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2022

金秋十月

换换,聊点别的。

在华尔街见闻上看到一条新闻,

“新一轮全球经融危机可能从英国开始引爆”

https://ift.tt/XzHDib4

旋涡中心的老美倒是还挺着,大概率在美元升值的强大抽水机作用下顶得住。而刚刚换了首相的英国可能挺不住了,法国那边大罢工,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欧洲已经乱作一团。

专家说,这有点2008年金融危机的意思了。其实我倒觉得更像100年前的那次。不应该是金融危机,而是一场造成极大衰退的经济危机。就看谁能当这个火车头,将全球拉出泥沼。一句话,现在全球各国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晚上走在小区里,猛然闻到有淡淡的桂花香了,今年的桂花依然开的晚。中秋已过半月有余。

去年今日,我从浙江归来,犹记得那天天气还很炎热,桂花开的也晚,秋风徐来,金桂飘香,一抬头,那满枝的金黄,让人满心欢喜。

一年后,早已物是人非,周遭种种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由于我身边大部分都是房地产建筑行业的,所以这两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不少人已经开始转行,也有成功上岸的。大部分人过的都挺艰难。

加上疫情肆虐,各行各业好像都受到不小的影响。直到iPhone 14发布。

不少人感叹,原来活的艰难只有自己,别人都只是嘴上说说的。

前有北京某央企券商员工被女朋友晒工资条,直接被推上热搜。好像,在现今的环境下,4 万的工资是一种罪恶和政治不正确。

其实我们忘了一个常识,人家本来工资就这种水平,加上又在一线城市。正如人家说的,还没到公司平均线呢。上市公司平均工资其实都在财报里面。简单的算术就能算出来。

只不过,财报远没有一个普通员工的工资条,那么直接,扎眼。或者说,大部分人,连最基本的算术都不愿意算。

你看,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是结果却完全不同。

所以说,赚钱难,赚钱也容易。我们都应该在还能折腾的年纪,多折腾折腾。免得有一天大脑已经变成直线思维,那就真的被淘汰了。

用洋气点的话说,叫做尽早开始你的第二增长曲线。

「 题图 By zhenzhi mao」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周哥事务所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打造自己的可迁移能力
上文:现在还能买房吗?

10/02/2022

现在还能买房吗?

虽然现在房市行情不好,不过政策上倒是非常给力,各种打折优惠、降息、降利率、带压过户等等便利政策。

不过老百姓貌似不太买账,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大多数老百姓选择持币观望。

不过目前大部分出台的政策都是面向C端,也就是给到购房者的。B端的,也就是给房企的并不多,大部分房企还躺在ICU里。所以,“不景气”基本上是共识。

不要和我抬杠,看看各大城市第三季度的土拍和成交数据就知道了。

作为房地产行业15年的从业者,现在这个行情下是否能入市买房,说下我的观点。

往前看,现在是最好的买入时机,现在你去售楼处,只要说买房,可以说随便挑,售楼处也没有之前的傲慢了,能卖出去才是王道。所以,你可以随便挑,楼层,楼栋,大部分楼盘都能做到任你挑选。

老百姓难得的能感受到作为“业主”的尊严,享受到买方市场应有的权益,激进的楼盘开始打折销售,可以说是机会难得,很多年没见过了。

往后看,现在可能并不适合入场,因为现在市面上卖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去年甚至前几年拿的地。

你可以顺手查一下某个楼盘的地是什么时候拍的,楼面价多少。这在网上很容易查到。

不出意外,楼面价都不低。现在即便能打折卖掉,意味着房产公司是亏本卖,着急回款还债。

大部分房地产公司的利润也就10个点左右,你可以板板手指头看能打几折才不亏本。

亏本的不赚钱的盘子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产品质量、后期维保服务等等。

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敢于拿地的房企都可以算是英雄了。而且现在拿地价格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最近这几年的低点了,多数都是底价成交。甚至比去年和前年拿地价格都要低。

这样的新盘子应该在明年就可以上市销售,而这样的房源,我认为更适合入手。在保证房产公司合理利润的基础上,在后续配套服务商又能有所保障。

现在说这个话显得非常不正确,不过,这是咱真实的想法。

不过,这也会存在一个问题,即便现在拿地,在市场有如此多的存量房需要去化的情况下,明年的价格还有没有今年的这种优惠力度,还是要打个问号的。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一旦行情回暖,毕竟扩大利润率,提高房价这种事情,谁都能想到。

「 题图 By deepmind」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周哥事务所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房地产政策天花板就属他了
上文:华为,是学不来的

