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上海”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上海”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5/24/2022

虹桥车站高架桥下等待离开的年轻人

虹桥车站高架桥下等待离开的年轻人插图

 

要说三月份时,静态管理支出,很多人说,在上海丧失了基本的体面,我觉得是有点吹毛求疵。那么这几天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幕,让人无不觉得,这个城市是对外来人员的不友好,以及对最底层年轻人丧失善意,再次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下限。

其实我在好几篇文章中陆续写过这一轮疫情下的百态,身处长三角,自然对周边的事情更加关心一些。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大肆去谈论这些问题,就在上一篇文章《这一届网民不行》中还夹带着说了一些,好几篇文章,标题可能与这个无关,但是里面都提了几嘴上海抗疫的进展。

要知道,连“吹哨人”这样的词语都已经在有些平台被设为关键词了,前面写的数篇文章在好几个平台都被删掉。

意味着,写这些内容是不受欢迎甚至不被接受的。即便如此,我想,仍然在有限的狭缝下,说一些真实的事情,即便人微言轻,但总比没有要好,总比假装看不见要好。

继美团外卖、饿了么,共享单车纷纷刷新认知屡立奇功以后。

5月16号陆续很多人开始结束在沪居家隔离,出走大上海,即便是拖着行李步行十几公里,骑着共享单车几十公里,需要开具接收证明,车票,离沪证明,也挡不住要离开的人们。

这还不是最丧失体面的。

520开始,有一些志愿者,开始在虹桥高铁站高架下给很多等待离沪的人,送吃的和饮用水。

并且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切。短视频发达的今天,让更多人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一魔幻的画面。

虹桥车站是高架连接,在公共交通还未恢复之前,所要离开的人只能从高架上步行很长一段排队进入。估计只有走过虹桥站的人才有个认识,步行这个高架意味着什么,不过那都已经不重要。对于即将离开的人来说,看着心心念念的车站已经目之所及,这大概是最幸福的事了吧。

很多人因为车票的问题,手续的问题,暂时无法乘车。那在这样的境遇下,唯一的选择,就是在车站附近等待。

于是才有了高架桥下的一幕幕。不少人已经在此过了数天。

现在网上比较热的一个话题是,离沪攻略,无论是乘坐高铁飞机,还是自驾,都已经有很多人把亲身经历做成了攻略,给别人以提供便利,无论在家,条件允许的情况,准备一个过夜装备是必需的。

这些在高架桥下等待离开的年轻人,本应是这个城市未来的极大希望,而视频中透露更多的是失望而归。

一位上海市民不禁发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他们都要离开的时候,最后提供一些帮助,展现这个城市的温度和善意?”

是的,高架桥下过夜的人们,没人会为了提供食物和水,更不要说过夜的装备。在机场过夜的的,也只能每天买到两桶泡面。

这个城市已经让人彻底感受不到应有的善意,让很多人不禁要问,这还是原来那个Shanghai么?

之前曾说过,经此一役 后,会有很多后遗症,主要说的还是国内,现在看来,在国际上,后遗症可能更加麻烦,毕竟这里还有成千上万家外资企业,几乎世界五百强在这片土地上都有办事机构或者分公司,往来的外国人更是数以万计。这种城市形象的伤害几乎是不可逆的。

很多城市的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而那么对年轻人足够友善的城市,无疑将获得更长足的发展,这方面来看,深圳和上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圳人口平均年龄比上海要低很多,深圳仍然在想方设法留住年轻人,一个劲的招揽大学到深圳办学。

当惯了老大,经此一役,队伍可能也不好带了。我们总喜欢把长三角和珠三角对比。光说说办大学吧,现在各大城市都在争夺这方面的资源,因为这就因为这个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到这个城市。

你啥时候见过复旦同济上海交大等等到周边的城市办分校了?但是,广州就可以。

「 题图 By henry chen」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周哥事务所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虹桥车站高架桥下等待离开的年轻人插图1
推荐:如何体面地向山上推石头
上文:这一届网民不行

