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022

很多人对新媒体写作的理解可能都是误解

这里所说的新媒体写作主要狭隘的指面向手机用户端的写作,作为新媒体写作的鼻祖——公众号写作至今仍是这一领域的主力战场。

看似很遥远

不少身边的朋友直到我在写公众号,可能觉得公众号这种高难度的动作离自己十万八千里,太难了。

其实每个人只需要花五分钟就可以开始公众号写作了,我曾2016年时就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开个微信公众平台」,可能很多人说,现在开始太晚了,公众号数量都过2000万了,打开率越来越低了,还有什么前途。

这其实又是一种误解。

写公众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是为了出人头地,难道你写东西就是为了在那排行榜上晃一圈吗?对不起,公众号是个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没有任何所谓的排行榜。不是有那句话嘛,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其实很多人之所以坚持写下去,是发现长久坚持做一件看似很无聊的事情,收获了什么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修行和提高。

写作的过程是大脑思考和组织语言的过程,长时间坚持思考有益身心健康,不知不觉中会形成正循环,养成很多好习惯,例如,看书、写字、文章结构等等。

我没有文采

一提到写作,很多人脑中条件反射是读书时期写作文。

小学语文就没学好,谈何写作?这是很多人告别学校后止步写作的最大心理障碍。

新媒体写作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试错平台,在网上写作,和报刊发表、写书极大的不同就是没有人关注文字是否足够有文采。

反而那些整天研究辞藻的写作方式只能混迹在文学圈,小众且无法广泛传播。

真正受欢迎的文章都是容易被大众理解接受并且产生情绪共鸣的文章,也就是说,别人更关注的是你想表达的什么想法,而不是在乎你的文采。

还是写日记比较好

新媒体写作和传统写作最大的不同是即时公开。这和你在日记本上写有着本质的不同。

是一种外向型写作,你在键盘上敲击的第一个字开始就会想到,别人看了我写的内容会作何反应。你在日基本上写的是给自己看的,而这种公开写作从一开始就打破了这个藩篱。

写出来的东西就要给人看的,从出发点上就会导致你写的内容和本子上写东西本质上的不同。

公开写作的特点是你要时刻告诉自己,你写的文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有价值的信息。要想写的东西受欢迎,就得从这个出发点开始。

另外公开写作还会带来一大好处就是会收到及时反馈,如果你的观点或者想法有失偏颇,很快就会收到反馈,而不至于让自己在一个错误的观点上一直错误下去。这种正向循环对写作者本身意义重大。

写在最后

新媒体写作可能是后博客时代最值得提倡的一种写作形式,甚至更胜。不在乎写的文章好坏,也不在乎文章长短,在这个连阅读140字都嫌长的时代,你写个一万字估计也没几个人能耐心通读一遍,300字就能申请原创了。

还是那句老话,贵在坚持。难的不是你能一次写个上万字的严谨论文,而是将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一直坚持做下去。

与君共勉。

 「 题图 By joojen」

微博 / 微信 / 简书 / 头条: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640.html

当你事务缠身的时候,该停下来想想

最近又让我想起了几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我称之为「峥嵘岁月」。

每天早上八点半上班,七点钟就会被电话吵醒,还没到公司就会接到好几个电话,也就意味着已经有好几件事情等着我处理,而且有些事情还是比较棘手的。

到公司吃完早饭开始把事情归归类,还有前一天安排要做的工作,把段时间能了断的事情赶快处理掉,紧接着去现场处理一些比较复杂或者棘手的问题,通常这些问题需要做出决断将事情尽可能快往前推进,因为公司强调速度是优先级排在第一。

往往一件简单的小事情决断起来也不想看起来那么简单,涉及到是否合规、供应、工序、质量以及可能对后期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涉及到十几家合作方共同协作的项目上。

眼瞅着才解决了三五项事情,肚子提醒我已经到了午饭点了。

第一次感觉吃饭都是在浪费时间。

只能饭后下午接着来,而这几个小时里,还会不断有事情扑面而来等着去处理。于是整个下午又是一场艰巨的战斗时间,好在下午的可用时间比上午要长很多。

基本上到晚饭点五点半回到座位上已经不想动弹,身心俱疲形容的就是这种状态。

晚饭后我会将整个人放松下来,花一刻到两刻钟的时间闭目复盘一下今天的事情,那件事情这样决策合不合适,和这个合作方沟通的方式和说话语气是否恰当。处理流程这样是不是最好的,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等等。

