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2022

最苦是白衣

俄乌战争还在持续,2月24日战争打响,到现在已经是第五天了,没看到任何停止的迹象。

这几天无论你是上网,还是看视频,甚至你刷抖音,都无法绕开的话题就是俄乌战争。

除了官方媒体24小时不间断直播,连短视频平台上,也有很多"专家"网民自发地录制短视频和直播。

其中关于有国人公开讨论关于收留乌女性的文章,被国外炒的沸沸扬扬,目前该成都网友已经公开道歉。

现在关于俄乌之争很多国家和民众形成两派,具体谁对谁错,说实话,咱作为老百姓,看到的只不过是事情的一个切面,也无法窥其全貌。个中缘由咱也不好下定论。

但是有一条是可以放心拿出来说的,不能拿老百姓来开玩笑。

上面说到的少数人对乌克兰女性的言论,就是典型的例子,人家正在在遭受战火蹂躏,而你在享受太平日子的同时,对别人的普通百姓说这种言论,自然会成为众矢之的。甚至有的在乌克兰直接直播,说一些类似的话,实数不当。

当然,我相信,这只是少数人的某个时间段的片面想法,无法代表广大网友。

但是想想,咱们才和平几十年,要是像老美那样和平个上百年,几代人不知道战争是什么的时候,那么,这种键盘侠会更多。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美国的言论导向是很容易被左右的,像cnn这种大的媒体或者纸媒,基本上是可以左右言论导向的。键盘侠们关于俄乌的不少不当言论已经不少,如果你有兴趣不妨上国外的社交媒体看看便知。

过去这五天,我所生活的长三角,阳光明媚,气温适宜,各大郊游场所挤满了人,连公园也到处是野餐和玩耍的人。

但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乌克兰老百姓正在忍受着战火。最终苦的还是老百姓,十几万人为躲避炮弹找个地下场所,同样的,也有不少人房子被炸毁,已经无处藏身,同样,有不少人甚至连躲避战争的权利都没有,已经被炮火夺去生命。

你看,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当然,我们感谢能生活在这一片阳光明媚的环境下。昨天终于将溥仪先生《我的前半生》刷完,在那个动荡,且遭受别国蹂躏的几十年里,受苦的,依然是4亿东方老百姓。最终,出现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结束了这一切。看这本书最大的感慨是,那个时间段,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的,那种动荡,像极了现在的乌克兰。




「 题图 By joojen 」

推荐:证券VIP开户红包
上文:养成储蓄的习惯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加入。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269.html

2/25/2022

财商教育得从娃娃抓起

前几天,还有不少大佬在那喊,加仓干,满仓干,估计这两天没声音了。这种鼓动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

今天,大A直接高开冲高回落,周五,周末两天估计也不太平,周一又是世事难料的行情,俄乌局势还没这么快有定论。所以对资本市场的冲击远未结束,你们搞,我先观望一阵,等大家都情绪稳定了再操作。

昨天我在大号写了一篇《养成储蓄的习惯》,这虽然是咱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但是年轻一辈被美国价值观毒害的厉害,所以得尽早纠正,最近乌克兰报道可能比较多,从国家到民间的都有,直播很普及,很多在乌克兰的中国人直接拿着手机就可以全球实时直播了。

乌克兰奈何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那么强大,到现在变得如此孱弱,这不得不说是受了很大的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摧残。乌克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当然这样的例子远不止乌克兰一个,就不扯远了,下次有空再聊。

储蓄的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兜兜同学刚上小学了,之前就决定给他弄一个储蓄,但是一直停留在存钱罐阶段。

这周我给他申请了一个儿童银行卡,带着他去银行切身体会存钱、储蓄。正好可以将他的压岁钱存着,从小养成这种对金钱的概念,很重要。

我们都是受古典东方哲学教育长大,自古谈钱非君子所谓,所以古代对钱、商人都是很鄙夷的,也没啥社会地位。

在现代社会,金钱不应该是再成为避而不谈的事物,而应该尽早进行财商教育。而更直观的方式就是直接去银行,跟这种金融机构打交道,切身的体会去存钱,取钱。

我知道很多人在家搞一个儿童储蓄,做一个表格,孩子的钱存在大人那,存入支取多少钱,都记在上面,还有收入等等,但我觉得,这种空洞的教育,远没有直接去银行这种切身体会深刻。

慢慢会知道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投资,等等。等成年我第一时间帮他开个证券账户,他们这一代正好赶上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壮大,走向世界中央,他们应该跟着一起成长,获得滋养,美国那一代人是幸运的,同样,中国的这一代,也应该是幸运的。



「 题图 By joojen 」

推荐:00后已经手握压岁钱,毫不犹豫冲进来了,但我要说...
上文:全球暴跌,抄底时候到了?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
https://t.zsxq.com/EQJeyRJ

本文由公众号【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DDBzhou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263.html

养成储蓄的习惯

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更年轻人被美国的价值观给洗脑了。美国人是没有储蓄习惯的,我们从小就被一个价值观洗脑,说同样中美一个老奶奶,咱们这边情形是这样的,老奶奶通过省吃俭用艰苦奋斗40年,终于攒够了一套房子的钱,买了个房子,可惜没住两年,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终于可以安心的闭眼了。