9/18/2022

华为,是学不来的

最近这几年,大部分公司开始内卷的厉害,逐渐开始研究学习公司管理相关领域。

之前一路狂奔埋头赚钱,现在全球遭遇经济衰退,整个经济环境慢下来了,破产倒闭的企业不在少数。

在走过了那种粗犷式的野蛮生长之后,开始重新思考企业应该怎么管理。

华为甚至成了企业文化绕不开的坎,一谈组织模式、企业管理、狼性文化,言必谈华为如何如何。各位企业管理“专家”们也顺应大势,出了不少本介绍华为企业管理方面的书。

早一批的国内企业,由于没有现代公司的管理经验,拿来主义,学了不少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什么总经理、总裁、CEO等等这些称呼也都是舶来品。

西方企业管理的标杆,当然是IBM、通用、麦肯锡这种,不仅输出产品,也输出管理做咨询。现代科技企业代表当属微软、苹果,谷歌等科技企业。那时候的能在外企上班,是一种身份象征,公司环境好、工资高。

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国外这些管理方式和管理经验,通过回国创业的那一群人,迅速在国内企业生更发芽。短时间内看上去咱们和人家一样了。只不过,学了些皮毛,根本上还是不得要领。所以,国内至今没有诞生过一家“伟大”企业。

即便万众模仿的华为,从管理模式到企业架构都属自创,但距离“伟大企业”还有不小的距离。

看到这,很多人要不愿意了。

你这属于崇洋媚外,咱国内现在多牛批,上面说到的那些科技企业,咱国内也有很多,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等,科技企业并不比人家差。

那好,先不说深层次的,咱就看看表面吧,都是上市公司,数据透明,你看看那些个公司人家多少员工,多少利润,在对比下国内的多少员工,多少利润,人均利润多少,人均工资多少。这个是最表象最直观的了。

你会发现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咱们这还是在996常态化对标人家的朝九晚五的情况下干出来的,我们周边也有不少华为的朋友,已经不能用996来形容。

我们的企业管理学习依然停留在学人家表面,咱先不对标国外的,就对标华为吧。

说实话,我真对那些张口闭口学华为的人真不感冒,因为华为是唯一的,全世界的学不了,你又算哪根葱,有信心能再搞一家华为出来?

对那些强调加班文化,对企业奉献精神,而对华为的全员持股、平均分红几十万避而不谈。羡慕华为在行业顶尖占据主导地位,而对人家几十年高研发投入视而不见。看到华为拥有那么多优秀的员工,而对家人如何包容“特殊”人才,甚至为留住全球的顶尖人才不惜改变公司制度,选择性失明。

几十年来,为什么没有第二家华为这样的企业出现?这才值得深入去思考。

都知道华为的活不好干,很累,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热血青年奋不顾身要投身去华为?因为那是可量化,可以看到的未来实现路径,而且公司文化相对简单。没有乱七八糟的办公室政治,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解决问题上。

现在仍然有很多公司,高管之间为了自己办公司的朝向争来争去,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字节跳动的张一鸣直接把这家公司放在一个办公系统上,没有总部,他们光在北京的办公地点就多达十几处,全部分散办公,全球来算的话,更是惊人。

从微软出来的张一鸣,知道大公司的问题,也知道国外公司的问题在哪里。所以他将精力放在如何打造一家好公司上。

如果有可能,国内到有可能在这样的公司里诞生出“伟大”公司,只要有人不断在这个方向上去探索,总结,那么只是迟早的事。这比盯着人家一两个点去学习模仿,然后大谈企业管理要靠谱的多。

「 题图 By javier miranda」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周哥事务所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被营销支配的公司是没有未来的
上文:近来的一些思考

8/28/2022

近来的一些思考

看了下后台,距离上一次更新已经超过一个月了,而整个七月份,也不过更新了两篇。

再次证明了,一旦停下来,再想保持更新,难度极大。

而且随着作息时间的调整,更新变得没法保障,这是我之前始料未及的,也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毕竟,写字,将是一个长期的事情,甚至未来的很多年,都将如此。

这两个月的暑假是极为特殊的,甚至是见证历史的。

整个东方大地仍然在炙热的夏天过着高温烧烤模式,各地高温已经持续超过2个月了,历史罕见。

不过,立秋之后的一周,气温开始陡然下降,基本稳定在30度左右,伴随着不时的秋雨,早晚逐渐变凉爽。

这就是江南的秋天。

随时你得做好在穿外套和穿短袖之间自由切换的准备。

不止是国内,全球都在经历一次历史罕见的酷暑。

这对本来就举步维艰的经济,变得更加艰难。不仅很多江河、湖干了,不少地区出现电力短缺。

每年这种时候都会对工业限电保民生,这对恢复经济中的全球各国来说,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在三季度过了一半的时候,各上市公司开始公布二季度财报,从大环境和体感上来看,基本上差别不大,虽然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总体还是偏疲软,很多之前的白富美公司都创了历史新低。

