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2018

行为习惯才是最大的技术壁垒

“永远不要挑战大众的日常习惯”

在互联网界,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无数产品多倒在了这个门槛上。普通大众的行为习惯千万不要轻易去挑战,否则会死的很难看。

当然,你可能会说,很多人现在的习惯不都是逐渐培养的么?像什么微信扫码支付啊,拼音输入法,iPhone的手势操作等等。

但你要清楚的是,这些能让普通大众去学习并且逐渐养成习惯的,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至,切都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砸出来的结果,并且最主要的是,这些能让人容易接受并最终形成行为习惯的都是循序渐进的。

试想微信和支付宝当初为了鼓励大家用微信支付而不是现金支付,光网上叫车就不贴了几个亿,要知道,那已经是微信支付推出第三个年头了,支付宝推出第五个年头了。iphone的手势操作更是在最大程度上贴合人的日常使用习惯,乔布斯时代的产品哲学就是让人不看使用说明书就能无障碍使用他们的产品。

微信在产品设计之初也是秉承了这种产品哲学,不搞那些挑战大众使用习惯的东西。例如,手势操作、摇一摇等等都是基于此。

但微信为了突破传统总要有一些东西是要强制用户去养成习惯的。

例如,因微信而无处不在的二维码,虽然二维码在微信出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正是由于微信的强推才使得二维码今天如此普及,现在大家一看到二维码就忍不住用微信去扫,这是微信培养了好几年才让大家养成的习惯。

二维码成为超级入口是张小龙在2012年就力排众议,强力渗透到微信基因里的结果。后来微信不仅可以扫描实物上的二维码,在微信内部页面中的二维码或者手机图片中的二维码都可以扫出来,理论上说,二维码是一个图片,大概很多人这个习惯还没有养成,这又是一个行为习惯需要养成。

两年前微信团队发明了另一种形式的东西叫做小程序,为了区别以往的页面和入口方式,微信团队甚至专门发明了一种全球都没用过的小程序码,和方块形状的二维码不同的是,小程序码是圆形放射状,就像「joojen说」每篇文章末尾的那个,相信不少人也不知道怎么用它。

举个例子,昨天我在文章中搞了一次抽奖活动,抽奖活动是用一个叫做「抽奖助手」的小程序自动完成,只需要长按那个放射状的小程序码图标后在下方出现的「识别图中小程序码」点击即可进入小程序页面,之后的操作基本上都不需要说明都知道怎么操作了,但就是这一步会让很多人无法进入。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我设置了关键词自动回复,不过失误的是,自动回复我社设置的还是这个小程序码的图片,而没有直接给出一个页面链接。

这种增加操作步骤的行为无疑实在作死,要知道在互联网上没增加一步操作,用户就会减少80%,基本上遵循二八定律。所以可想而知的结果是,昨天的抽奖总共只有不到20个人参加。而如果我在文章中直接贴上这个抽奖小程序链接,想必效果就会好完全不同。

虽然我在之前的关注公众号的二维码和赞赏小程序码中都有文字说明怎么操作,但是即便如此,真正去看再去操作的人就已经凤毛麟角。欢迎长按文末的圆形放射状图标,点击「识别图中小程序码」来赞赏,赞赏是个好习惯,值得养成。

ps:昨天中奖的两位读者还有一位没提供你的微信,请发送给我或者在留言区留言。

微博 / 微信 / 简书 / 头条:joojen

你终归要回乡过春节,抽个奖

即便你是最惨的一个,今天也应该放假到家了,开启了一年一度的东半球最大群体活动——春节。而在家禅定放松了4天之后,我觉得要干点事情了,正式开始网上春节值班了。

今年比较特殊的是,春节前一天是2月14号,是的,你所熟知的情人节,很多人的情人节过成了情人劫,个中故事想必可以说上三天三夜,这大过年的就不说这些违和的话题了。

春节假期虽然伙食不差,但是正因为假期,各种桌面活动比较多,所以,很多写文章的都休假了,为了满足你的这种需求,今年特准备网上值班,你在觥筹交错嗑瓜子唠嗑之间,我在这头指飞键盘码字,就为了各位老爷在闲暇时点开微信公众号不至于没有新东西可以看。顺便大过年的搞几场抽奖活动,图个开心就好。

之前写过春节回乡见闻,网上又有很多人写了各种回乡指南,好像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完了。但是春节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同的分量,再远的距离也无法阻挡一颗归乡的心。