而美国那边恰恰相反,年纪轻轻就贷款买了房,早早住进去,每个月玩命挣钱还房贷,在即将到生命终点的时候,终于还清了房贷,也能安心的闭眼了。

但是区别在于,美国人自始至终住到了房子,享受到了,虽然还房贷很辛苦,长期也没个存款,得玩命赚钱,而国内这边呢,虽然手上一直有继续,但是一直没住上好房子,到老了才住上,有善用呢。

这种强调的价值观是及时行乐主义,叫做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看上去没什么不妥,还挺潇洒,但是国情不同,此一时彼一时,不建议用这种价值观来毒害现代人。

中国传统经典主义哲学是要我们储蓄,中国人应该是全球最会储蓄人了。所以这让西方很害怕,他们那一套理论发现套在中国这都失灵了。

这种储蓄的习惯,会让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逐渐变得富有,资产逐年增加。切莫再相信张口闭口说,钱放在手上会贬值之类的话,说这话的人,大多数是手里没几个钱的,

而美国是靠着收割全球人民的劳动果实,来维持他们的消费和信贷关系,这在其他国家是不可复制的,因为美元只有一个,你再造一个美元试试,人家就不答应了。

自古我们这边就多战争,华夏5000多年,动荡的年份角度,太平盛世就那几个,古代大部分人一生都会经历朝代更迭,战争导致老百姓居无定所,生活没有保障。自然就养成了持续的习惯,以应对不可知的未来。

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家庭来说,储蓄都是给你这个小小城堡增加护城河,让你抵御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增加获胜概率。

咱们即便到了2022年,你看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即便国家社会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依然很多风险是要自己去解决面对,医疗、教育,赡养老人等,依然需要以家庭为单位去抵御这些风险。在上世纪末的时候,大家觉得这在21世纪就会很快解决掉的,像欧美那样享受高福利。

现在的情况是,只解决了一部分,赡养老人已经写进法律了,这是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短时间内估计还是如此,至少再过10年内不可能完全解决。所以,不要指望别人或者国家帮你解决所有问题。还是得学会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而养成储蓄的习惯是最基本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路径。



「 题图 By shelby smith」

推荐:真正的高手,在于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上文:再报大厂28岁员工猝死,这不应该是奋斗该有的样子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
https://t.zsxq.com/EQJeyRJ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255.html

2/24/2022

全球暴跌,抄底时候到了?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局势让全球资本市场上蹿下跳,昨天普大爷刚签署了承认乌东部两个共和国为独立国家,今天就直接开拔部队,毫不含糊。

上午亚太股市先开盘一路暴跌,没一个幸免,紧接着,欧洲那边大幅低开,俄罗斯那边截止目前跌49%,刺不刺激?这种连锁反应应该还会持续几天。黄金和原油价格暴涨。

资金是全球流动的,多数股市资金紧急寻求避险,战争乌云笼罩在欧洲上空,欧洲从会不会有战争,发展到是爆发局部战争还是全面战争的事情。很显然,欧洲不是资金的理想去处了。

A股这边同样不能幸免,跌出了天坑,不少股票再次跌到年前的水平。这让很多手持资金一直没找到合适时机的人,摩拳擦掌,准备抄底来了。

冷静,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全球这泥沙俱下的,要么是像今天这种暴跌,要么就是山蹿下跳,一天绿你个20cm,看你受得了受不了。

不少基金都被跌逼近平仓线了,你还来抄底?大部分真正抄底的,最后都抄在了腰上,历史总是血淋淋的相似。

如果你真的是来投资的,我劝你等局势稳定了再进场投资不迟,晚个个把月,不会让你损失多少,投资毕竟是个长期的事情,以年为单位,还差这点时间么?

前段时间不少从我这介绍开户进场的朋友,如果你没加杠杆,我建议再等等,也不要急着割肉了。

以历史的经验来看,这种短期刺激,不会长久,只要咱们这基本面没变坏,大A就不会出大的差错。等等总会涨回来的。肉割掉了就割掉了。再去找新的标的,谁又能保证你能赚回来呢。

前几天说的调整我的基金,目前8成以上已经赎回现金了,还没看好好的标的,就发生了这档子事,于是就再等等吧,好饭不怕等。



「 题图 By josh hild」

推荐:为了你们的福利操碎了心
上文:买基金你需要知道的一些坑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
https://t.zsxq.com/EQJeyRJ





本文由公众号【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DDBzhou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247.html

再报大厂28岁员工猝死,这不应该是奋斗该有的样子

又一互联网大厂28岁员工猝死,昨天再次冲上热搜,还有其家庭成员,还在还没出生就没了爹,每月超过2万的房贷。

各个字眼,都能让这则新闻冲上热搜。

我在想,最近几年,类似的消息屡屡成为热搜,这可能代表了一个趋势,一方面,这是各个行业工作压力巨大的一个切片,互联网行业尤甚,另一方面,国内对于员工这种弱势群体并没有什么保障措施,工会形同虚设,甚至很多公司直接省略,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可能不需要很久,这种状况就会有所改变,至少高层不会允许这种事情持续发生,从国家层面给予顶层设计已经迫在眉睫。

去年的阿里腾讯均爆出有员工类似的问题,还记得过年前一位腾讯实习生不满公司加班文化,直接甩头就走例子么?在很多人说,太傻太天真,我倒觉得,这应该是未来生活、工作该有的样子。

现在上下都强调奋斗文化,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这是要防止大家贪图享乐。纵观全球,中国人应该算是勤勉一族,自古至今如是,所以,不需要喊口号,国人都应该算是奋斗者的代表了,基因如此,不需要带什么节奏。