5/22/2022

这一届网民不行

这一届网民不行插图


关于国内经济问题,从普通老百姓的体感来说,可能已经到了非常重要时刻。

前天,有一篇文章被大佬转发,名曰《除了胡锡进,没人关心经济了》,文章观点,直指经济领域人员,认为在这么重要的历史时刻,未能积极发声。

其对现在网民的描述更是一针见血,生动形象,引得大佬也忍不住转发。

部分网民关心经济的方式是:企业可以破产,但不可以裁员;企业可以破产,但不可以加班。至于什么叫中国经济?他们不懂,也不关心,他们唯一关心的中国经济就是芯片和所谓的硬核科技,至于衣食住行,都太俗不可耐了,不重要,当然,如果他们叫的外卖晚了十分钟,他们可是会骂娘的,骂起外卖小哥来比谁都狠。

很多企业确实到了非常艰难的时刻,即便受疫情直接影响比较小的互联网行业,也因为其他因素,过的艰难。

这一届网民不行插图1


腾讯阿里等一季度财报利润大幅下滑,其他功能更是无法独善其身。数据出来,拉胯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企业主的苦闷,并且要发牢骚是肯定的。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战略性后撤。毕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嘛。

像胡锡进这样的吹哨人,当然不止一个,只不过仍然是少数人,虽然声音微弱,但是仍然起到了一定效果,最近很多向暖的信息出台不是偶然。

平台监管告一段落,各种纾困手段纷纷上马。

国内经济情况,其实不只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全球都在关注,甚至被认为影响后续国际话语权好地位,这种大事情就让食肉者谋之吧。

说到平台经济,最近纷纷诞生了很荒诞的事情,正如之前写的《如何体面地向山上推石头》,西西弗斯式的荒诞,在我们身边一直在重复着。

之前被认为是与城市发展相悖,并且正在被同锤的,在今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海静默期间的美团外卖,你应该听说了,要知道,三个月前,美团外卖平台还如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

而5月16日,上海陆续解封,曾经被认为影响城市市容的共享单车,再次立功了。由于公共交通当时未恢复,那么急于出行的人们,唯一的交通方式只能是共享单车了。

我们在新闻上看到不少人将行李箱架在共享单车前车篮上,连夜奔袭。更有甚者,从嘉定骑共享单车60公里到高铁站。

公共交通正在日渐恢复,想必过不了几天,城市就能动起来。不过,不少人还是表达了从未有过的失望之情,是的,经此一役,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表现差强人意,让有些人丧失了最基本的尊严,这和他们心目中为之奋斗的城市出现了无法弥合的巨大落差,这些人是有理由失望的,也有资格选择离开,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事情。这就是魔都,看似魔幻,又无比真实。

像这样的故事,可能在未来缓过劲来,会有更多人愿意娓娓道来。

其实,人人都在关心经济,只不过切片不同,能量不同,自然影响力也不同。有些人的一句话可能就让事情扭转,而大部分人说的话,基本上都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中罢了,又有谁人听呢。

「 题图 By josh hild」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这一届网民不行插图2
推荐:疫情过后,你还会留在上海么?
上文:520最好的礼物,降息

5/06/2022

疫情过后,你还会留在上海么?

刘畊宏老师最新BGM《上海产的半导体》,查了一下,最新的应该是额尔古纳乐队翻唱版,昨天忍不住停了好几遍,确实很上头。

 