尤其以广东归乡的摩托大军最为壮观,而各大告诉在春节前一周已经开始拥堵不堪,高德地图也表示导航到你家,要有足够的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心理准备。尤其以环北京、江浙沪、广东地区最甚。

一个朋友从西南的四川,横跨六省一市抵达东北老家,我想,除了春节,没有任何时候能让人有如此大的动力了吧。

春节在很多人的心中又是五味杂成的,即便你是纵横海内外,坐着私人飞机,迎娶白富美的Richard Liu,在家乡人眼中依然是那个大强子,当Tony变成了张铁柱,年味就更近了。

同为刘强东老乡的项羽同学有句名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你看,现在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的各种新闻古人早已有之,现在很多自媒体给大家提供的回乡指南都是要保持低调。

好了闲话少续,说点正事,本次抽奖活动采用抽奖助手线上自动完成,奖品为春节现金红包100元,分2个,中奖者必须是「joojen说」关注者,否则视为无效,扔回奖池重新抽,玩的就是心跳。

新关注的朋友可以发送“2018春节”关键词获取抽奖页面。

也欢迎广大金主提供奖品以丰富这一波春节抽奖。

微博 / 微信 / 简书 / 头条:joojen

2/07/2018

为什么国内没有诞生SpaceX这样的公司

2018年2月7日凌晨,SpaceX有一次咱占据了各大新闻头版头条,该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载着特斯拉发射成功,一级火箭成功回收。

说到SpaceX就不得不说到这个公司的 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号称现实生活中的钢铁侠。

这哥们被人们所熟知的还是从2000年左右的时候作为共同创始人创办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平paypal,这是全球通用的贸易支付工具,要知道比支付宝和你所熟知的微信支付早了好几年。

之后几年paypal被买给了ebay,很多人可能已经不记得这家公司了。不过没关系,卖了之后这哥们并没有闲着。

这哥们将手头上的钱哪来相继传创办了两家公司,一家是已经耳熟能详走向大众的特斯拉电动车公司,另一家就是现在所说的SpaceX,而spaceX的使命就是埃隆马斯克提出的公司愿景——火星计划。为了人类在火星上生活或者旅行而创立的一家创业公司。

这种高精尖的技术不是段时间内所能实现的,所以埃隆马斯克就从早火箭开始,首先解决从地球到火星的交通工具。

一晃七八年过去了,从交通工具的路子出发,这哥们没闲着,

特斯拉连续出了三款车型,已经成为全球 电动汽车的标杆,直接把当初曲线救国的比亚迪摔在了几公里以外。

顺便又创立了一家超级高铁公司,对,就是你所听过的,在真空管里跑高铁的公司,准备建一条从洛杉矶到就旧金山的超级高铁。

说到高铁国内大部分人深有感触,高铁在300公里时速以上,最大的阻力来自于空气阻力。于是这家超级高铁公司就想到了用真空管道的方案。

话说这家SpaceX可谓是争议不断,一切从零开始做火箭,一家私人创业公司在国内要做火箭简直不可想象,当然,即便在美国这样的工业强国,也并没有那么顺利,从最开始的数次“龙”系列火箭失败案例逐渐走向成熟,并且全球首创的火箭回收技术得到认可。

但是美国航天局NASA在将发射任务依然给了相当于国企的公司,埃隆穆斯克不干了。

光搞研究,没有收入对于公司来说始终不是个事,于是在媒体已经正商两界施加压力,最终逼得NASA不得不将部分发射订单给到SpaceX。作为一家商业性的私人公司,盈利总是要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作为第二大工业过的我国,被联合国评为工业品类最齐全的国家,恰逢盛世,但没能诞生spaceX这样的私人公司值得深思。

除美国意外的所有国家,航天发射任务基本上都是以举国智力为之,即便是公司化运作,也是大型国有企业在运作。

私人企业想都别想,具体原因很多。

首先,科研实力上私人企业商不具备这种研发能力,国有企业在这个行当尚要牵涉到上百个配套供应商,很多是作为政治任务下达到每个供应商。私人企业更是别想。

其次,况且真正能把火箭送上天的人真的没几个,而且作为技术壁垒,不能随便外泄。即便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也有上述原因,配套供应商的研发实力也跟不上。

