。

 

不一定要读书

 

书本是有效的知识传承和传播载体,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古往今来,特别是跨度比较长的环境下,唯有通过书这个载体才能实现更为久远的文化和信息传递,所以我们知道今天仍然能一睹几千年前古人的生活习惯和内心世界的风采。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

 

时间跨度上看,短期内,很多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很广泛,比如,有些大佬从来就不读书,通过不断和大佬级别的人交谈,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后,宽带资费经过数次降低。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更多了。

 

比如,现在流行的短视频,完全可以成为有效的载体。事实上,很多人已经在这么做了。你看看,各种付费课程,不正是通过这种音频,或者视频的方式来实现书本才能实现的目标么。

 

所以,在现代社会,不读书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最后说两句,读书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种习惯,但是对于不喜欢这种方式的,也没必要强求,所以,推荐书单,甚至强制要求人读书,就显得有点可笑了。

 

但是为什么我还在球内设置了个读书打卡的活动呢,因为这有助于帮你养成一个习惯。无论是通过书本来获取,还是通过其他方式。用一个固定的时间做同样一件事情,在现代,是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了。

「 题图 By emmanuel phaeton」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平台焦虑
上文:保持对负面情绪警惕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718.html

4/25/2022

比惨


上周的惨不是一般的惨,之前你说俄乌局势导致的全球暴跌,那是大家一起跌。但是上周就不同了,周边欧美股市都是有小幅上涨的,但是大A却谁也不理,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只不过,是下跌的,

上周五,再次下探到月初低值3000点附近,本以为回到3200以后能强势一波,但是现在看来,箱体震荡还将继续。

前面吹大家的底部已经到来,正式反弹的时候到了。不过,历史上,反弹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上周抄反弹底的那一拨,现在又比较痛苦了。

网上各种文章又开始出现,给大家做心理按摩了。之前冲冲冲,现在说实话,实在没那脸说冲了,只能比惨。

比如,“谁比我更惨”,“还有比这更惨的么”,“不止咱这么惨”等等一系列标题文章。

在下跌行情下,给股民做了一次全身心的SPA,还是免费的。你看,题图的曼哈顿有而不过如此,是不是?

最近不少明星股的一季度报都出来了,不少一般的惨。公司效益是有惯性的,一季度已经过去,二季度可能更惨。上海的疫情还没结束,估计得连着五一了,也就是说,整个4月,上海的停摆简单导致上海的企业二季度报预料之中,以及周边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将收到不小的冲击。

毫无疑问的是,五一后,供应链上的企业有望逐步复工复产。以拉动全国供应量恢复。不然,真的会如何小鹏所说,全国的车企都得停产,汽车工业可以说是传统工业的代表,可见影响甚广。另外,大家也都憋坏了,再这么下去,会憋出病。

本周结束后,下周就是五一小长假,也就是说,即便有什么行情,也是下下周的事情了,这一算,就到五月中旬了。

时不我待,收起比惨,怎么在困境中寻找机会,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上周五是世界读书日,很多人推荐大家读书,我并不推荐,这几年,每年都没图鉴,因为我逐渐明白,读书是很私人的事情,即便你怎么推荐,怎么说,别人都不一定会读,而且读了能有用么?还真不知道。

你看,我这两年读了不少资本市场方面的书。什么《穷查理宝典》《漫步华尔街》《原则》《债务危机》等等。你看,连查理芒格老爷子都负40%割肉阿里,你还能要求什么?开个玩笑,大师有大师的逻辑,不能断章取义。

还是不得不给大家来口鸡汤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咱这跌的已经够可以的了,连外国那些机构都看不下去了,说你们这怎么跌成这样。今天连很多新股都接连破发。上面找了很多券商周末开座谈会,不能这样搞了,意味着,以后新股定价不能再持续以前的做法。你看最近的中海油,是吧,明显不给大家肉吃。意味着,以后这种情况会被杜绝。新股吗,不给点肉,谁还去打新,今年正所谓,谁中签就中箭。

得回到谁中签就中红包的模式。

「 题图 By meghan schiereck」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投资很快乐,投资很痛苦

上文: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

比惨

上周的惨不是一般的惨,之前你说俄乌局势导致的全球暴跌,那是大家一起跌。但是上周就不同了,周边欧美股市都是有小幅上涨的,但是大A却谁也不理,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只不过,是下跌的,

上周五,再次下探到月初低值3000点附近,本以为回到3200以后能强势一波,但是现在看来,箱体震荡还将继续。

前面吹大家的底部已经到来,正式反弹的时候到了。不过,历史上,反弹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上周抄反弹底的那一拨,现在又比较痛苦了。

网上各种文章又开始出现,给大家做心理按摩了。之前冲冲冲,现在说实话,实在没那脸说冲了,只能比惨。

比如,"谁比我更惨","还有比这更惨的么","不止咱这么惨"等等一系列标题文章。

在下跌行情下,给股民做了一次全身心的SPA,还是免费的。你看,题图的曼哈顿有而不过如此,是不是?

最近不少明星股的一季度报都出来了,不少一般的惨。公司效益是有惯性的,一季度已经过去,二季度可能更惨。上海的疫情还没结束,估计得连着五一了,也就是说,整个4月,上海的停摆简单导致上海的企业二季度报预料之中,以及周边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将收到不小的冲击。

毫无疑问的是,五一后,供应链上的企业有望逐步复工复产。以拉动全国供应量恢复。不然,真的会如何小鹏所说,全国的车企都得停产,汽车工业可以说是传统工业的代表,可见影响甚广。另外,大家也都憋坏了,再这么下去,会憋出病。

本周结束后,下周就是五一小长假,也就是说,即便有什么行情,也是下下周的事情了,这一算,就到五月中旬了。

时不我待,收起比惨,怎么在困境中寻找机会,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上周五是世界读书日,很多人推荐大家读书,我并不推荐,这几年,每年都没图鉴,因为我逐渐明白,读书是很私人的事情,即便你怎么推荐,怎么说,别人都不一定会读,而且读了能有用么?还真不知道。

你看,我这两年读了不少资本市场方面的书。什么《穷查理宝典》《漫步华尔街》《原则》《债务危机》等等。你看,连查理芒格老爷子都负40%割肉阿里,你还能要求什么?开个玩笑,大师有大师的逻辑,不能断章取义。

还是不得不给大家来口鸡汤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咱这跌的已经够可以的了,连外国那些机构都看不下去了,说你们这怎么跌成这样。今天连很多新股都接连破发。上面找了很多券商周末开座谈会,不能这样搞了,意味着,以后新股定价不能再持续以前的做法。你看最近的中海油,是吧,明显不给大家肉吃。意味着,以后这种情况会被杜绝。新股吗,不给点肉,谁还去打新,今年正所谓,谁中签就中箭。

得回到谁中签就中红包的模式。


「 题图 By meghan schiereck」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投资很快乐,投资很痛苦
上文: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711.html

4/20/2022

保持对负面情绪警惕

其实开年之后,就没啥好消息,又是战争,咱们这又到处抗疫,经济环境遇到前所未有挑战,总之一句话,周遭太TM难了。

人是个社会性生物,也无法远离周遭生活。上海的隔离生活让几千万人都成为了重度思考者。很多人调侃,隔离之后,消失的中国传统邻里关系重现在了2022年的上海。大家互通有无,以物易物,这简直有点魔幻,不像21世纪的大都市,但这却是折叠在了现实中。