晚上可能还会有一些会议或者文字工作要在案前处理,当然有些棘手的问题没有处理完毕,还得现场去解决。

这样的高强度作业大概持续一年时间。

我并不倡导所有人都主动给自己加压到这种hard模式,但有时候有意无意的总会被动的处于这种hard模式之中。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开始大规模适用时间管理系统,因为发现如果不合理规划时间,自己会疯掉,这种高压模式下会让人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

博恩崔西的GTD理论的底层思想是解放大脑,大脑这样的cpu资源是非常珍贵的,不应该用在记忆这些事项上,而是思考。这种记忆类的工作可以交给硬盘和内存。

辅助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纸笔,互联网时代可以用手机或者电脑。大脑只需要思考怎么去处理,用什么方法处理即可。

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在面对繁杂事务的时候才能从容应对,不容易出差错。

当然工作中出现差错在所难免,而我们每天索要做的正是尽量减少这种差错,将问题完美的解决,这正是工作的本质。

久而久之,出现差错就会减少,自己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若果你也和我一样,曾经或者正在被事务缠身,试着马上停下来,不要被纷杂的事务占据了大脑这一优质资源。而要让大脑这优质资源用来思考。

 「 题图 By joojen」

微博 / 微信 / 简书 / 头条: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624.html

把你的名字打造成网络IP可行吗?

有过无数的案例说明,这一招是可行的。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概念,要像经营一家公司一样经营自己。那么首先要想你这个公司做的成功、有名气,首先要推销出去的当然是你这个公司的名字,它代表着这个公司的品牌。

而目前传播效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网络。

所以如何将你这个公司的名字——也就是你的名字打造成一个广为人知的IP将是重中之重。

就像吴晓波说的,「鹿晗」这个名字至少就值2000万,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超级IP,当然也包括他这个人,所以人家就理所当然的自立门户了,这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你可能说那是明星,那么再来看看网上的。

「咪蒙」这个名字可能两年前没人听说过,但是,这个网名通过一系列网络爆款文章,迅速成为了一个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要知道之前这个名字不过是人家的一个外号。

你可能要说了,你说的这么好,你整一个我看看。成功的案例倒是没有,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失败的案例,很多人一提到失败的案例就嘘人家,这样真的很不好。

失败了一次至少证明了离成功更近了一步,这个最基本的方法论要知道。

难道要我搬出来爱迪生当年被人嘲笑的例子出来吗?算了。

说会正题,我在网上的所有id都是这个晦涩难懂的字母组合 joojen。

这不是一个英文单词,也不是中文拼音,这是我造出来的,但是今天你在网上搜索这个词(请允许我称之为词)可以搜索到不少内容,正是因为我在每个网站注册的id都是这个词。

大概是十年前的一个下午,那正是Google如日中天的日子,Google很多产品让人位置疯狂、为之痴迷。

当然,让Google登上神坛的还有两位创始人的传奇故事,据说这个名字当初是因为一个笔误,"googol"一词,指的是10的100次幂,写出的形式为数字1后跟100个零,很符合搜索全球网页这个霸气侧漏的愿景,但是不小心笔误注册成了Google,字典里从来没有这个词,别人更是闻所未闻。但是这两哥们硬是将这个从来没有的单词命名的Google.com做成了全球最大网站,当然,Google也就顺理成章了成为了一个超级IP。

也就是在那个满世界都是Google的下午,我准备注册一个ID,因为每个网站取不一样的名字实在太困难了,经常还容易忘记,聪明如我当然想到所有网站都用一个ID。

但是要命的是很多网站,一些常用的英文名和中文拼音都早早被别人注册了。

于是想到了Google的故事。

一个自认为华丽丽的字母组合joojen就此诞生,并且连域名也没人注册,实在是太好了。一想到十年后,这个id将会变成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大IP就让人内心澎湃。于是顺手把域名给注册了,可不能等出名了之后域名被人抢注了那就尴尬了,这样血淋淋的案例实在太多,咱要从一开始就把这种潜在风险规避掉。

自从用了这个网络id之后,倒是有一个好处,基本上无论任何网站,从来不会被别人注册掉。当然,也有一个例外,就是Facebook,这个网站用户实在太多,变态到几十亿注册用户。

这些年以来,我用这个id在互联网上策马蹦疼、左土又击,但仍然收效甚微。

后来复盘并咨询了一名取名大师,在国内要想出名,取个人尽皆知或者朗朗上口的中文名太重要了。你看人家百度用的是啥,baidu.com,众里寻他千百度啊。

我还是不服,joojen这个名字总比Allen zhang这样的中文混合名字容易记而且短小精悍吧,凭什么人家比我这个名字响。

大师叹了口气缓缓说:人家做出了微信,你做出了什么?