我国虽然在工业品类上全球无两,但大多数都是中低端的工业制造,高精尖的技术依然掌握在发达国家和科研机构手上。你看看真正能生产高端手机芯片的公司有几家就知道了。

美国已经作为头号发达国家已经近百年,虽然低端制造已经剥离,但高精尖的制造业依然在全球无人匹敌。想想这么多国家的汽车公司都在研究电动汽车公司,但唯独特斯拉孤独求败就知道了。

再者,美国是个崇尚梦想的国家,老一代的叫做美国梦,新一代咱们也叫梦。但是还是有个时间差的问题。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总是要个几十年的过程,况且现在即便已经提倡重商主义,但是你会发现依然力度还无法达到人家的水平。只有当国企主导的时代结束,大概才是真正的重商主义主导的时代。

微博 / 微信 / 简书 / 头条:joojen

很多人对新媒体写作的理解可能都是误解

这里所说的新媒体写作主要狭隘的指面向手机用户端的写作,作为新媒体写作的鼻祖——公众号写作至今仍是这一领域的主力战场。

看似很遥远

不少身边的朋友直到我在写公众号,可能觉得公众号这种高难度的动作离自己十万八千里,太难了。

其实每个人只需要花五分钟就可以开始公众号写作了,我曾2016年时就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开个微信公众平台」,可能很多人说,现在开始太晚了,公众号数量都过2000万了,打开率越来越低了,还有什么前途。

这其实又是一种误解。

写公众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是为了出人头地,难道你写东西就是为了在那排行榜上晃一圈吗?对不起,公众号是个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没有任何所谓的排行榜。不是有那句话嘛,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其实很多人之所以坚持写下去,是发现长久坚持做一件看似很无聊的事情,收获了什么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修行和提高。

写作的过程是大脑思考和组织语言的过程,长时间坚持思考有益身心健康,不知不觉中会形成正循环,养成很多好习惯,例如,看书、写字、文章结构等等。

我没有文采

一提到写作,很多人脑中条件反射是读书时期写作文。

小学语文就没学好,谈何写作?这是很多人告别学校后止步写作的最大心理障碍。

新媒体写作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试错平台,在网上写作,和报刊发表、写书极大的不同就是没有人关注文字是否足够有文采。

反而那些整天研究辞藻的写作方式只能混迹在文学圈,小众且无法广泛传播。

真正受欢迎的文章都是容易被大众理解接受并且产生情绪共鸣的文章,也就是说,别人更关注的是你想表达的什么想法,而不是在乎你的文采。

还是写日记比较好

新媒体写作和传统写作最大的不同是即时公开。这和你在日记本上写有着本质的不同。

是一种外向型写作,你在键盘上敲击的第一个字开始就会想到,别人看了我写的内容会作何反应。你在日基本上写的是给自己看的,而这种公开写作从一开始就打破了这个藩篱。

写出来的东西就要给人看的,从出发点上就会导致你写的内容和本子上写东西本质上的不同。

公开写作的特点是你要时刻告诉自己,你写的文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有价值的信息。要想写的东西受欢迎,就得从这个出发点开始。

另外公开写作还会带来一大好处就是会收到及时反馈,如果你的观点或者想法有失偏颇,很快就会收到反馈,而不至于让自己在一个错误的观点上一直错误下去。这种正向循环对写作者本身意义重大。

写在最后

新媒体写作可能是后博客时代最值得提倡的一种写作形式,甚至更胜。不在乎写的文章好坏,也不在乎文章长短,在这个连阅读140字都嫌长的时代,你写个一万字估计也没几个人能耐心通读一遍,300字就能申请原创了。

还是那句老话,贵在坚持。难的不是你能一次写个上万字的严谨论文,而是将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一直坚持做下去。

与君共勉。

 「 题图 By joojen」

微博 / 微信 / 简书 / 头条:joojen

自律给我自由

「自律给我自由」这句slogan当下很流行,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是很多人inner peace之后的切身感悟。

说到底还是自我控制能力的问题。

其实健身是一个检验一个人是否自律最好的例子,因为这很难。健身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重复意见枯燥乏味的事情,而且健身无论对身体还是心理来说都是增加不适感。

也就是说,本能上身体和心理会抵触。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如何形成自律也就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是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一种能力。