周遭环境的恶劣,让人容易生活在被负面情绪包裹的茧房内,这是比较危险的。我之前在文章里经常会关注和分享一些周边或者大环境的内容。当然,这些虽然是事实,但多了之后,仍然会让人感觉要窒息。所以,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发一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信息以平衡这种负面情绪。

有人看了之后说,你这是熬鸡汤,有点歌唱祖国的味道。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一段时间的鸡汤,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而且非常必要。

由于我关注科技媒体和投资,所以对经济信息和科技信息比较敏感,而这两个板块也基本上是大环境的晴雨表。如果这两块都不好,那么很多传统行业都不好。一旦这两个板块热火朝天,传统行业就差不到哪里去,生活自然也不会差。

只是,这么些年以来,这两大块从未像今天这样带给我们这么多负面信息。所以,适时地喝点鸡汤是很有必要的。

对抗这种因外界影响所产生的负面情绪,一方面,从外界着手,适时的与这些负面的内容做一些绝缘出来,比如少拿手机每天刷最新的信息了,文字、图片和是视频都是,替代的可以用经典的内容替代,比如书本等。

这种短暂的绝缘处理,不会让你有多大的损失,但是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

另一方面,还是得从自己身上去下功夫,比如坚持锻炼,即便在家隔离也不要放弃,长时间锻炼不仅会收获健康,更会让人身心愉悦,增加幸福感。比如,做一些让自己神经放松下来的事情,都可以有效对抗负面情绪。

让这种焦虑和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你只要自己静下心来想一想,会有很多,比如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下棋,有人喜欢做木工,有人喜欢做手工,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可以让人产生"心流"的举动,都可以让人全神贯注当下的事情,而将那些纷纷扰扰的糟心事抛在脑后。

这种术的事情并不难,相信人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完成。

难的是找到自身的这个规律,比如一周一次,一个月一次,还是得一个季度一次。每个人都不一样,你得保持警惕,适时地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这种负面情绪。否则,会坠入这种负面情绪包围的深渊,无法自拔。

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周期性情况出现,周期因人不同,有点像女生的生理周期。比如我就会在一段时间,一般是两到三个月,负面情绪积累下,人会几近崩溃,哪哪都不爽,做啥都没兴趣,这正是这种负面情绪下积累的产物。当然,掌握这种规律之后,通过上面说的有效手段去做一些抵消,很快就能缓解情绪,进入下一个周期。

「 题图 By izabelly marques」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打造人生内外系统
上文:避免在一下狭小的场域里原地打转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687.html

4/14/2022

恢复消费仍是重中之重

抽空算了一下,兜兜同学自疫情爆发前4月1日清明调休开始,正式居家,中间除了假期,还有一周时间是因疫情小区封禁,到今天正式返校。在无锡这个疫情控制较好的城市,依然长达两周才复课。

我不知道苏州和上海,乃至很多疫情严重地区,孩子们需要等多久才能复课,有人玩笑说,寒假连着暑假放了。意味着整个学期都将在家上网课。

上一篇说到家庭教育的问题。可能由于这两年的疫情因素,从上到下,都在经历一次灵魂拷问,具体怎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大家都满意的?

这终究将是个长久工作,可能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完成。

说下市场环境。

前两天上海和东北的疫情有所好转,尤其是吉林,已经官宣动态清零,上海进展也不错。有希望在月底前完成封控工作,尽快复工复产。两千多万人,影响着至少几亿人的生产生活,现在抢的就是时间。你想想,连特斯拉工厂都停工了,不少国家的特斯拉交付时间都将延长。这还只是一家工厂而已,你可以想象一下上海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地位。

现在不少像IT行业、咨询服务行业等对线下要求不是太高的行业,还能在线上做一些工作,算是没有完全停摆,像工厂这种生产型企业完全依赖线下只能停摆了,消费类的基本上也停摆了,不过物流恢复后应该能找补回来一些。这次上海的疫情应该会被载入史册,影响未来的城市规划、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城市人口、乃至很多人生活的城市选择等等方面。毕竟人这辈子不就是为了好好生活么?可以仔细琢磨一下这方面的一些机会。

前两天,高层也没闲着,国常会上对降准的预期基本上给予了最直接的反馈。过不了两天,应该就能落地,毕竟高层上次开会都说了,得再快点。

另外,高层们应该也都拿到了一季度的一手数据。不久咱们也能看到了,到时候自见分晓,之前也预测过,不再赘述。

消息一出,今天开盘一改昨天的亚太地区最弱走势,小幅高开,然后一路强势,很多跟金融强关联的行业又开始了涨停潮。

比如房地产,最近不少城市陆续跟进放松限购限贷。算是个持续利好,房地产的金融属性非常强,算是直接受降准恩惠。

一把手去海南调研了,并表示要加快建设国际知名自贸港,算是给规划来了一个推进剂,给地方安排工作了。以前很多有限制,或者卡壳的问题,应该都可以很快得到解决。因为一把手都发话了,还不够你××的?

消费类虽然最近受疫情影响比较大,不过这周还是受到利好刺激,拉回来一些。未来长期还是要靠消费来拉动,这也算是个长期向好的行业了吧。



「 题图 By michael fousert 」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上文:当教育回归家庭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610.html

避免在一下狭小的场域里原地打转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说:"善用榔头的人往往认为所有东西都是钉子。"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总是容易陷入到一个狭小的场域里无法自拔,然后不停地卷,直到把自己卷死。我在读小群效应一书的时候,说实话是被震撼到了。虽然讲的是关于传播学的内容,道理是一样的,可以被迁移的,我们得具有这种迁移思维能力。信息在一个小圈子里不断传播,很难突破出这个圈子以外,不过一旦突破到另一个圈子里,又会引起一个大的涟漪,产生新一轮的扩散。但是每次扩散,圈层效应很明显。如果无法突破到新的圈层里,就会在这个圈层里打转,传播结束。有没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我们刷短视频,和父母刷到的基本上是不一样的。虽然物理上,我们生活在一起,甚至近在咫尺,但是在互联网上,我们是在不同的圈子里。比如,我
经常看房地产相关的,父母经常看养生的,那么算法会将这种趋势不断强化,直到固定在一个圈层里,不断给我推荐同质化的内容。即便偶尔给我推荐养生的内容,也会被我毫不犹豫的划走,判定我对类似的内容不感兴趣。是的,我们在互联网上虽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映射,但是门槛更低,更随意,这就导致我们被圈层的概率更大,更容易。随着这种圈层逐渐强化,想要突破就会越来越难。直到我们实际上被封闭在这个小的场域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做房地产行业的,因为每天接触的都是和这个行业相关的人和事。给我们的直观感觉是,现在不管哪个城市,房子太多了,没有那么多人去住。想要冲破这种圈层,唯一的办法是零基思维,抛开以往的经验,跳出框架,重新从零开始思考,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这些等等。想从外界�
��条件来突破圈层是很难的,唯有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反而会变得容易。比如上面说到的给我推荐养生的内容,我没法逼着自己去看这些内容。当然,我父母也不可能去研究房地产相关的内容。这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我们的房子是不是多了,通过最基础的一些思考,我想比较容易搞清楚。一个城市的规划人口是多少,现在多少人,现在有多少房子,这些数据其实不难拿到。比较难的是你要通过平日留心来矫正这些数字。因为很多官方统计的数字是失真的。常住人口、城镇人口、户籍人口,得结合你周边人或者小区邻居的人实际状况来做个判断。很多人在城市买房子了,但户口还在农村,因为现在大部分城市户口不值钱了,农村户口可能更加稀缺。所以很多人不是万不得已,不迁户口。很多本地人,住的并不是正儿八经的商品房小区,有的城�
�村,有的小产权房等等。所以,将这些全部算进去之后,你会发现,那些数字就不能简单的加减了,很多城市房子的缺口依然不小,那么这样的城市就不用担心房子没人住。利用类似的零基思维,就会很容易突破原有的圈层封锁,发现原来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可能是另一番天地了。查理芒格说,人大概掌握80-90种思维模型,就能解决生活中大部分的问题了。你看,其实有时候自己看明白的思维模型,其实更加受用,而且具有可迁移属性。