这届冬奥会奖牌最多国家挪威,传统的北欧富有国家,人民生活基本以体验生活为主,相比较国内,工作并不积极,更不要说什么加班了。想必,这种视频报道,你最近应该也刷到了。北欧国家基本都比较富有,工作压力小,甚至很多人不工作,社会福利还好。

早些年,有一大批国人移民北欧,无不是冲着人家这些去的,不然那么冷的地方去干吗,我们南方气候适宜不香么。只不过软硬件设施没法跟人家比罢了。

正如腾讯那位入职即离职的实习生所说,我们现在很多公司所谓的奋斗文化,成了高强度加班的代名词。你说这是管理者驱使员工的策略也好,老板的无情也罢,加班,高强度加班似乎成了打工者无法逃避的事实。

这以前被痛斥为资本家剥削劳动人民的邪恶行径,在各行业内卷的大背景下,有愈演愈烈趋势。还记得前两年讨论的996么?一个部门5个人,四个人在加班,你好意思到点就走么,老板还坐在你对面加班,你好意思到点就走么,无论你愿意还是被迫,这种文化都深植在每一个公司基因里。什么行军床常备在办公室的那家公司,近些年更是被很多公司模仿学习的榜样。

这种话题每次能上热搜,无非说明,大多数人找到了共鸣。

奋斗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奋斗应该是什么样子,是需要这个时代的你我,都应该认真去想一想的问题。人说一天24小时,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另外8小时做其他或者学习。实际上,大部分人的最后8小时要么奉献给了加班,要么奉献给上下班的路上。

人的焦虑可想而知,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学习、放松休闲,整个社会又在快速发展进步,传导到你身上的是房价、物价等物质价格快速上涨,加上各种社会保障措施还无法达到人家北欧国家那种水平,为自己储蓄基本的生存保障是成为必需,这种焦虑自然就成了悬在每个人头上的一片乌云。

现在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真心不希望看到更多类似的惨剧。





「 题图 By joojen 」

推荐:你的焦虑来自于不肯放过自己
上文:一起成长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
https://t.zsxq.com/EQJeyRJ
&nbsp
;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237.html

一起成长

自律是对抗焦虑的有效良药,这是我在很早之前就明白的个道理。所以,我将公众号的slogan改成了"焦虑不如自律"。

自律确实能给人带来很大程度上的"自由",这种自由要看你怎么理解。

这几年公众号写的很少了,我曾有大概一年的时间里,密集更新过,也不做推广,所以到现在粉丝寥寥,但是我还是坚持写着,这说是一种自律,不如说是一种内心的修行。

记得大概是在14-15年的时候,那段时间工作时间正常,每天有班车,也不用加班,作息时间正常,五点半下班后,回到租的房子里,那是个陋室,所以也没啥娱乐,在外面随便吃点晚饭,回来后除了睡觉,就是拿出电脑写字,看书,或者看剧。由于那时用的别人的网络,加上网速不佳,看剧是有困难的,于是只能写字。

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如此,于是我将写字成了我下班业余生活的唯一要做的事情。

那时候公众号方兴未艾,还没有被微信折叠,但是写的人也很少,连怎么关注一个公众号,对很多普通人来说都还有门槛,更不要说动手去写了。

这个习惯一直到2016年,由于工作的缘故,换了个城市,起先,同样过的是这种规律如常的生活。

不过,我们这种工作性质是随着项目开发进程要经常调整的,后来晚间的自由支配时间就越来越少。加上公众号备受打压,过了两年的至暗时间。公众号是何物已经无人问津了,自然更新也少了很多。

直到我逐渐找到这种自律的节奏,把它变成一种习惯,即便不更新,但是每天写字,成了一种必备的习惯,是不是发布出来就变得更加不重要了。

类似的习惯还有很多,有些人是喜欢跑步的,每周跑个三到五次,这种习惯一旦养成,身体会给你正反馈,一个礼拜不跑,浑身难受,跑一跑就神清气爽了。话说,跑步现在似乎成了地产公司的标配了,其他行业的公司可能也是这个趋势。从这方面来说,王石先生对全民健身贡献不小。

养成几个类似这种自律的习惯,受益无穷,也能让人在面对各种环境和挑战的时候,无所畏惧。读书、写字、跑步、骑行、冥想、健身、早睡早起等等,不一而足,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自己实际情况,挑选一两个或者几个,长期坚持去做,同样会得到正反馈。

这种正反馈有时候是外界给予的,有时候是自身就会得到,他们也逐渐成长为你的护城河。

最近在刷溥仪先生《我的前半生》,从另外一个切片去了解那一段历史,唯一不会被打败的,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




「 题图 By joojen 」

推荐:挺到春暖花开
上文:2022.2.22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
https://t.zsxq.com/EQJeyRJ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230.html

2/22/2022

2022.2.22

在客户端写字,当没有取好标题的时候,为了方便文章不被搞混淆,我会直接用日期来标记,就像今天的标题一样。今天农历22,星期二,是不是很多二,今天2点22已经过去了,晚上还有个22点22,对叠数有执念的人应该很喜欢。看着很魔幻,很1024、