正文:
站在2022年5月这个时间点上,疫情爆发自2020年的武汉,当年的封城和抗疫被诸多批评,甚至很多人被免职。现在再回头去看,让人不甚唏嘘。
是啊,历史总是这样,用你意想不到的方式,让我们回头去对比,去思考。
可能谁也不会想到,2022年的上海,成了抗疫的主战场。而且超长时间的居家隔离让很多人望而生畏,加上信息渠道发达,陆续报出来一些让人失望的城市基层管理事件,至少和很多人心目中的上海不匹配,不是说上海的城市管理早就达到发达国家意大利水平了么?
如果你经常看短视频和公众号,可能会看到一些人对解封后的思考,甚至有人信誓旦旦说解封后要离开这座国际大都市,以表示对上海失望了。
上海被称作魔都,自然,各色人等应有尽有,当然,也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我在前面一段时间,写了好几篇关于选择城市的文章,如下:
选择哪个城市,值得重新思考
你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家乡小城市
择一城而居Ⅱ
择一城而居
 继续留在上海
这应该是2500万人中超过99%人的选择,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
大部分是打心底里喜欢这座城市的,高度发达、国际化、讲究诚信,包容性强,重商主义都是喜欢这座城市的理由。
另外,处于国内城市尖端,汇集了众多国内顶尖资源。同样,也会给人提供更多机会,这是很多人不会离开魔都的更实际的理由。
基于同样的理由,有不少人是不具备城市迁移能力的。什么意思,如果要更换一座城市生活,就上海这样的城市来说,卖掉上海的房子,在其他城市买个房子不是啥大问题,甚至还能换辆好点的车,留点存在在手。
但是生活,并不仅仅是房子的问题。在哪工作,做什么工作,收入几何,孩子在哪上学等等,都是一系列问题,而且其他城市所提供的上述内容,并不一定能满足你的预期。
大概率上是无法达到上海所能提供的,比如工资待遇,可能就要比在上海低一大截。
上海不仅在金融、科技、航运等服务行业发达,其在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同样高度发达,亦如前面提到的《上海产的半导体》,上海制造在八九十年代基本上代表了国产的最高水平,上海产的电子产品、自行车、汽车、手表、钢笔等等一应俱全,而且享誉全国。现在上海的制造业,依然举足轻重。
正是这些产业的存在也让各个阶层的人,得以在上海生活、工作下去。
所以,上海只需要尖端人才是一个伪命题,大部人想留在上海的普通人,其实可以放心。除了金融、科技等尖端行业,大部人从事的仍然是非常传统的行业。你不能指望两千多万人全部去搞金融、写代码、搞科研。
其实上海由于城市能级的原因,加上靠近影视基地,所以居住在上海的明星不在少数。在这次“上海保卫战”中,我们也看到不少明星的身影。影视明星中,居住北京上海居多,因为明星属于高收入人群了,自然选择最好的城市生活。
 离开上海
其实在网上嚷嚷着要离开上海的有那么一些人,或者说几波人。
很大一个群体是,旅居上海,或者说是流动人口,正好赶上这次在上海被居家隔离了。离开上海本来就是短期就要做的事情。他们并没有长期待在上海,只不过是短期工作或者出差。
其实这没啥好说的,上海之前每天的流动人口也可以达到数十万计,每天通过航空、高铁、汽车进出上海的人流量从来就不小。
还有一部分人,可能准备定居上海的,经过这次事件,发现在上海生活不那么容易,房价高居不下这是最主要的因素,即便在远郊,也已经到了高不可攀的程度。但是远郊住所和上班通勤,孩子教育又构成了冲突,并不适合时下打拼并准备成家的年轻人。
所以我们会看到这一波人会选择离开上海,但根本上又不想和上海脱钩,于是会选择上海周边不错的城市,算是对生活的妥协。
离开上海去哪呢?屡次被提及的,当属苏州,苏州和上海同城化正在加速,地铁互通指日可待,交通、文化、产业的互相融合让苏州成了离开上海的不二选择。
当然,周边不远的杭州、南京等城市也是很多人不错的选项,房价上要比上海更极具竞争力,产业上又有不少特色,比如杭州的互联网经济、电商经济,南京的电子、新能源等产业也不差。
比如经常刷到的考研讲师张雪峰老师就离开北京,定居苏州了。前段时间时间网上看到一家三口离开深圳,考察了南京杭州青岛厦门苏州等一系列城市后,选择定居苏州。近些年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在与各项指标PK中,苏州唯一拿不到高分的就是没有自己的机场,不过可以通过上海和无锡的机场缓解,而且机场对于普通人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除此之外的其他指标上,苏州均可以秒杀对手获得高分。
 写在最后
就是纵观最后一类离开上海的那一拨,其实是极少数的,多以年轻人为主,为了生活、家庭,不得不选择妥协。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疫情过后,离开上海的是少数,但是报复性消费,报复性旅游倒是会有不少。
在两千多万人的城市,总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是终究不会成为主流。
疫情虽然会长期存在,但是对于历史来说,终归是个短期事件。
 
「 题图 By firdaus roslan」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只需要相信上海
上文: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