「 题图 By vasyl tymoshchuk」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打造自己的可迁移能力
上文:只需要相信上海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593.html

4/13/2022

当教育回归家庭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教育问题从来都是国之大事,家之大事。
在历史的钟摆总是在不停的轮回,教育问题兜兜转转,回归家庭再次回到大众视野,并且正走入千家万户。
疫情的隔离,让教育的两端都接受了一次彻彻底底的实验。
孩子在家上课,自律和辅导多半要靠家长来完成,这是疫情期间的标配了。
兜兜同学自清明节前离校后至今未返校,具体日期待教育局通知。本市防控算是比较成功的,短期内管控住,严格杜绝输入,这让市民在短期内恢复生产生活。就这样,教育部门依然不敢轻易通知返校。毕竟之前由于一小学有人感染,大家都如惊弓之鸟。是啊,一个学校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一旦出现问题,影响面不可谓不广。
现在小学三年级以下不允许考试、排名,让渡更多的学习时间,给到诸如语文数学这种主科以外的学科,培养综合素质。
因为以往,在学校是唯成绩论的,更多的学校、老师,班级里学生的平均成绩关系到荣誉、晋升等等切身利益,所以,信息媒体渠道发达的今天,各种滥用权力,甚至苛刻对待学生的案例经常见诸报端。
记得之前在连岳老师问答中,有一位深圳的妈妈来信,丈夫异地工作,自己工作还得照顾三个孩子,长子男孩虽然才3年级,但是充当了生活中妈妈的得力助手,经常帮忙照顾小朋友,给他们做饭,辅导作业。但是,他的学校和老师对他并不友好,因为在班里的成绩不好,拖了班级后腿,老师约谈家长,要让他转学。
想必平日里,这个早熟且能干的孩子,生活中佼佼者的孩子,在学校里没少受到不公平待遇。在学校里以成绩这个维度来衡量,这孩子确实不怎么样,但是放大了到整个社会来看,这孩子绝对算是出类拔萃的。但可悲的是,学校是唯成绩论的,即便是今天的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也不能免俗。
几乎过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全民大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应该怎么搞?"正是不断地纠偏,让事情逐渐回到应该有的轨道上。历史的钟摆在一定的时间段可能会偏离本质,但总会在不断修复中逐渐回归。
>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时间够多,质量够高的家庭陪伴,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这逐渐形成了共识,虽然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家庭中谁来教育,谁拿出足够多的时间,这都是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的问题。
家庭教育又该如何教育,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教程,家长有没有取得合格证,是否能胜任家庭教育,都还不明朗,那么终将意味着,回归到古典的言传身教式家庭教育,其成败仍将取决于父母的教育观和行动力。


「 题图 By carolina nichitin」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你是想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还是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上文: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565.html

只需要相信上海

 


上周四晚上我发了一篇《回复如初,只需要足够的耐心》,我对本次上海的"口罩"事情进展还是保持乐观态度的。
昨天,同样形势汹涌的吉林市官方发布,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清零,也就是说,经过多次的检测筛选,已经将感染者全部筛出来,该隔离的隔离,该治疗的治疗。不过我们从统计数据上,可能未来几天那边都还会有数字报上,因为无症状感染者待确诊之后,才会进入统计数字。
这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因为吉林省的"口罩"事件同样汹涌,长春市和吉林市为甚,不过我们在媒体上更多的只看到上海的情况。因为上海毕竟是国际大都市,更加受到关注,另外,上海市的人口规模和其他两个城市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难度和风险更不言而喻。现在传来这利好消息,无论对吉林还是上海,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人们来说,都是一个信心的提振。
尤其是经常在社交媒体和视频媒体上,上海因为有很多大V和明星人物,所以传播的渠道也就更多一些。上海人的生活在经历了几轮静默之后,确实,部分人的生活遇到了一些困难。
住在上海的stormzhang在周五上午发了一篇公众号推文:

在短短几个小时时间内阅读量逼近2000万之巨,其实stormzhang的用户量也就小几十万的样子,按照现在的公众号打开率,大概每篇文章也就三五万的阅读量。不过,这种引起大量关注的文章一般都会被预警,不出所料,都没撑到晚上,很快,下午这篇文章就没了。我关注stormzhang其实挺早,主要是这位年轻人是典型的皖北十八线小城市奋斗逆袭的故事典型,三观也很正。
那时候他还在一家小公司做Android开发,不过很快这位没有名校背景的小年轻,凭借自身的刻苦努力,做到了公司高管,副业收入也相当可观,很快在上海买了房,买了Dream Car,直到辞职创业,去年开了自己的小公司。眼下,我们的这个国度太需要这样的故事了,这是中国梦的投射在每个普通国人身上应该有的样子,所以收获更多人的善意是应该的。
这一篇前所未有关注度的文章依然带来了不少负面的东西,各种谩骂,诋毁等等,当然,更多的是声援和关心。每个国家都是这样,网上喷子很多,不信你看看那些发达国家也一样。因为在网上喷比在现实中喷,成本更低,更容易发泄情绪。但主流价值观不能偏离。
我之所以对这次"口罩"事情偏乐观,主要是基于长三角地区向来重商主义,从古至今均如此,这里的人们更讲规则,更有契约精神,也更加富裕,物产充沛,加上江浙皖一起驰援,没有理由不乐观。即便这是世界上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超级大城市挑战。
当然,几千万的繁华大城市,突然切换成另一种静默状态,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这毕竟是少数。
其实我基于乐观判断的是看到官方发布会的一些细节。我记录在星球里了:

美团参加发布会,你见过没有。紧接着,还是有上海本土的饿了么,4月10号,京东紧急调集2000名人员,恢复物流。当然,还有更多的,不知名的小公司、普通民众参与进来,相信城市多个功能很快会恢复运转。至少保障人们的生活不会有问题。所以,乐观不是盲目的一根筋,得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我在短视频上我还关注了一位演员,李立群老师,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应该大部分都认识。老爷子隔离在上海家中,每天没啥事就记录一些日常,很像隔壁老大爷跟你拉家常聊天那种。虽然隔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尤其是长时间隔离,但是老爷子心态很好,保持乐观,这大概也是更多普通上海市民的真实写照。
所以,我们只需要相信上海,保持定力,很快就能迎来所想要的。 
https://t.zsxq.com/EQJeyRJ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558.html