这周开始在早上写字,但是更新不一定,有时候在大号上,有时候在小号上。还没想好协调到更好办法。

由于题材不同,我更希望能分开,这在早期被认为是很愚蠢的举动,因为集中到一起更加有利于聚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很矛盾的事情,人们又聚集,又分散,搞得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豆瓣曾经把各个频道单独做个APP,因为人是以群分的,后来被认为是失败的经典案例,最终不得不重新做个叫豆瓣的综合APP,以统一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微信有12亿用户,理论上,国内所有的网民都在微信上了,一篇文字可以传播到12亿人面前,但是事实上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12亿人是被割据在微信各个角落里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这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交集。即便近在咫尺,账号数据可能就存放在同一块硬盘上。

不管如何,文字公开传递出去的,我希望能对有些人有一点用处。很多人说,应该传递正能量,摒弃负面的信息,这种一味的让你看到好的一面,而将不好的一面视而不见,这是掩耳盗铃,没有谁愿意一直长在玻璃房里。

最近一段时间,遇上开年就形势不好,疫情又反复,欧洲那边又不太平,要打仗,搞的全球资本市场轮番暴跌。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国家的日子也是,负面的东西更容易聚集,甚至爆发。

有网友给留言,一日三怨。这大概是不少人的状态吧,即便官方已经在积极引导,即便大年初几,几乎所有基建项目就纷纷上马开工。但无论如何,这种颓势是无法掩盖的,如果你选择视而不见,别人是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说是不。

我想,传递好的观念,让人有正确的认知,这是最基本的,虽然无法每天大唱赞歌的宣扬正能量,但至少会保证不去传导一些人间的恶。

而一些客观的现实是需要认清的,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正视。今天就这样。

 
「 题图 By joojen 」

推荐:今日立春,你立起来了么
上文:东数西算还是来了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
https://t.zsxq.com/EQJeyRJ
&nbsp
;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218.html

买基金你需要知道的一些坑

2020-2021年可谓是基金大年,很多人被普及了一下基金是什么,怎么买,买哪种,也诞生了很多基金经理,像张坤的易方达系更甚。

不过,从2021年年后开始,陆续有一些基金开始了大幅回撤,也导致很多人手头上基金开始出现亏损,本来是奔着赚钱去的,这些倒好,搞的跟炒股似的。

当然,我手头上几个基金也出现了大幅回撤的情况,有的甚至也出现亏损。于是做了一部分调整,先保住胜利果实再说。很多人说,不行就换成货币基金,这样总不至于亏损了吧,但同样,你也不一定能赚到钱,甚至还不如直接存在银行,现在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随着降息通道开启收益率已经跌到2%以下,要知道,基金还有一些运行费用,扣掉之后还剩多少,你可以自己算算。

这两天花了不少时间开始认真研究基金,之前都是随便买买的,直到有些基金开始出现亏损。

经常我们在基金首页看到的收益率,不是真的你能拿到的收益率,不管是货币基金还是指数基金乃至题材类的基金,有一个叫做申购费。一般在像天天基金、支付宝里、腾讯理财通这样第三方平台购买的话打1折,有的基金甚至不收费,打完折在0.15%-0.3%比较多。

另外一块是托管费和管理费,还有的有销售服务费,这个差距就大了,有的在0.05%,有的直接干到3%,差距非常大,如果你是10万块的理财,一年下来就是200块还是2000块费用的差距。

所以在购买基金的时候,不能只看收益率数据,还要看这些费用,不然,那点收益率,都是在帮基金公司忙乎。基金公司是旱涝保收的,所以基金的涨跌对基金公司的收益没有太大影响。

还有很多基金是一次性收费的,在你赎回的时候一次性收掉,那么不少买的基金本来是稍有收益的,一赎回,发现还是亏的,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在挑选基金的时候,这方面的费用要仔细看看。那些净值太高的基金,就不建议现在建仓了。这都是拿真金白银买来的教训。很多的基金把管理费、托管费等做的非常隐蔽,不容易看见,有的你要打开说明书才能从里面找到,这方面腾讯、支付宝等大平台做的倒是挺好,直接给你列出来了。

另外,还有一个容易忽视的是,基金购买小于7天就赎回的话,会收取比较大的卖出费率,有的高达1.5%,别忙乎了半天,投进去还没见到收益,直接给扣掉1.5%。

具体不就不列相关数据表格了,看起来太枯燥,自己挑选购买基金的时候注意一下就行。别光顶着呈现给你的收益率数字。

最后一个,入股你购买的是指数型、股票型的基金,着重关注一下基金经理,有些基金所配的基金经理三两年从业经历就上来了,可能比较激进,但风险也更大,激进波动幅度较大,因为职业经历还没经过一个牛熊市。长期投资者会更加关注从业经历在5年以上基金经理的产品,他们投资相对保守一些,这类基金可能收益率上稍有逊色,但是相对更加稳健,回撤幅度也会更小。


「 题图 By stephen leonardi」

推荐:证券开户的那些坑以及如何低佣金开户
上文:别被带节奏,做自己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https://t.zsxq.com/EQJeyRJ





本文由公众号【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DDBzhou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200.html

2/21/2022

东数西算还是来了

在BAT时代,这个大厂建数据中心基本上都在靠近人员密集地区,分布于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自然是首先,也是离用户更近,服务更加便利,同样的,通信基础设施在这些中心城市也是最好。

时代不同了,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甚至周边城市都已经寸土寸金,电力供应紧张,在碳中和大背景下,这显然不够集约。

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发布将加快东数西算工程,其类似于西电东输,南水北调。属于国家级的基础设施工程。这无论对于西部大开发,还是互联网大数据行业来说,都是利好消息。