思考良久,原来经过多年四六级普及,国民的英语水平还是止步不前啊。

 「 题图 By joojen」

微博 / 微信 / 简书 / 头条: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618.html

从「等你下课」到等你下班,最终还没没能等到你

周杰伦的新歌「等你下课」让很多人的朋友圈陷入了一场漫天呓语而又不敢直说的群体回忆之中。

这首歌是有周杰伦作词作曲,歌词看起来比御用词人方文山的词,呃.......如果不是有周杰伦这个名字加持,可能会被人嘲笑是个还不会写歌的雏儿写的。

但谁让人家是周杰伦呢,这个39岁的周杰伦,写了一首看似白描的青春小调,这种降维打击就直接让很多人败下阵来,这就是人家的牛逼之处。虽然在功成名就之后专注于音乐以外的事情,专辑从每年一张到两年一张,这几年的专辑都没当初一年卖的多。从当初一张专辑有十首上排行榜,到一张专辑有一首歌名能让人记住就不错了。

这首歌从头到尾描述了一个男学渣暗恋上女学霸的故事。

对正是现在流行的学院体青春偶像剧那种,让一帮痴男怨女无法自拔。不信你看:


高中三年 我为什么

为什么不好好读书

没考上跟你一样的大学


学渣很痛苦,女学霸上了211,自己上了民办三本,虽然都有美好的前程。所以说,学渣不可怕,只要有才华,骚年,不要自卑,这是个无限可能的时代。


我找了份工作

离你宿舍很近

当我开始学会做蛋饼

才发现你 不吃早餐


这种尾随跟踪的桥段在青春偶像剧里是不是很熟悉?但是不提倡,犯法啊骚年。

不过爱情的动力令人积极向上还是值得肯定的,至少除了煮方便面,以后晚饭可以多一道菜,不吃早饭又有何妨?

但是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写情书到是个好习惯,相比写日记很多人是坚持不下来的,尤其像人到中年的我们,想想小学时代每天被逼着写日记现在还瑟瑟发抖,后背发凉,写了多少违心的好人好事啊。

这写情书可比写日记用心多了,字字句句发自肺腑,直击灵魂深处,几年下来都能出书了。


我唱告白气球

终于你回了头


学渣估计找了分酒吧驻唱的工作,顺带在早点店做兼职,并且学会了做蛋饼。并且是不是在小区里抱着把破吉他假装练琴,天天唱「告白气球」,等女学霸下班路过。女学霸虽然看了一眼,但也只是一笑而过。

就是不直接冲上去告白,各种虐啊,内心戏啊,这在偶像剧里可不行,活不过两集,不然观众都不乐意了。

但是文字里就不一样了,虐的越惨越好,凄美嘛。现实可像电视剧,谁说出入高档写字楼的女学霸就要爱上男学渣。


都什么年代了

到现在我还在写着

总有一天总有一年会发现

有人默默的陪在你的身边

也许 我不该在你的世界

当你收到情书

也代表我已经走远


这个故事是以悲剧结尾,让人无限惆怅,所以才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女学霸跟清华理工男好上了,过的还挺幸福。

男学渣留下最后一封情书,或者说是告别信,潇洒的登上了开往春天的高铁,故事嘎然而止。让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内心翻滚。

如果你硬要给按上个后续结局可能就不这么美好了。

例如,女学霸看到这封告别信,可能泪流满面,转头趴在了男友的肩膀上。这叫什么事,有没有考虑人家男朋友的感受。

或者,女学霸看了这封告别信,义愤填膺。这个人渣,原来从学校到工作,一直尾随跟踪我,太可怕了,想想都后背发凉,把信撕的粉碎。人设完全崩塌。

 「 题图 By joojen」

微博 / 微信 / 简书 / 头条: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612.html

从「等你下课」到等你下班,最终还没没能等到你

周杰伦的新歌「等你下课」让很多人的朋友圈陷入了一场漫天呓语而又不敢直说的群体回忆之中。

这首歌是有周杰伦作词作曲,歌词看起来比御用词人方文山的词,呃.......如果不是有周杰伦这个名字加持,可能会被人嘲笑是个还不会写歌的雏儿写的。

但谁让人家是周杰伦呢,这个39岁的周杰伦,写了一首看似白描的青春小调,这种降维打击就直接让很多人败下阵来,这就是人家的牛逼之处。虽然在功成名就之后专注于音乐以外的事情,专辑从每年一张到两年一张,这几年的专辑都没当初一年卖的多。从当初一张专辑有十首上排行榜,到一张专辑有一首歌名能让人记住就不错了。