恢复如初,只需要足够的耐心

今天小区正式解封了,配合门卫扫码查阅工作,出入小区开始恢复管控前状态。本次封禁,加上清明节大概一周的样子,并没有产生非常大的不方便。
唯一的不方便可能就是封禁期间外面商店关门,购买物品不太方便。本次漩涡中心上海还在做最艰苦的抗疫工作。
周边其他城市应该如我上面说的那般,最近几天恢复如常。
同样,相信,只要保持一定的耐心,上海依然恢复如常,还是那个上海。毕竟两千五百万的国际大城市,防控还是很难的。
居家时,一下子空闲下来时间过多,打发这些时间最好的渠道,当然是手机,首当其冲是短视频平台。
所以,你也可以看到这段时间上海乃至很多城市,有很多和往常不一样的内容。
上海这样的城市,这么多的人,那么难免会有几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但是切不要被误导,以偏概全,要保持独立的判断。这是现代网民最起码的素质,不要被BBC们带偏。
我们也看到很多正能量的内容,居住在上海的富豪和明星不在少数。我们同样也看到不少明星也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中,帮助防疫做一些工作。只不过,那种很多时候他们防护服全副武装,不注意是看不出来罢了,没有上新闻罢了。
一位上海的老者说的话掷地有声,"上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上海,不是××的上海"。是啊,上海自古就在那里,不要被某一些极少数个体带节奏,甚至撕裂。上海历经沧桑,什么场面没见过,多一点耐心,还你一个往日的上海。
转眼4月已经过去一周,各地都在抓生产。
从居家隔离,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切片。因为线下基本上进入静默期,那么大量的人生活都转到了线上。
万物皆可直播,一片繁荣景象。管你卖货、上课还是开会等等原来线下场景,全部可以在线上实现,一部手机一个充电器打天下,没有做不到的。
即便大家都居家,并不影响证券交易所开张交易,因为都是线上的。金融行业同样跑到了线上作业。很多公司的办公也基本上搬到了线上。
那么,这就产生一个疑问,如果大家都生活在了线上,那这不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元宇宙么?
不过,一周不到,几乎所有人还是被拉回到了现实。冰箱空了,物流停了,买不到菜了,吃饭成了问题。整个社会看似在网上运转,其实都是在空转。能产生多少GDP还真不好说。
在两周之后,这种所有的"虚拟经济"方式,被击穿。因为即便卖再多的货,发布出去,生产不出来。也就意味着大家赚不到钱,一旦赚不到钱,所有环节都会失灵。
所以,脱虚向实,在这一轮疫情下,被再次佐证。人们开始再次向往,那个车水马龙,纷纷扰扰的周遭。
「 题图 By szm 4」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疫情下的社区团购
上文:开始进攻?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549.html

只需要相信上海

 


上周四晚上我发了一篇《回复如初,只需要足够的耐心》,我对本次上海的"口罩"事情进展还是保持乐观态度的。
昨天,同样形势汹涌的吉林市官方发布,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清零,也就是说,经过多次的检测筛选,已经将感染者全部筛出来,该隔离的隔离,该治疗的治疗。不过我们从统计数据上,可能未来几天那边都还会有数字报上,因为无症状感染者待确诊之后,才会进入统计数字。
这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因为吉林省的"口罩"事件同样汹涌,长春市和吉林市为甚,不过我们在媒体上更多的只看到上海的情况。因为上海毕竟是国际大都市,更加受到关注,另外,上海市的人口规模和其他两个城市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难度和风险更不言而喻。现在传来这利好消息,无论对吉林还是上海,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人们来说,都是一个信心的提振。
尤其是经常在社交媒体和视频媒体上,上海因为有很多大V和明星人物,所以传播的渠道也就更多一些。上海人的生活在经历了几轮静默之后,确实,部分人的生活遇到了一些困难。
住在上海的stormzhang在周五上午发了一篇公众号推文:

在短短几个小时时间内阅读量逼近2000万之巨,其实stormzhang的用户量也就小几十万的样子,按照现在的公众号打开率,大概每篇文章也就三五万的阅读量。不过,这种引起大量关注的文章一般都会被预警,不出所料,都没撑到晚上,很快,下午这篇文章就没了。我关注stormzhang其实挺早,主要是这位年轻人是典型的皖北十八线小城市奋斗逆袭的故事典型,三观也很正。
那时候他还在一家小公司做Android开发,不过很快这位没有名校背景的小年轻,凭借自身的刻苦努力,做到了公司高管,副业收入也相当可观,很快在上海买了房,买了Dream Car,直到辞职创业,去年开了自己的小公司。眼下,我们的这个国度太需要这样的故事了,这是中国梦的投射在每个普通国人身上应该有的样子,所以收获更多人的善意是应该的。
这一篇前所未有关注度的文章依然带来了不少负面的东西,各种谩骂,诋毁等等,当然,更多的是声援和关心。每个国家都是这样,网上喷子很多,不信你看看那些发达国家也一样。因为在网上喷比在现实中喷,成本更低,更容易发泄情绪。但主流价值观不能偏离。
我之所以对这次"口罩"事情偏乐观,主要是基于长三角地区向来重商主义,从古至今均如此,这里的人们更讲规则,更有契约精神,也更加富裕,物产充沛,加上江浙皖一起驰援,没有理由不乐观。即便这是世界上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超级大城市挑战。
当然,几千万的繁华大城市,突然切换成另一种静默状态,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这毕竟是少数。
其实我基于乐观判断的是看到官方发布会的一些细节。我记录在星球里了:


美团参加发布会,你见过没有。紧接着,还是有上海本土的饿了么,4月10号,京东紧急调集2000名人员,恢复物流。当然,还有更多的,不知名的小公司、普通民众参与进来,相信城市多个功能很快会恢复运转。至少保障人们的生活不会有问题。所以,乐观不是盲目的一根筋,得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我在短视频上我还关注了一位演员,李立群老师,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应该大部分都认识。老爷子隔离在上海家中,每天没啥事就记录一些日常,很像隔壁老大爷跟你拉家常聊天那种。虽然隔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尤其是长时间隔离,但是老爷子心态很好,保持乐观,这大概也是更多普通上海市民的真实写照。
所以,我们只需要相信上海,保持定力,很快就能迎来所想要的。 
https://t.zsxq.com/EQJeyRJ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558.html