云计算在美国最早,对于数据中心选址方便,亚马逊、谷歌、微软这种传统大厂更有经验。

国内的这种大厂选址要追溯到2014年,亚马逊云计算布局中国。

正像前面说的,之前的BAT数据中心都建设在东部大城市,我国人口也基本上集中在东部。但是东部恰恰是资源匮乏地区,所以才有了西电东输。

亚马逊作为全球云计算龙头老大,考虑的更加长远,最终选择气候适宜,平均温度只有8度多的宁夏中卫市,这确实让很多互联网大佬们见识了国际大厂的骚操作。还有很重要的一块是便宜的电力供应,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水电站,所以比东部的电费要便宜很多。而西部的电远距离输送到东部又面临极大的损耗。所以亚马逊就拿着这一条把电价砍到了历史新低。

现在看看,亚马逊数据中心的选址还是很有显先见之明的,贵阳市云计算算是起来了,条件和宁夏中卫类似。西北地区还是很有市场的。亚马逊云计算中心当时选在宁夏,那时候贵阳还没开始搞呢。

现在国内云计算做的比较大的阿里,腾讯,数据中心除了之前的大城市中,更多的将跟着国家政策,到气候条件,冷却条件更方便,能耗更低,距离电力中心更近的地方去。腾讯在贵阳的数据中心是藏在山洞里的。

当年天津滨海新区的爆炸,差点把腾讯位于滨海新区的数据中心给一锅端了,这有点矫枉过正了。之前我们经常听过Google 微软,亚马逊跑到北欧的冰天雪地里,或者海里去建数据中心觉得匪夷所思。

在能耗要求越来越高,碳中和已经步入实施阶段,国内很多厂商也将通过选址来优化碳排放。数据中心运营成本最大的就是电力和散热。所以一想,西部地区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之前比特币矿厂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主要就是那边的电费便宜。

所以,内蒙古、宁夏,甚至新疆青海西藏这种自然条件,对数据中心来说,简直是天赐福利。空旷,风大,适合风力、太阳能发电,温度低,适合散热。西部大开发,以前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路径,所以一直没啥起色,一个劲的修路,倒是自驾游的方便了不少。相比较而言,现在的新基建更加有用,把骨干互联网通过去,数据中心建过去,发电站建过去,电网建过去,更加重要。

除了上面说到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其实我国的水电站也基本上集中在西部,所以,将这种耗电量大的经济实体,建设到西部去,更加符合自然规律,西电东输实在太耗费资源了,东部发达地区每年都为了电不够用苦恼,上海除了自己搞点发电,到处买电,虽然经济很强,但是也挺不容易。

这更加有利于西部的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东部的能源结构优化。可以想到的是,东部的火力发电不可能一直这样持续建设下去,现在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火力发电站,以保障当地电力供应。

很显然,这是不可持续的。

你可能要说了,数据中心放到西部去,那我们的网络岂不是更慢了,毕竟离的近,打开网页、下载个APP都会更快一些,这是常识了。





从发布的总体规划上来看,并不是一刀切,东部地区依然有很多数据中心。

一些对时效性比较敏感的数据中心依然会放在东部地区,例如网络访问的CDN这种机房,证券交易计算等等,目前适合放在西部更多的会是备份机房,这种数据中心平时用不到,对时间延时并不敏感。

当然,随着国家级的基础骨干网同步建设到这些集群所在的城市,相信即便是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以后访问起来也会越来越快。现在之所以比东部地区的慢,是因为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高铁"还没修过去,现在通的可能更多的是"国道"、"省道"这种级别,笔记那些小城市,之前根本没有建的必要。

总之,这对于整个数字经济、西部都是极大的利好,明天又有一些妖股要横飞了。



「 题图 By shelby smith」

推荐:互联网正在加速萎缩吗?
上文:平台不重要,人才重要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191.html

2/19/2022

平台不重要,人才重要

写字被认为是有很高门槛的,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写呢,网上依然遵循着二八定律,也就是说,写的依然是少数,在移动互联网阶段,这个比例可能更少,一九都有可能。写字门槛在于心理门槛,互联网上很多产品都是为了降低这种门槛而设置的。

从早期的论坛博客到后来的140字微博,朋友圈等。互联网向移动端倾斜之后,图片视频等媒体内容貌似更受欢迎了。其实,这都是在降低人的心理门槛,发个朋友圈要输入一大段文字,光输入法就够你折腾的了,还要费些脑子挑选合适的词语,剔除错别字,加上标点符号等等。

而发图片就不同了,点一下图标,对准眼前的东西,拍摄,发布即可。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最主要的是,大脑放松,没有那么多的门槛了。另外,照片要说什么话,自己去看就行了,图片会表达,而且还具有观赏性,更加直观,不会为了不同语境产生疑问的问题。所以图片越来越大收受到阅读者和发布者的双重喜爱。

而现在更进一步,为这个具象的内容添砖加瓦,可以直接拍摄视频,一套动作下来基本上跟拍图片差不多。但表达的内容却可长可短,更加丰富。

这无一不是在降低这种心理门槛而发明,视频领域从早期的专业制作长视频,演变成了手机拍摄短视频,门槛比之前在pc端要低很多。youtube时代,有多少人在优酷土豆上发内容?