著名战略咨询顾问刘润老师给出三个办法:增强长期目标、训练自我控制、减小短期诱惑。

一、增强长期目标

其实在很多人分享的经验里都有提到过,给自己定的远期目标赋予一个宏达的意义。

并且在日常中经常将这个宏达目标拿出来提醒自己,可以是视觉上的刺激,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刺激。因为时间一长,很多时候都忘了当初定的目标是什么了,比如刚过去2017年,总结的时候才想起来年初定了哪些目标的人不在少数。

很多人将这个宏达目标写出来贴在床头或者办公桌对面,时刻提醒自己,现在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实现这个宏达目标。

二、训练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能力不是谁生来就有,需要长时间训练。

我在大学时期书架打工就亲眼见到过这样的人,这位同学准备用书架两个月的时间把一本英文字典背一遍,分摊到每一天背多少页。并且让我监督他,每天没背完不许睡觉。这样的事情两个月训练下来,基本上不再需要别人监督了。

还有个例子说的是「延迟满足」,来自于我的一位中学老师。

中学时期大小测验不断,备战高考,这位老师总是时刻提醒我们的是「笑在最后才是最甜美的」,今天的测验都不是最终目的,你们高考的时候考的出色才是最终目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次测试成绩不错后想想,后面不需要在这么辛苦了,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了。因为那样的日子,每天的脑神经都被绷紧,谁都希望可以松弛一下,哪怕是短短的一天也好。

其实高考正是检测一个人是否能够自律的残酷战场,决定聪明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要想能考上大学,还是得靠不断的付出努力,就是看你能否自我控制。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要责怪那些喜欢招名校的公司。

三、减小短期诱惑

我曾经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去开个证券账户,拿点小钱去股市里练练手。不是为了赚钱,在那里你才会真正看清楚人性。

人的本性都是贪婪的,获利20%还想着50%,到了50%还想着翻倍。跌了10%想着还会涨回来,跌了40%还在补仓,想着降低成本价,这样涨回来的可能性更大。

都说国内故事里炒股的都是赌徒,其实你不是在和别人或者其他机构赌,赌的是你自己。

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预订目标下当机立断,起身离场。假如10%是你预订目标,能否在上涨10%平仓离场,或者跌掉10%平仓收场,正是要考验你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样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的短期目标直到能真正控制自己。

总的来说,自我控制或者说自律,是一种抵抗外界诱惑并且依然按照既定目标严格执行的一种能力,但凡有点成就的人都是在自律上比别人做的更胜一筹的人。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内心强大,正是因为他们能做到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 题图 By joojen」

微博 / 微信 / 简书 / 头条:joojen

当你事务缠身的时候,该停下来想想

最近又让我想起了几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我称之为「峥嵘岁月」。

每天早上八点半上班,七点钟就会被电话吵醒,还没到公司就会接到好几个电话,也就意味着已经有好几件事情等着我处理,而且有些事情还是比较棘手的。

到公司吃完早饭开始把事情归归类,还有前一天安排要做的工作,把段时间能了断的事情赶快处理掉,紧接着去现场处理一些比较复杂或者棘手的问题,通常这些问题需要做出决断将事情尽可能快往前推进,因为公司强调速度是优先级排在第一。

往往一件简单的小事情决断起来也不想看起来那么简单,涉及到是否合规、供应、工序、质量以及可能对后期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涉及到十几家合作方共同协作的项目上。

眼瞅着才解决了三五项事情,肚子提醒我已经到了午饭点了。

第一次感觉吃饭都是在浪费时间。

只能饭后下午接着来,而这几个小时里,还会不断有事情扑面而来等着去处理。于是整个下午又是一场艰巨的战斗时间,好在下午的可用时间比上午要长很多。

基本上到晚饭点五点半回到座位上已经不想动弹,身心俱疲形容的就是这种状态。

晚饭后我会将整个人放松下来,花一刻到两刻钟的时间闭目复盘一下今天的事情,那件事情这样决策合不合适,和这个合作方沟通的方式和说话语气是否恰当。处理流程这样是不是最好的,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等等。

晚上可能还会有一些会议或者文字工作要在案前处理,当然有些棘手的问题没有处理完毕,还得现场去解决。

这样的高强度作业大概持续一年时间。

我并不倡导所有人都主动给自己加压到这种hard模式,但有时候有意无意的总会被动的处于这种hard模式之中。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开始大规模适用时间管理系统,因为发现如果不合理规划时间,自己会疯掉,这种高压模式下会让人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