最近又出了19条,高层的力度可见一斑,应该一手数据是到了高层手里,非常难看是肯定的。

同时意味着,转折点已至。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难的日子可能还没有过去,企业生存环境转折,到真正实现经营转折再反应到财务数据上,这需要不是一个月两个月时间就能体现。

所以,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记得在去年的时候,不少有先见之明的人就说过,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无论是公司还是家庭,按3年没有收入的极端条件做好储备。

现在看来并不是危言耸听,做好充足资金和条件储备的,现在虽然过的不如之前舒适,但是至少不会有生存问题。不少公司和家庭,在面对这次的危机中,确实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如何活下去成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并不只停留在口号上。

人人都在祈祷阴霾早点过去,恢复往日繁荣,如果你是个理性思考者,应该知道这又谈何容易,做好过冬的储备,是每一次这种调整周期到来前,必须要提前做的事情,无论为了员工、家人还是自己,都得构筑一定的安全护城河。

「 题图 By javier miranda」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周哥事务所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企业都在裁员,这届大学生太难了
上文:工具在当下显得尤为不重要

8/21/2022

这两个月

图片

翻了下上一次更新的日期,距离今天正好两个月了,这两个月以来,发生了不少事,但我倒是没什么实际的操作可以汇报。我所处的长三角气温创造了历史,热辣太阳直接将气温送到40度以上,并且持续了两个多月的高温无雨。

这两个月中,大盘下探后又反弹,现在依然在三千两百多点,只是基本面上来看,宏观数据上,依然不容乐观。房地产的硬着陆还在持续影响着宏观经济数据。

板块个股上来看,可谓冰火两重天,倒是有不少新看点。这两个月最大的看点非腾讯莫属了,腾讯大股东减持,据说是国家队要入场,直接把股价干到300以下,市盈率只有14倍了。是不是有种捡便宜的感觉。

从财务数据上来看,腾讯二季度数据持续下滑,倒是和股价相匹配,不过想想段老大420左右进场的,应该持续补了不少。

毕竟,腾讯的赚钱业务并没有太大的根本性问题,只不过控制资本无序扩张,一些非主营业务要收缩战线,这是目前这个互联网行业都在面临的调整。

眼看着三季度过了一半,貌似并没有看到持续转好的迹象,外围环境上弦也绷得挺紧,不少地区也游走在崩溃的边缘。所以,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3200多点,可能仍将难有建树。不过这并不妨碍我看好的领域里持续布局。

现在不少板块已经近5年以来非常便宜的价位,只要管控住大的风险,倒是个不错的事情,或许5年后回过头来看,现在不作为,可能会后悔。

「 题图 By javier miranda 」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图片

推荐:人性放大镜
上文:现在上车晚不晚?

7/24/2022

工具在当下显得尤为不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算是个工具控,选择一款称手的工具,往往能事半功倍,这是足够浅显易懂的道理。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如何协作,更高效的协作,是摆在每一个团队面前的问题,无论是几万人规模的大团队还是几个人的小团队。都不得不考虑,并且亲身去实践这件事。

也正是这种“刚需”,全球在工具领域迎来了一次爆发,国内优甚。互联网+这个名词,喊了许多年,没想到,在这爆发了。

别管你是做什么业务、哪个领域的团队,线上协作几乎成了标配。

我在这两年也写过好几篇关于协作工具的文章。刘润老师还特地写过好几篇非常接地气的教程,深受欢迎,奉为协作入门必备。

国外从Slack以及周边生态,诞生了不少生产力工具巨头,现在加上微软的入局,并且凭借强大的号召力,全球来看Microsoft Teams及其生态已经实现弯道超车,毕竟微软在商务办公领域的霸主地位,至今无人撼动。

反观国内,钉钉、企微、飞书基本上形成三强局面。各自都有生态护城河,也在广泛的生态开放下,催生了不少优秀的生产力工具。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近两年,虽然互联网+已经普及率挺高,很多和科技行业不沾边的也基本上和互联网连上了,至少在办公平台上和传统科技公司距离,从来没这么拉近过。