与以往不同,现在热门的是视频内容,这同样得益于进步神速的手机拍摄功能,人人都能拍视频记录分享生活。

这激起了全民创作热潮,从来没有如此普及过,无论是在文字互联网阶段,还是图片互联网阶段,都没有达到如今视频互联网阶段的普及度。

手机厂商一年几代的更新摄像技术,这曾被认为是手机厂商的不务正业,被问及,你们是在做手机还是在做相机?

现状是,买相机的越来越少了,甚至有被手机干掉的趋势。很多相机厂商成了手机摄像头零部件供应商。专业相机可能会在未来今年沦为像手表一样的境地。

说远了,前面说到文字内容在面对多媒体内容,的确没有什么优势,这也不难理解,现在越来越少人在,还在码字了。

随着抖音、Tik Tok在国内国外横扫一切,很多逐利的资本和人,都转移去了这些领域。文字领域逐渐下滑。

从公众号阅读量逐年下降到现在不忍直视,就可见一斑了,在远离了一片喧嚣之后,还文字以原来的面貌无不是什么坏事。

只是,很多人担心的是,人都离开了这里,那么平台就会灭亡。

其实平台一直在变,从以往的经历来看,基本上5年就会面临一次大平台切换,微博流行了之后,就很少有人再用博客了,微信流行之后,就很少用微博了。

一切该来的总会来,唯一不变的是,人还是人,什么意思?还是得以人为中心展开。流行总是在不断切换,但是根本上还是跟着人在走,为了人的需求而被发明出来,所以平台不重要。

你看,即便现在视频这么流行,但依然还是有很多在坚持输入文字,是不是?只不过去掉了那一层喧嚣之后,感觉人好像少了,其实,人本来就这么少,只是在高速成长的领域里,很多人都是为了凑个热闹而已。

就像现在视频领域,很多依然是凑热闹的人,等喧嚣过后,依然如是。真正做视频的人远没有现在这么多。

这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泡沫,会随着潮流,很快到新地方去。




「 题图 By stephen leonardi」

推荐:生活本身就在那里,只是你选择视而不见
上文:挺到春暖花开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181.html

别被带节奏,做自己

这几天行情翻转比较厉害,真的可谓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明天最后一个交易日,你懂得。

欧洲那边还在闹腾,导致市场也是上蹿下跳,好在我们离得远,所以上蹿下跳幅度小不少,加上我大A特有的尿性,要走出自己的风格。新年行情没走出来,倒是遇到了倒春寒。

这两天看到关于国内资本市场改革相关座谈会,有些言辞犀利,其实不适合公布。大多数人只说到了问题,想必高层也知道问题,最要命的是怎么解决,有什么路径。这才是最主要的,不然光在那放炮毫无用处。

记得当初是否要在北方设立证券交易所,大部分人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这样不利于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发展,甚至准备将上海和深圳合并,做大。高层不希望首都成为一个经济中心,而是要纾解非首都功能。你看华盛顿有交易所么,都是在纽约的。

你别说日本,中国的体量只能和美国去比。但是怎么着也挡不住北方对于一个证券交易所的渴望,于是曲线救国,搞了个新三板,但是在2020年,还是成立了北交所。这被认识是高层对于上海和深圳证交所改革缓慢的一种鞭策,我们的资本市场长时间和我们的经济地位不匹配。

经济总量已经世界第二,人均收入也即将迈入全球中上水平,但是我们的资本市场还非常初级,跟纽约的资本市场相比,我们还是小学生水平。

好了,这种大事就留给食肉者来谋吧。

今天开始逐渐调整仓位,特别是基金的一些仓位,目前大部分基金在微信里,收益率这两年越来越低,准备做一些调整和配比。

当然,得换个平台,有更多种类可以选择的那种,货币基金比例会稍微高一些,其他债券和主题基金等中高风险产品比例相对会低一些,挑选上还是趋向于稳健型,概念性太强的暂时不碰了。

比如像什么元宇宙、新能源这种,已经炒上天了。你看看那么多新能源基金中的配置都是什么公司,最大的却是个做电池的。连个做整车的企业都没有。国外的新能源车板块龙头毫无疑问是特斯拉,反观国内呢,少有的几个还在是境外上市的。

2022年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布局新能源车,大家都知道这是未来趋势,但是很快会一片红海,也会淘汰掉一大批企业,就像十年前的光伏产业。

所以这种板块的风险可想而知,类似的题材还有很多,总之,切勿追高了。



「 题图 By artemi shaman」

推荐:00后已经手握压岁钱,毫不犹豫冲进来了,但我要说...
上文:为了你们的福利操碎了心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








本文由公众号【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DDBzhou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174.html

挺到春暖花开

这周平均气温大约3-5度,没有阳光,寒风凛冽,虽然过了立春,但一点不输寒冬。江南持续这样的天气已经半月,看了下预报,这种压抑、让人体感不爽的天气还要持续一阵。让人压抑不爽,还不止这糟糕的天气。

长三角最近疫情再次让人绷起了神经,过年期间的杭州,这次是苏州。截至目前,苏州确诊已经超过40例,开始全员核酸检测,周边城市也有波及,无锡南通也高度紧张。

毕竟苏州千万人口,加上和周边城市往来密集。其实整个长三角地区均是如此,产业链高度发达,共存关系较强,人员往来密集更是超过国内其他地区。全员核酸检测,这种去年的演练,本以为再也不会有,今年还是用上了,这对于无论哪个千万人口大城市,都是个考验。