这首歌从头到尾描述了一个男学渣暗恋上女学霸的故事。

对正是现在流行的学院体青春偶像剧那种,让一帮痴男怨女无法自拔。不信你看:


高中三年 我为什么

为什么不好好读书

没考上跟你一样的大学


学渣很痛苦,女学霸上了211,自己上了民办三本,虽然都有美好的前程。所以说,学渣不可怕,只要有才华,骚年,不要自卑,这是个无限可能的时代。


我找了份工作

离你宿舍很近

当我开始学会做蛋饼

才发现你 不吃早餐


这种尾随跟踪的桥段在青春偶像剧里是不是很熟悉?但是不提倡,犯法啊骚年。

不过爱情的动力令人积极向上还是值得肯定的,至少除了煮方便面,以后晚饭可以多一道菜,不吃早饭又有何妨?

但是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写情书到是个好习惯,相比写日记很多人是坚持不下来的,尤其像人到中年的我们,想想小学时代每天被逼着写日记现在还瑟瑟发抖,后背发凉,写了多少违心的好人好事啊。

这写情书可比写日记用心多了,字字句句发自肺腑,直击灵魂深处,几年下来都能出书了。


我唱告白气球

终于你回了头


学渣估计找了分酒吧驻唱的工作,顺带在早点店做兼职,并且学会了做蛋饼。并且是不是在小区里抱着把破吉他假装练琴,天天唱「告白气球」,等女学霸下班路过。女学霸虽然看了一眼,但也只是一笑而过。

就是不直接冲上去告白,各种虐啊,内心戏啊,这在偶像剧里可不行,活不过两集,不然观众都不乐意了。

但是文字里就不一样了,虐的越惨越好,凄美嘛。现实可像电视剧,谁说出入高档写字楼的女学霸就要爱上男学渣。


都什么年代了

到现在我还在写着

总有一天总有一年会发现

有人默默的陪在你的身边

也许 我不该在你的世界

当你收到情书

也代表我已经走远


这个故事是以悲剧结尾,让人无限惆怅,所以才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女学霸跟清华理工男好上了,过的还挺幸福。

男学渣留下最后一封情书,或者说是告别信,潇洒的登上了开往春天的高铁,故事嘎然而止。让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内心翻滚。

如果你硬要给按上个后续结局可能就不这么美好了。

例如,女学霸看到这封告别信,可能泪流满面,转头趴在了男友的肩膀上。这叫什么事,有没有考虑人家男朋友的感受。

或者,女学霸看了这封告别信,义愤填膺。这个人渣,原来从学校到工作,一直尾随跟踪我,太可怕了,想想都后背发凉,把信撕的粉碎。人设完全崩塌。

 「 题图 By joojen」

微博 / 微信 / 简书 / 头条: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606.html

再见,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前任3确实有不少泪点,尤其是对于年轻的男女来说。

对于像我这样的大叔来说,早已经风轻云淡,尤其是这一年以来,感觉自己迈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和青春永远说再见了。

以前关注科技界,网上很多新出来的玩意总能在第一时间体验并且比周边的人多一些体验或者说感受。例如,我在通讯录中使用微信的时间是最早的,使用ins的人是最早的等等。

但正是如此,这些代表着大叔人士使用的行为习惯,正暴露了年龄。现在的年轻一代早已不是这里的中坚力量。

包括早先的snapchat也开始略显颓势。因为符合年轻人行为的软件已经出现了新的替代品。

当初被捧上天的80后一代,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时代的脉搏,而今,已经换成了90后一代,并且00后一代正在以追赶的速度随时准备将前辈拍死在上摊上。

其他行业尤其像地产行业作为老派的实体行业总是显得老态龙钟,无法彰显年轻人的新潮流。

要想了解年轻人的新动向还得看IT行业。

例如,最近一段时间我持续关注抖音这样的APP,这里聚集了一大批90后00后们,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年轻一代的行为方向。

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并没有让自己年轻起来,反而更加显得自己很违和。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自己老了,已经和这帮年轻人彻底地划开界限了。

号称城里人的快手的抖音,虽然能为我带来高强度工作之余的些许婉儿一笑,但我不再是个参与者,只是个旁观者罢了。

看着这帮年轻人这样那样,肆无忌惮的闹腾,或者哭、或者笑。看着这帮年轻人玩着各种套路,很多时候是令我们这帮大叔人物费解的。

这不正是我们曾经拥有的青春么?