这是我们看到的表象,真的以为很多传统企业已经加上了互联网,其实骨子里,基因里,仍然千差万别。

这两年,有幸接触过不少传统型小团队。

无论是从成本的角度,还是便利性,大量的所谓协作,基本上微信+审批流,是90%团队的选择。

看到阿里和腾讯公布的服务企业数据,会让我们误以为全国90%的团队,都用上了钉钉、企微、飞书这种强大的互联网办公平台。

两年前听大佬们说,微信承载着几乎一大半办公功能。现在看来,即便强大的办公平台已经远超两年前好用,但是依然没能扭转这种局面。

这些办公平台在这几年,凭借强大的地推能力,确实收获了不少团队和企业。

一方面,受制于国内的办公环境和国外差距巨大,难以复制Slack和Teams的成功,国外讲究工作、生活分开,边界感明显。

而国内,更倾向于人际关系,找到你这个人本身,具体采用什么工具,当然,是那种最直接和你这个人产生联系的工具,最好没有工作生活边界感。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以及调控周期,不少传统行业遭遇大起大落,不少大企业举步维艰,中小企业和小团队的生存环境就更不用说了。每天都是生死攸关,像是在渡劫,哪里还有心思管什么平不平台的。

所以,对于大部分小团队来说,工具已经不再重要,如何保证生存下去才是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问题。每天挣扎在生死一线,还管什么体面呢,能节约开支的必须节约,连厕纸都得定量提供了。

不过,按照大佬们的推断,在经过一两年的阵痛调整之后,该退场的退出市场,大浪淘沙之后,活下来的企业或者团队,都将开始认认真真研究和实践企业管理,这个二十年前耳熟能详的名词。

可能到那时候,工具、效率、管理方法才会被提到应有的高度,就像当年微软office如何一骑绝尘一样。

「 题图 By javier miranda」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周哥事务所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推荐:怎么选协作平台,工具控们又纠结了
上文:现在谈公众号商业化是不是耍流氓

7/10/2022

现在谈公众号商业化是不是耍流氓

现在谈公众号商业化是不是耍流氓插图

公众号从诞生之日起,已经走过第十个年头。

所谓的先发优势和蓝海早已不再,甚至连红海市场都已经不算了。不少早期做公众号的,已经纷纷转行去短视频或者其他平台。

公众号商业化之路艰难,加上流量枯竭,微信总用户量趋于稳定,获客成本极高,普通人关注公号已经需要心理建设,早期的公众号之所以快速增长,无论从流量还是用户数上,都得益于微信用户量的高速增长。

而现在,已经进入存量市场。

谁都想在大风来的时候,赶上先发优势的蓝海阶段。但是,任何新事物,新技术,新平台的发展都遵循盖特纳曲线发展轨迹。是的,就是下面这个在很多地方都会见到的曲线图。

现在谈公众号商业化是不是耍流氓插图1

来源:Gartner

很明显的是,公众号已经完全走完了这个周期,甚至已经走完了最右端的平缓阶段。

我曾在文章中多次说过,现在开始写公号,并不晚。

因为纵观整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截至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替代平台出现。

也就是说,在新的更好的平台出现之前,公号依然是最好的选择,即便这条路已经非常难走,早已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起来,想要从中赚到钱,那就更难了。

不过难,并不是不可能。

我大概从去年12月份开始,我用一个小号,做了个商业化探索。

算是个试验性的项目,虽然最终的商业化路径是出乎我意料,但是总归和既定的大方向一致,算是验证了之前的判断。

总体大概是这样的,用一个只有几十个粉丝的公众号成功实现了商业化,并可以一致保持这种商业模式,利用其他媒体平台为公号背书,以扩大曝光度,虽然关注的人很少,但是只要保持一定的频次,依然会有用户进来咨询,在公号以外把钱赚了。意思是说,并不靠发软文和流量主广告来赚钱,赚取的是佣金。

也就是说,不靠网页流量、阅读量赚钱,也不靠发布广告赚钱。虽然广告依然是最简单直接的赚钱方式,但是,从目前的行情来看,对于阅读量非常小的公号来说,这条路走不通。即便稍微有点流量了,那点广告费连价格鸡腿都困难。

而从一开始就决定不靠阅读量和广告来赚钱的时候,发现商业模式还有很多,可能一篇文章在多个平台上看的人都很少,但是,他会一直在那,并且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你最终商业化的路径,这就会产生持续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拉长,这样的线路越来越多,并且可以用新的替换掉老的线路。确保这条路一直走得通,那么,商业化就是可行的。

我用这个小号,在只有几十关注用户的情况下,在三个月内赚到了一些零花钱,当然,这和需要完全的商业化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即便如此,未来几年服务器和域名,以及买工具软件的钱是可以覆盖了。

那么未来还有很多的商业化路径值得去探索。至少我用一个小小的试验项目证明了,现在谈公号商业化,并不是耍流氓,只要开动脑筋,总会有门为你打开,当然,想躺着就把钱赚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题图 By what is picture perfect」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本文由公众号「 周哥事务所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现在谈公众号商业化是不是耍流氓插图2
推荐:公众号广告那点事
上文:给高考没考好的你,这大概才是人生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