无锡出现两位核酸阳性无症状感染者,便是从苏州工业园区接触感染。但我从官方统计数据中并没看到统计进去,可能并未确诊,具体以官方发布的数据为准吧,不要以讹传讹,制造恐慌。让无锡高度紧张的是,其中一个是在市中心上小学,学校只得第一时间全部做核酸检测,教育系统向来疫情管控比较严。

春节有外地旅行史的,回无锡均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能上学,这大概是标准配置。

这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周边城市的出行都受到很大影响。基本上是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了,免得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寒冷的体感还带来一些其他影响,比如,出去吃饭的人少了,点外卖的人多了。户外作业,基本上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傍晚时分,发现下起了小雪,这种持续低温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一旦下起雪,感受反而不同,感觉反而没有下雨阴冷,人就是这么奇怪。

最近对写字还有些感受,晚上写字虽然更容易一些,但是时间不可控,具体几点钟很难说,对于很多在日更挑战的人,基本上是固定时间来写,而且大部分是早上,因为早上时间可控,但是很难,这需要训练。

一般早上起来脑子还是木的,思维也无法活跃起来,不少过来人通过实践告诉我们,这是可行的。人脑可塑性还是很强,只要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早上起来写不会是什么问题。

这还会带来一个好处,全天可能碎片化思考,只要做好记录,很容易良性循环。

很多大脑都在推一个小众记录工具,浮墨笔记,简洁,轻便,记录好就是个小卡片一样,尴尬的是,需要用另外一个类似word的编辑器才能形成长篇文章。

如果浮墨笔记具备这种写长文字能力,应该是目前市面上首选。

最近还在特意训练语句,希望尽早戒掉"的"相关词语。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如:了,接下来,然后,我认为,话说回来,就是说,这个,等等。

文章在戒掉这些非必须助词之后,可读性会更高,节奏更快,实现每句15字以内,更适合手机阅读。



「 题图 By katharina bill」

推荐:一年之计在于冬
上文:陪伴其实才是最高级的长情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167.html

2/16/2022

为了你们的福利操碎了心

昨夜美股那边大涨,今早开盘,亚洲股市一片喜庆,我大A股结束了两天的震荡调整,今早小幅高开。

相对非常冷静,冷静的有点不合群了。这向来是我大A股的调性,你们High你们的,我走我的路。

不过,不少板块还是受到好消息刺激,开始大幅反弹,像大基建板块至今没受到波动影响,一路强势。大家都明白,经济疲软,罗斯福新政这招依然奏效。



1

现在不少板块估值比较低,适合建仓了,这段时间我也将做一些调整,重新分配比例。

目前新的证券账户已经开好,还配合重新开了个银行卡,方便转账。话说,现在办银行卡遇到了去年我写的那篇文章同样的遭遇,有兴趣的移步【办银行卡越来越难是什么操作】。今年甚至更糟糕,后来柜台的服务人员看我的资金量还可以,面色和善,不像干坏事的人,立马改变态度。一顿猛如虎的操作,终于办好了卡,末了还不忘让我买他们的理财产品。

目前三个证券账户限额已经全部开满,这样方便独立核算,另一方面打新增加命中率。东方不亮西方亮,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你应该懂得。



2

话说,新年伊始,行情不算好,所以证券开户者寥寥,很多证券公司也加大了拉新的力度。

这不,我也帮大伙谈了一家,堪称历史新低费率,股票交易佣金破万1,头部央企券商,有保障。这应该堪称全网最低了。目前市面上的开户大多是万2.5,走VIP渠道的可以做到万2以下,但都有资金要求,比如最低10万,50万资金不等。

在公众号发送【 8809 】了解详情。(具体步骤:点击文章顶部蓝色字【我是兜兜爸】,新页面的右上角点击【发消息】,在公众号新页面底部输入框输入【8809】发送即可。)

大券商里面能做到万1以下佣金的,且行且珍惜吧。反正我是准备建仓了,除了股票,还准备将之前在微信里面投的一些基金作一些调整,因为伴随着降息,很多基金的收益率惨不忍睹,不少货币基金收益率已经降到2%以下。

将按照风险等级,投资周期来作一些调整配置,初步设想,在这充满危机的年份,还是以稳为准吧。高风险的基金,现在这行情甚至还不如直接买股票,至少还少了托管费和申购费用。


「 题图 By christopher kuzman」

推荐:2022搞钱的逻辑
上文:提前还贷积极投资,你也应该拥有

本文由公众号【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DDBzhou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158.html

陪伴其实才是最高级的长情

精简一些具和平台,比如,文章直接在公众号后台写,不再PC上的软件,减少了步骤,一键完成排版,还能实时纠正错别字,挺好。

现在是随时联网的时代,基本上能理解当初谷歌为什么强烈不推出PC端软件,而是用网页端了。这和微软传统PC软件厂商形成鲜明对比,思维的差距。

现在写字大概是这样,将一些随时思考的记在星球里,一些片段组合起来,扩展一下,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篇公众号文章。只不过时间长了,组织起来这些小卡片有些难度,甚至会直接忘记掉。

刻意练习一些写字方法,比如,减少使用"的"等不必要词语,并不影响文章,却写起来更加利于阅读,形成短句较多,节奏快,比较适合手机阅读。



1


这段时间搞网站太折腾人了,服务器一方面,Wordpress一方面,来回折腾,还是那句 话,服务器不折腾,稳定运行最重要。你一个小的改动,都不知道会带来什么连锁反应。