很多时候年轻人的行为实在让人看不懂,你要知道,现在的年轻人的行为逻辑实在很难,相比较微信,QQ的年龄要大很多,但是年轻一代就是喜欢泡在QQ里面,微信代表了他们父辈一代的行为逻辑。

这和QQ更加贴合年轻人的使用习惯和感官界面有很大的关系,简洁商务的微信交互界面显然更加符合商务或者中老年人的审美习惯。

你使用QQ比较多还是用微信比较多?不经意间已经暴露了你自己的年龄,就像你是用Instagram还是Snapchat一样。

再见,我们的青春。

 「 题图 By joojen」

微博 / 微信 / 简书 / 头条: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594.html

万达甩卖630亿资产预示着什么

"商业地产或许真的到了需要变革的十字路口"

一大早被一条消息刷屏了,其实应该是昨天的事情了。

万达商业与融创联合宣布,万达将旗下13个万达文化旅游城和76家酒店转让给融创,总价631.7亿元。

这种规模的收购在地产界也是大手笔,这是第一次,或许会成为中国地产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当然之前的国企重组与此次交易不可同日而语。

万达的逻辑

万达为什么要买掉这些优质资产,尤其是去年还在吵着要让迪斯尼20年不盈利的对标产品——万达旅游城。这次直接打包出售?

万达大概三年前就开始酝酿走轻资产路线,从去年开始,开工建设的大部分项目基本上都是轻资产项目,去除万达的地产属性。

1、为什么要走轻资产路线?

按照王老板的分析,对标国外发达国家来看,城市化率达到60%以后,地产开始走下坡路,初步估计,中国地产行业还有20年可以干。

笔者作为一名地产人,看到这个消息真是心头一冷,准备要转行做自媒体了。

所谓轻资产,万达负责拿地、建设、招商、运营,别人来投钱,一起分红。

但是从目前全国开的项目来看,这一招并不理想,包括很多地方政府也不买账。

2、优化财务报表

万达从香港退市之后,急需在国内A股上市,据说目前在排队,前面还有五十几家,不出意外的话,年内有望登录A股。

但是目前国内上市对地产公司卡的很死,所以万达急需要着实去地产化,变成真正的轻资产公司。

目前万达自持的优质物业分别是酒店和商业广场,对于商业广场,也就是内部所说的「大盒子」内部有众多商家,牵涉面比较广,短时间内脱手困难。

而酒店就容易的多,加上万达自己已经有了三个品牌的酒店管理公司,这一块物业对于万达来说可以明显变轻,不高兴的酒店管理公司如喜达屋、洲际等可以直接走人,万达自己的酒店管理公司上,换一块牌子的事情。

而万达文化旅游城的脱手基本上可以认为完全因为财务压力,负债太重。目前开业的几个旅游城效果未达到预期,每个项目都是投入上百亿的资金,回收困难。

在急需IPO的情况下,尽量让财务报表好看一些,降低负债,上市的成功率更高。

融创的逻辑

作为地产业内人士都听说过孙宏斌的融创,虽然是个小公司,但是发展激进,亦如之前的顺驰,虽然当年孙宏斌因为顺驰被关进大牢,付出后创办的融创基本上继承了顺驰的基因。

不久前融创入股乐视,前面有成功收购联想集团的融科智地,再之前准备蛇吞象吃掉绿城,可惜未能如愿。孙宏斌对收购饥如恶狼。

根本逻辑在于用最短的时间做大规模。

从孙宏斌角度来说,可能并不希望收购万达酒店,其更喜欢的应该是万达旅游城。

原因在于土地,万达旅游城根本上仍然没有脱离地产开发逻辑,大量开发的仍然是住宅这样的可售物业。而拿到的土地都是当地的低价优质地块,而且是超级大盘,每个项目的面积基本上都是千亩这样的规模。

现在各个城市拿地吃紧,拿地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万达旅游城跟当地政府拿的便宜土地自然成了一块肥肉。要问为什么万达能以低价格拿到土地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商业地产走到头了吗?

从目前多个城市反应来看,商业地产开发基本上凤毛麟角了,商业地产素有投入大,资金回笼慢的特点,极其考验商业运营能力。就目前长三角来看,商业地产一哥的万达已经将万达广场开满了几乎每个地级市,像苏南地区的县级市都已经有万达的身影。

所以,市场几近饱和。

未来城市开发的项目基本上还是以住宅地产为主,商业地产可能占比5%都不到。

此次事件基本上是中国地产走过20年的转折性事件,住宅地产从黄金时间步入白银时代,商业地产不可挽回的走下坡路。而这正是商业地产变革的开始。

「题图by Gian Prosdocimo」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