当教育回归家庭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教育问题从来都是国之大事,家之大事。
在历史的钟摆总是在不停的轮回,教育问题兜兜转转,回归家庭再次回到大众视野,并且正走入千家万户。
疫情的隔离,让教育的两端都接受了一次彻彻底底的实验。
孩子在家上课,自律和辅导多半要靠家长来完成,这是疫情期间的标配了。
兜兜同学自清明节前离校后至今未返校,具体日期待教育局通知。本市防控算是比较成功的,短期内管控住,严格杜绝输入,这让市民在短期内恢复生产生活。就这样,教育部门依然不敢轻易通知返校。毕竟之前由于一小学有人感染,大家都如惊弓之鸟。是啊,一个学校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一旦出现问题,影响面不可谓不广。
现在小学三年级以下不允许考试、排名,让渡更多的学习时间,给到诸如语文数学这种主科以外的学科,培养综合素质。
因为以往,在学校是唯成绩论的,更多的学校、老师,班级里学生的平均成绩关系到荣誉、晋升等等切身利益,所以,信息媒体渠道发达的今天,各种滥用权力,甚至苛刻对待学生的案例经常见诸报端。
记得之前在连岳老师问答中,有一位深圳的妈妈来信,丈夫异地工作,自己工作还得照顾三个孩子,长子男孩虽然才3年级,但是充当了生活中妈妈的得力助手,经常帮忙照顾小朋友,给他们做饭,辅导作业。但是,他的学校和老师对他并不友好,因为在班里的成绩不好,拖了班级后腿,老师约谈家长,要让他转学。
想必平日里,这个早熟且能干的孩子,生活中佼佼者的孩子,在学校里没少受到不公平待遇。在学校里以成绩这个维度来衡量,这孩子确实不怎么样,但是放大了到整个社会来看,这孩子绝对算是出类拔萃的。但可悲的是,学校是唯成绩论的,即便是今天的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也不能免俗。
几乎过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全民大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应该怎么搞?"正是不断地纠偏,让事情逐渐回到应该有的轨道上。历史的钟摆在一定的时间段可能会偏离本质,但总会在不断修复中逐渐回归。
>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时间够多,质量够高的家庭陪伴,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这逐渐形成了共识,虽然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家庭中谁来教育,谁拿出足够多的时间,这都是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的问题。
家庭教育又该如何教育,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教程,家长有没有取得合格证,是否能胜任家庭教育,都还不明朗,那么终将意味着,回归到古典的言传身教式家庭教育,其成败仍将取决于父母的教育观和行动力。


「 题图 By carolina nichitin」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你是想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还是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上文: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565.html

当教育回归家庭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教育问题从来都是国之大事,家之大事。
在历史的钟摆总是在不停的轮回,教育问题兜兜转转,回归家庭再次回到大众视野,并且正走入千家万户。
疫情的隔离,让教育的两端都接受了一次彻彻底底的实验。
孩子在家上课,自律和辅导多半要靠家长来完成,这是疫情期间的标配了。
兜兜同学自清明节前离校后至今未返校,具体日期待教育局通知。本市防控算是比较成功的,短期内管控住,严格杜绝输入,这让市民在短期内恢复生产生活。就这样,教育部门依然不敢轻易通知返校。毕竟之前由于一小学有人感染,大家都如惊弓之鸟。是啊,一个学校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一旦出现问题,影响面不可谓不广。
现在小学三年级以下不允许考试、排名,让渡更多的学习时间,给到诸如语文数学这种主科以外的学科,培养综合素质。
因为以往,在学校是唯成绩论的,更多的学校、老师,班级里学生的平均成绩关系到荣誉、晋升等等切身利益,所以,信息媒体渠道发达的今天,各种滥用权力,甚至苛刻对待学生的案例经常见诸报端。
记得之前在连岳老师问答中,有一位深圳的妈妈来信,丈夫异地工作,自己工作还得照顾三个孩子,长子男孩虽然才3年级,但是充当了生活中妈妈的得力助手,经常帮忙照顾小朋友,给他们做饭,辅导作业。但是,他的学校和老师对他并不友好,因为在班里的成绩不好,拖了班级后腿,老师约谈家长,要让他转学。
想必平日里,这个早熟且能干的孩子,生活中佼佼者的孩子,在学校里没少受到不公平待遇。在学校里以成绩这个维度来衡量,这孩子确实不怎么样,但是放大了到整个社会来看,这孩子绝对算是出类拔萃的。但可悲的是,学校是唯成绩论的,即便是今天的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也不能免俗。
几乎过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全民大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应该怎么搞?"正是不断地纠偏,让事情逐渐回到应该有的轨道上。历史的钟摆在一定的时间段可能会偏离本质,但总会在不断修复中逐渐回归。
>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时间够多,质量够高的家庭陪伴,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这逐渐形成了共识,虽然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家庭中谁来教育,谁拿出足够多的时间,这都是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的问题。
家庭教育又该如何教育,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教程,家长有没有取得合格证,是否能胜任家庭教育,都还不明朗,那么终将意味着,回归到古典的言传身教式家庭教育,其成败仍将取决于父母的教育观和行动力。


「 题图 By carolina nichitin」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你是想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还是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上文: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565.html

只需要相信上海

上周四晚上我发了一篇《回复如初,只需要足够的耐心》,我对本次上海的"口罩"事情进展还是保持乐观态度的。

昨天,同样形势汹涌的吉林市官方发布,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清零,也就是说,经过多次的检测筛选,已经将感染者全部筛出来,该隔离的隔离,该治疗的治疗。不过我们从统计数据上,可能未来几天那边都还会有数字报上,因为无症状感染者待确诊之后,才会进入统计数字。

这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因为吉林省的"口罩"事件同样汹涌,长春市和吉林市为甚,不过我们在媒体上更多的只看到上海的情况。因为上海毕竟是国际大都市,更加受到关注,另外,上海市的人口规模和其他两个城市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难度和风险更不言而喻。现在传来这利好消息,无论对吉林还是上海,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人们来说,都是一个信心的提振。

尤其是经常在社交媒体和视频媒体上,上海因为有很多大V和明星人物,所以传播的渠道也就更多一些。上海人的生活在经历了几轮静默之后,确实,部分人的生活遇到了一些困难。

住在上海的stormzhang在周五上午发了一篇公众号推文:



在短短几个小时时间内阅读量逼近2000万之巨,其实stormzhang的用户量也就小几十万的样子,按照现在的公众号打开率,大概每篇文章也就三五万的阅读量。不过,这种引起大量关注的文章一般都会被预警,不出所料,都没撑到晚上,很快,下午这篇文章就没了。我关注stormzhang其实挺早,主要是这位年轻人是典型的皖北十八线小城市奋斗逆袭的故事典型,三观也很正。

那时候他还在一家小公司做Android开发,不过很快这位没有名校背景的小年轻,凭借自身的刻苦努力,做到了公司高管,副业收入也相当可观,很快在上海买了房,买了Dream Car,直到辞职创业,去年开了自己的小公司。眼下,我们的这个国度太需要这样的故事了,这是中国梦的投射在每个普通国人身上应该有的样子,所以收获更多人的善意是应该的。

这一篇前所未有关注度的文章依然带来了不少负面的东西,各种谩骂,诋毁等等,当然,更多的是声援和关心。每个国家都是这样,网上喷子很多,不信你看看那些发达国家也一样。因为在网上喷比在现实中喷,成本更低,更容易发泄情绪。但主流价值观不能偏离。

我之所以对这次"口罩"事情偏乐观,主要是基于长三角地区向来重商主义,从古至今均如此,这里的人们更讲规则,更有契约精神,也更加富裕,物产充沛,加上江浙皖一起驰援,没有理由不乐观。即便这是世界上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超级大城市挑战。

当然,几千万的繁华大城市,突然切换成另一种静默状态,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这毕竟是少数。
 