博恩崔西的GTD理论的底层思想是解放大脑,大脑这样的cpu资源是非常珍贵的,不应该用在记忆这些事项上,而是思考。这种记忆类的工作可以交给硬盘和内存。

辅助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纸笔,互联网时代可以用手机或者电脑。大脑只需要思考怎么去处理,用什么方法处理即可。

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在面对繁杂事务的时候才能从容应对,不容易出差错。

当然工作中出现差错在所难免,而我们每天索要做的正是尽量减少这种差错,将问题完美的解决,这正是工作的本质。

久而久之,出现差错就会减少,自己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若果你也和我一样,曾经或者正在被事务缠身,试着马上停下来,不要被纷杂的事务占据了大脑这一优质资源。而要让大脑这优质资源用来思考。

 「 题图 By joojen」

微博 / 微信 / 简书 / 头条:joojen

把你的名字打造成网络IP可行吗?

有过无数的案例说明,这一招是可行的。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概念,要像经营一家公司一样经营自己。那么首先要想你这个公司做的成功、有名气,首先要推销出去的当然是你这个公司的名字,它代表着这个公司的品牌。

而目前传播效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网络。

所以如何将你这个公司的名字——也就是你的名字打造成一个广为人知的IP将是重中之重。

就像吴晓波说的,「鹿晗」这个名字至少就值2000万,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超级IP,当然也包括他这个人,所以人家就理所当然的自立门户了,这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你可能说那是明星,那么再来看看网上的。

「咪蒙」这个名字可能两年前没人听说过,但是,这个网名通过一系列网络爆款文章,迅速成为了一个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要知道之前这个名字不过是人家的一个外号。

你可能要说了,你说的这么好,你整一个我看看。成功的案例倒是没有,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失败的案例,很多人一提到失败的案例就嘘人家,这样真的很不好。

失败了一次至少证明了离成功更近了一步,这个最基本的方法论要知道。

难道要我搬出来爱迪生当年被人嘲笑的例子出来吗?算了。

说会正题,我在网上的所有id都是这个晦涩难懂的字母组合 joojen。

这不是一个英文单词,也不是中文拼音,这是我造出来的,但是今天你在网上搜索这个词(请允许我称之为词)可以搜索到不少内容,正是因为我在每个网站注册的id都是这个词。

大概是十年前的一个下午,那正是Google如日中天的日子,Google很多产品让人位置疯狂、为之痴迷。

当然,让Google登上神坛的还有两位创始人的传奇故事,据说这个名字当初是因为一个笔误,“googol”一词,指的是10的100次幂,写出的形式为数字1后跟100个零,很符合搜索全球网页这个霸气侧漏的愿景,但是不小心笔误注册成了Google,字典里从来没有这个词,别人更是闻所未闻。但是这两哥们硬是将这个从来没有的单词命名的Google.com做成了全球最大网站,当然,Google也就顺理成章了成为了一个超级IP。

也就是在那个满世界都是Google的下午,我准备注册一个ID,因为每个网站取不一样的名字实在太困难了,经常还容易忘记,聪明如我当然想到所有网站都用一个ID。

但是要命的是很多网站,一些常用的英文名和中文拼音都早早被别人注册了。

于是想到了Google的故事。

一个自认为华丽丽的字母组合joojen就此诞生,并且连域名也没人注册,实在是太好了。一想到十年后,这个id将会变成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大IP就让人内心澎湃。于是顺手把域名给注册了,可不能等出名了之后域名被人抢注了那就尴尬了,这样血淋淋的案例实在太多,咱要从一开始就把这种潜在风险规避掉。

自从用了这个网络id之后,倒是有一个好处,基本上无论任何网站,从来不会被别人注册掉。当然,也有一个例外,就是Facebook,这个网站用户实在太多,变态到几十亿注册用户。

这些年以来,我用这个id在互联网上策马蹦疼、左土又击,但仍然收效甚微。

后来复盘并咨询了一名取名大师,在国内要想出名,取个人尽皆知或者朗朗上口的中文名太重要了。你看人家百度用的是啥,baidu.com,众里寻他千百度啊。

我还是不服,joojen这个名字总比Allen zhang这样的中文混合名字容易记而且短小精悍吧,凭什么人家比我这个名字响。

大师叹了口气缓缓说:人家做出了微信,你做出了什么?

思考良久,原来经过多年四六级普及,国民的英语水平还是止步不前啊。

 「 题图 By joojen」

微博 / 微信 / 简书 / 头条:jooj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