其实我基于乐观判断的是看到官方发布会的一些细节。我记录在星球里了:



美团参加发布会,你见过没有。紧接着,还是有上海本土的饿了么,4月10号,京东紧急调集2000名人员,恢复物流。当然,还有更多的,不知名的小公司、普通民众参与进来,相信城市多个功能很快会恢复运转。至少保障人们的生活不会有问题。所以,乐观不是盲目的一根筋,得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我在短视频上我还关注了一位演员,李立群老师,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应该大部分都认识。老爷子隔离在上海家中,每天没啥事就记录一些日常,很像隔壁老大爷跟你拉家常聊天那种。虽然隔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尤其是长时间隔离,但是老爷子心态很好,保持乐观,这大概也是更多普通上海市民的真实写照。

所以,我们只需要相信上海,保持定力,很快就能迎来所想要的。 
https://t.zsxq.com/EQJeyRJ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558.html

当教育回归家庭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教育问题从来都是国之大事,家之大事。

在历史的钟摆总是在不停的轮回,教育问题兜兜转转,回归家庭再次回到大众视野,并且正走入千家万户。

疫情的隔离,让教育的两端都接受了一次彻彻底底的实验。

孩子在家上课,自律和辅导多半要靠家长来完成,这是疫情期间的标配了。

兜兜同学自清明节前离校后至今未返校,具体日期待教育局通知。本市防控算是比较成功的,短期内管控住,严格杜绝输入,这让市民在短期内恢复生产生活。就这样,教育部门依然不敢轻易通知返校。毕竟之前由于一小学有人感染,大家都如惊弓之鸟。是啊,一个学校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一旦出现问题,影响面不可谓不广。

现在小学三年级以下不允许考试、排名,让渡更多的学习时间,给到诸如语文数学这种主科以外的学科,培养综合素质。

因为以往,在学校是唯成绩论的,更多的学校、老师,班级里学生的平均成绩关系到荣誉、晋升等等切身利益,所以,信息媒体渠道发达的今天,各种滥用权力,甚至苛刻对待学生的案例经常见诸报端。

记得之前在连岳老师问答中,有一位深圳的妈妈来信,丈夫异地工作,自己工作还得照顾三个孩子,长子男孩虽然才3年级,但是充当了生活中妈妈的得力助手,经常帮忙照顾小朋友,给他们做饭,辅导作业。但是,他的学校和老师对他并不友好,因为在班里的成绩不好,拖了班级后腿,老师约谈家长,要让他转学。

想必平日里,这个早熟且能干的孩子,生活中佼佼者的孩子,在学校里没少受到不公平待遇。在学校里以成绩这个维度来衡量,这孩子确实不怎么样,但是放大了到整个社会来看,这孩子绝对算是出类拔萃的。但可悲的是,学校是唯成绩论的,即便是今天的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也不能免俗。

几乎过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全民大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应该怎么搞?"正是不断地纠偏,让事情逐渐回到应该有的轨道上。历史的钟摆在一定的时间段可能会偏离本质,但总会在不断修复中逐渐回归。

>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时间够多,质量够高的家庭陪伴,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这逐渐形成了共识,虽然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家庭中谁来教育,谁拿出足够多的时间,这都是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的问题。

家庭教育又该如何教育,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教程,家长有没有取得合格证,是否能胜任家庭教育,都还不明朗,那么终将意味着,回归到古典的言传身教式家庭教育,其成败仍将取决于父母的教育观和行动力。


「 题图 By carolina nichitin」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你是想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还是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上文: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565.html

4/08/2022

恢复如初,只需要足够的耐心

今天小区正式解封了,配合门卫扫码查阅工作,出入小区开始恢复管控前状态。本次封禁,加上清明节大概一周的样子,并没有产生非常大的不方便。

唯一的不方便可能就是封禁期间外面商店关门,购买物品不太方便。本次漩涡中心上海还在做最艰苦的抗疫工作。

周边其他城市应该如我上面说的那般,最近几天恢复如常。

同样,相信,只要保持一定的耐心,上海依然恢复如常,还是那个上海。毕竟两千五百万的国际大城市,防控还是很难的。

居家时,一下子空闲下来时间过多,打发这些时间最好的渠道,当然是手机,首当其冲是短视频平台。

所以,你也可以看到这段时间上海乃至很多城市,有很多和往常不一样的内容。

上海这样的城市,这么多的人,那么难免会有几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但是切不要被误导,以偏概全,要保持独立的判断。这是现代网民最起码的素质,不要被BBC们带偏。

我们也看到很多正能量的内容,居住在上海的富豪和明星不在少数。我们同样也看到不少明星也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中,帮助防疫做一些工作。只不过,那种很多时候他们防护服全副武装,不注意是看不出来罢了,没有上新闻罢了。

一位上海的老者说的话掷地有声,"上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上海,不是××的上海"。是啊,上海自古就在那里,不要被某一些极少数个体带节奏,甚至撕裂。上海历经沧桑,什么场面没见过,多一点耐心,还你一个往日的上海。

转眼4月已经过去一周,各地都在抓生产。

从居家隔离,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切片。因为线下基本上进入静默期,那么大量的人生活都转到了线上。

万物皆可直播,一片繁荣景象。管你卖货、上课还是开会等等原来线下场景,全部可以在线上实现,一部手机一个充电器打天下,没有做不到的。

即便大家都居家,并不影响证券交易所开张交易,因为都是线上的。金融行业同样跑到了线上作业。很多公司的办公也基本上搬到了线上。

那么,这就产生一个疑问,如果大家都生活在了线上,那这不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元宇宙么?

不过,一周不到,几乎所有人还是被拉回到了现实。冰箱空了,物流停了,买不到菜了,吃饭成了问题。整个社会看似在网上运转,其实都是在空转。能产生多少GDP还真不好说。

在两周之后,这种所有的"虚拟经济"方式,被击穿。因为即便卖再多的货,发布出去,生产不出来。也就意味着大家赚不到钱,一旦赚不到钱,所有环节都会失灵。

所以,脱虚向实,在这一轮疫情下,被再次佐证。人们开始再次向往,那个车水马龙,纷纷扰扰的周遭。

「 题图 By szm 4」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疫情下的社区团购
上文:开始进攻?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549.html

开始进攻?

一季度已经结束,清明小长假后迎来的第一个工作日,应该是整装待发,摩拳擦掌,一片繁荣景象。不过,据我周边体感来看,现实与理想大相径庭。叠加东北、长三角疫情形势严峻,不少城市或区县,还没有解封。以上海形势最为严峻。小区都出不去,更不要说开工,沿街小商铺大部分都还处于歇业或者办歇业状态。上海疫情直接影响着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供应链,所以周边城市不少还在与疫情做斗争,同时,还得抓生产生活。一季度的数据在这个月会发布,应该在预料之中。房地产1-2月数据应在在3月下旬发出来,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这个影响数亿人的庞大产业链在遭遇硬着陆之后,想要恢复,显然还需要一些特效药和时间。不过上周,省会城市福州市,打响了限购政策的第一枪,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14年,只不过,那一次是长沙市。福
州的政策可以是非常明确的救市政策了,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标示性事件。
"非五城区户籍家庭(含港澳台)在福州五城区购房,无需提供近两年内满12个月医社保或纳税证明或落户,即可购买一套福州五城区144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宅,购买后该房屋仍受限售政策影响。此外,长乐户籍也属于福州本地户籍,拥有长乐户籍的购房者可在福州五城区购买两套住宅。"
这就是说,外地人只要有钱,不需要落户,就可以在福州买房。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上一次长沙市之后,其他城市开始陆续跟进松绑政策,也迎来房地产和整个建筑行业的复苏。那么这一次,在行情比2014年更差的情况下,福州之后,短短一周不到,已经有城市相继开始跟进松绑。毕竟,建筑行业,也是很多地方的支柱型产业。以我所在的江南某市来看,一季度准备供地12幅,无奈,只有三家地产公司报名了。这种行情下,地方上也是很受伤的。一方面要解决就业,另一方面要促进投资。这是民生的两大保障。不过,至少看到利好消息正接踵而至,从资本市场的反馈来看,整个地产板块除了恒大,都迎来不错的反弹。虽然从龙头企业的财报上看,同样惨不忍睹,但是房地产本来就是高预期的行业。现在的表现,其实是未来一年,甚至是数年的预�
�。从上一次的低谷到这一次的低谷,大概正好8年时间,其中间还有数次的小周期。是的,房地产同样是一个高周期的行业,现在一个周期大概也就在3年左右。多地戴口罩形势应该会在短时间内扭转,当然,东北和上海还有多一些时间,少则半月,多则一个月,应该会有实质性反转。这样下去,大家都受不了,身心疲惫不说,从上到下吃饭和钱包都会成为问题。我们相信一切苦难总会过去。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 题图 By joojen 」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你以为的春暖花开,来的却是倒春寒
上文:个人知识库上线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529.html

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的问题

最近有大佬提出来"建议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这不是什么新提法了,属于炒隔夜饭。

很多年前就有人提过,一直没有得到官方认可,当然也有很多人其实已经探讨和回复过这个问题。

我才这哥们或者他们家亲戚买房子得放率不高,所以才有了这个提案。

理由是,商品房的公摊面积不规范,基本上开发商说了算,没有人监督是不是这么多公摊面积。

作为一名房地产老兵,同样也是商品房消费者,我见过这种情况,大概是在十几年前出现过的,很多人交房的时候拿着尺子去量,发现我们家房子面积没有当时买的时候说的那么大。公摊面积怎么计算的也不知道,总之,感觉吃亏了,于是找开发商闹。甚至有的闹到主管部门去,待人家拿出图纸、测绘报告的时候,才悻悻跑回来。

这是一种典型的,从购房者角度出发的思维,认为消费者购买了商品房,套内面积可以根据户型图或者实际现场测量出来,而公摊面积相对更加复杂多样,房地产商也没有把这些公摊面积展示出来,不透明,有暗箱操作的嫌疑。同时是否有人监管,购房者不得而知。

其实,你要知道,房地产公司在做户型设计的时候,恨不得把得房率做的越高越好,傻子都明白,得房率越高,消费者越喜欢。如果不是必要,那个开发商才不会傻到把公摊面积做大,这直接牺牲了得房率,同样就会反映在房价和销量上。

早期的多层一梯两户的户型,大部分的得房率都在80%以上,公摊面积非常小,这种户型在十几年前有,现在新楼盘基本绝迹了。

现在比较普遍的小高层超高层带连廊设计的方式,得房率基本上在60-75%不等。这跟具体的户型和楼层高度有关系。越是楼层高,豪华的住宅,得房率越低。比如那种豪华单元大厅,一梯一户的那种。得房率基本上徘徊在60%左右。

再低的得房率就很难卖了。

一个楼盘从方案设计开始,户型和单个楼栋平面、立面图就要经过规划局审核,不是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的。通过后才能让设计院设计施工图,出来后依然要经过主管部门审核,合格后才到官方认可的测绘公司(有的地方就是主管部门下属的测绘部门)出具预测绘报告,没问题了之后按照这个面积去备案销售。所以销售员给到购房者的户型面积就是这个面积。所以,做的比较久的开发商都会绞尽脑汁优化户型,不管是户内还是公区,都想让住户住起来更舒适,同时得房率又比较高。

这还没完,房子建好后要主管各个部门验收,当然也会有上面说到的测绘公司来实际测量面积,图纸上测量的面积和实际总会有一些小误差,最后出具一个面积报告,叫做竣工测绘报告,这个面积是写在不动产证上的面积。所以,在购房者拿房子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要退钱或者补钱的情况,就是这种误差造成的。

说到这里,你大概明白了吧,开头的大佬提出来的公摊面积不透明,可能"暗箱操作",是不可能的。你真把主管部门都当成吃干饭的?不信的话,这样的公务员你去考一个试试。

我们反过来再推演一下,现在取消了公摊面积一说,会出现什么情况。

原来100平米的放在,现在只能卖70平米了,按照现在的限价策略,短期很难折算到房价里面去,那怎么办,将所有公共区域面积减小是最直接的方法,原来大堂4米的,现在有那个2米的,走到也做到规范允许的最小尺寸,等等,类似的情况都会出现,回到十几年前的那种"平面楼",得房率给你做到90%,但是居住体验会差很多。长期只能依靠规范来约束,但是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作为规范,又不能规定太死,设计尺度反而增加了这种不可控性。
房价没有那么多限制的城市,最终,会折算到房价里面去,原来1万每平米,100平米现在只能卖70平米了,不能亏本卖啊,单价最终会提高到一万四,总价肯定趋于一致的,因为开发商也是会算账,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所以短期来看,取消公摊面积己方都不高兴。


「 题图 By dylan shaw」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地产凛冬已至,春天在路上了吗?
上文:万物复苏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p=3328

城市综合体前期设计初探(2)

3、市政各专业的对接
首先在前期市政条件调查时应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市政条件将直接影响前期的机电方案的确定,包括供电方案、冷热源方案、供气、供水方案、道路开口、景观、红线内小市政工程等。由于这些方案对于项目前提的整体的基础方案有直接影响,所以应在项目设计前期将准确的资料提供给设计顾问。开发公司并应组织市政各个主管部门及相关市政公司与设计院进行对接的市政协调会,在综合现有市政条件的基础上确定最终可行的市政方案和项目红线内的各个主要机电方案。防止因前期资料或者或者沟通不顺畅导致后前作大的方案调整。
4、机电设计应跟上建筑结构的设计步伐
商业建筑开发商一般由于资金和商业目标的考虑,工期一般较紧张,土建地下室施工阶段时部分机电的方案还没能确定,这将给后续机电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在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时,机电各专业施工图应尽量齐全。并且,随着建筑结构的不断变更,机电各专业应及时跟上,在工期较紧的时候,建议建筑结构少发单独的变更,最好以新版图纸替换老版图纸,可尽量避免在机电实际过程中所参照的建筑结构图与现场不符。
5、地下室站房布置
机电各个专业的主机房一般均设置在地下室,且不同业态最好单独布置,一般水泵房、消防泵房、制冷机房、换热站、可设置在地下二层,开闭站、水泵房、消防泵房、消控机房、锅炉房可设置在地下一层。机房布置应尽量避免主管道的大量交叉重叠,尤其是消防泵房和制冷机房,一般出房主管道管径较大,在进行机电综合的时候将无法将管道排开,直接导致局部机电标高过低。这也就和上一条所说的,在地下室机房结构施工阶段,这些机电图纸应尽量完备,否则,机电各个专业交叉部分较多,难免会出现很多由于考虑不足导致的大量返工。


(未完待续)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p=2777

4/06/2022

开始进攻?

一季度已经结束,清明小长假后迎来的第一个工作日,应该是整装待发,摩拳擦掌,一片繁荣景象。不过,据我周边体感来看,现实与理想大相径庭。叠加东北、长三角疫情形势严峻,不少城市或区县,还没有解封。以上海形势最为严峻。小区都出不去,更不要说开工,沿街小商铺大部分都还处于歇业或者办歇业状态。上海疫情直接影响着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供应链,所以周边城市不少还在与疫情做斗争,同时,还得抓生产生活。一季度的数据在这个月会发布,应该在预料之中。房地产1-2月数据应在在3月下旬发出来,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这个影响数亿人的庞大产业链在遭遇硬着陆之后,想要恢复,显然还需要一些特效药和时间。不过上周,省会城市福州市,打响了限购政策的第一枪,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14年,只不过,那一次是长沙市。福
州的政策可以是非常明确的救市政策了,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标示性事件。
"非五城区户籍家庭(含港澳台)在福州五城区购房,无需提供近两年内满12个月医社保或纳税证明或落户,即可购买一套福州五城区144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宅,购买后该房屋仍受限售政策影响。此外,长乐户籍也属于福州本地户籍,拥有长乐户籍的购房者可在福州五城区购买两套住宅。"
这就是说,外地人只要有钱,不需要落户,就可以在福州买房。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上一次长沙市之后,其他城市开始陆续跟进松绑政策,也迎来房地产和整个建筑行业的复苏。那么这一次,在行情比2014年更差的情况下,福州之后,短短一周不到,已经有城市相继开始跟进松绑。毕竟,建筑行业,也是很多地方的支柱型产业。以我所在的江南某市来看,一季度准备供地12幅,无奈,只有三家地产公司报名了。这种行情下,地方上也是很受伤的。一方面要解决就业,另一方面要促进投资。这是民生的两大保障。不过,至少看到利好消息正接踵而至,从资本市场的反馈来看,整个地产板块除了恒大,都迎来不错的反弹。虽然从龙头企业的财报上看,同样惨不忍睹,但是房地产本来就是高预期的行业。现在的表现,其实是未来一年,甚至是数年的预�
�。从上一次的低谷到这一次的低谷,大概正好8年时间,其中间还有数次的小周期。是的,房地产同样是一个高周期的行业,现在一个周期大概也就在3年左右。多地戴口罩形势应该会在短时间内扭转,当然,东北和上海还有多一些时间,少则半月,多则一个月,应该会有实质性反转。这样下去,大家都受不了,身心疲惫不说,从上到下吃饭和钱包都会成为问题。我们相信一切苦难总会过去。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 题图 By joojen 」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你以为的春暖花开,来的却是倒春寒
上文:个人知识库上线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529.html

个人知识库上线

这两天趁着隔离,花了一些时间假设了一个适合个人使用的知识存储库。一直以来,我都准备干一个事情,将个人平时用的知识做一个梳理,这大概分为两个层级。一个是关注圈,我所能关注到的领域,另一个是影响圈,我所使用的并且能对外界产生影响。之前很多人都是通过诸如印象笔记这种存储桶形式来实现,但是这有个不好,虽然可以实现结构化,但是一直以来,我使用了数年,发现有个问题,很多知识、信息,真的就存储在那里,之后再也没有翻开过。因为这是个封闭的系统。之前我在文章中提过,构建内外系统双循环,这个知识存储库就是这种思路的产物,虽然是个人的知识存储库,但是是对外开放的,可以和外界产生交流互动,同样的,外界的很多新的领域也会进入我的关注圈。构建这个系统,我希望采用开源应用,一方面,不会�
�致命漏洞导致平台瘫痪甚至被黑掉。另一方面,得是比较新的平台,最好是一直有更新的。测试了不下十个系统,都没有满意的,几年前构建过一个土木领域的平台,采用的Startbbs形式,无奈,这程序5年前就不更新了,官网都没了,与之相似的几个平台也不更新了。想来,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所使用的服务器环境配置都在不断升级。很快,这种不更新的程序就无法在新服务器流畅地运行。5年前的这种程序基本只支持到PHP 5,现在大部分服务器已经升级到PHP7.4,最新的已经到PHP 8了,想必过不了两年,8将成为主流服务器环境了。甚至有程序直接换成了其他语言,比如这几年很火的golang等等。现在这种小应用,已经很少独立开发了,一般都会使用成熟的框架来实现。那么对于服务器的支持环境就更加严苛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不说,国外的不少
这种系统还在更新,着实不易,国外很多这种小系统都是一两个人在更新,虽然慢,但是可以做到十数年如一日,国内相对就比较少见。毕竟这种开发,不赚钱,吃力不讨好,完全靠早期互联网的开放精神支撑。而这几年,这种开放精神正在急速衰落,大家都跑去干赚钱的项目了。期间无意间看到了learnku.com的形式,应该算是理想的知识管理平台形式,轻社区+wiki,但是人家不开源,是作者自己写的程序。wiki倒是有开源的程序,不过,从以往前辈们的经验来看,开源的都是庞大的wiki系统,并不适合做个人知识库平台。做个人知识库系统得足够轻便,快捷,无论电脑还是手机都能访问,不仅需要文字,还得支持图片,最好支持上传文件。wordpress这种cms系统,其实不太适合做结构化的梳理,目前我的主站文章推送,以及老网站备份,用的都是wordpress�
��统,但很显然,这种形式并不适合做个人知识库系统,虽然能涵盖文字图片到文件,但是毕竟他是一个cms系统。二者的设计初衷还是有不少的差距。最终,选择了一个目前虽然不算完美,但勉强够用的系统——MDClub,这个基于MDUI框架的简易系统。大概介绍如下图:我将对照过的三个国外平台全部都安装测试了一遍,虽然国外程序员写的代码非常细致,且运行稳定,界面美观,但是功能过于复杂,而且国外程序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对中文用户不友好。Flarum应该是里面最优雅美观的一个,但是那安装过程着实痛苦,对于没有一些编程功底的人来说,光安装就如西天取经。我不敢想象,如果用个几个月,突然发现有平台出问题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要知道,基本上所有程序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MDClub也不算新了,开源是2020年的事情了,最
后更新是6个月前,距离一个成熟的平台还有不小的距离,主要程序可能很小,官方宣称只有98k,但是下载依赖包之后也有24.5M之巨了,这对于一个简易小平台来说已经算非常大了。不过MDClub比较友好的是,下载程序包里面已经将依赖包含在里面,因为很多人真的不知道怎么安装依赖包。MDClub目前还不支持tag功能,也无法上传文件,所以,前面说的不算完美,但是总体来看算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http://k.jooen.com 已于今日正式上线了,后续我会将常用的信息逐渐移到上面。你可以浏览阅读,但是不可以注册。

「 题图 By joojen 」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打造人生内外系统
上文:疫情下的社区团购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