腾网站的静态文件存放在腾讯云的COS存储桶中,之前存在七牛云,,虽然有免费10G空间,但回源流量还是收费的,与其这样,不如全部放在腾讯云。腾讯云提供50G免费空间用六个月,配合CDN免费额度,应该够用了,这样放在一套系统中,管理起来更方便些。不过静态存储,COS功能更多,用起来没有七牛云方便,特别是新版七牛云已经提供目录式文件管理界面。目前设置还有些问题,看文件同步到存储桶老是中断,决定先用几个月试试,合适就继续用,不合适就切回七牛云静态存储。



2


最近一段时间,推荐了不少人低佣金证券开户,也有不少券商的朋友来找我合作,我就纳闷了,既然有这么多低佣金开户渠道,为啥不能放开,非要搞这种类似私下的合作方式的,默认的开户基本上都是万2.5或者万3,而走私下渠道,要低至一半,或者三分之一。我第一个证券账户就是从官网上直接开的,快10年了,到现在还在用,佣金万2.5,官方似乎也没有要给我调佣的意思。

为方便集中管理,减少来回切换,集中到一两处是比较不错的方式。

另外,从咨询的人数多少就可以体现行情冷暖,如果那两天很安静,说明行情偏冷,只要连涨2天,必定陆续有人开始来咨询了。



3


最近开始明白,原来很多人看公众号不是真去看,而是心灵上需要一种陪伴和慰藉,连岳老师在公众号长年累月给人回信,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貌似又回到了经典互联网时代,那时候有个专栏叫我爱问连岳,还有很多人在自己博客设置了树洞。因为不少人有这种倾诉需求的。

陪伴其实就是最高级的长情。我将我的公众号名称改成了更加个人化的名字,正是希望读者感受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机构号,或者其他什么号。

不出意外,它会一直存在下去,算是一种陪伴。我将文章全部同步备份到网站上,以后整理起来也比较方便些。其他就没有什么顾虑的了。不再需要辗转于各个工具之间,现代人的苦恼往往不是没有工具,而是工具太多,不知如何选择了。

那么与其如此,不如精简到极致,反而会获得更大的自由,也能更加长久。


「 题图 By engin akyurt」

推荐:真正的高手,在于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上文:你以为的春暖花开,来的却是倒春寒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151.html

提前还贷积极投资,你也应该拥有

在2月14号,情人节这一天,房子办理完了解押,前段时间已经将所有贷款提前还清,这是房子相关手续的最后一步了。

手机中定期还款的计划设定取消掉,每月不再需要提醒还贷,这种感觉很好。



1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初,甚至还有更长的时间,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最近,不少人都选择了将房贷提前换掉,一方面为不确定的未来,做个确定的保障,不会因为还不上房贷,房子不保或者违约;另一方面,有些人可能认为房地产到了拐点,是时候抄底进场了,准备置换或者再抵押贷款。

万科1月份发声,地产进入黑铁时代,万科作为地产行业长期龙头,有自己的判断,就像多年前判断从黄金时代步入白银时代一样。相信这一次的判断也不会有太多偏差。

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太重,这些年一直在下降,但比例依然很高。纵观发达国家,这个比例都很低。所以,改变是必须、也是必然。

从事地产行业十余年,亲身体验这种从黄金时代不如黑铁时代。不甚唏嘘。

正由于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所以影响也极为广泛。于是,这两年,很多人的生活变得不容易,包括很多在工地上奋斗的农民工,没以前好做了,收入也少了,根本还是房地产行业在下行,虽然房价看上去在涨。

房地产下游行业太长,影响人群也更广。



2


如果你炒股,应该知道,像家电这种行业,其实就是房地产下游产业,房地产好,家电业绩就好,反之也成立。除了前些年搞了一次家电下乡,其他年份,基本上还是靠地产行业的繁荣拉动。

说这么多,还是那句话,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这不是谁的主观意愿,这是大的环境和发展规律所致。

有风险意识,懂得为自己未来生活提前做好谋划,这很重要。这大概只要你处资本市场,就很快明白这些。

提前还掉贷款,这是很多人在新年做出的积极行动,不是说,这有多么必要,这是一种降低未知风险的表现。

当然,我并不提倡大家随大流去这么做,每个人的生活和风险组成都不同,不可生搬硬套,但提前做好规划和统筹是必要的。如果你不清楚,可以拿出一张白纸,分两行罗列出来便一目了然。



3


除此以外,学会更加积极投资,规定好配比,这个很容易,按照中高风险去做配置,每个人抵御风险能力不同,自己根据自身情况,稍微列一下就明白。

之前我也没有系统的思考这些问题,投资上也不得章法,和很多人一样,就买点基金、债券,稍微配点证券。

当列出上面风险、抵御风险能力措施、收入构成后,工资收入显然是无法维持终老。

你还别不承认,现在人的年龄越来越长,国内很快也会步入老龄化,这几年养老板块炒上天,就是这个原因。

平均来算,活到80岁不是遥不可及,再过些年,可能更高。

拿你现年的年龄算一下,40岁,不过才一半,退休按60岁算,女性55岁算,还能工作约15-20年,退休后还有20年干啥?

想明白了,下一步就很好做。

现在很多人在说终生职业,就是这个原因,余年还很长,职场风云变幻,从2021-2022,很多职场人的共识是,打工人越来越没安全感,无论什么行业,随时可能面临大规模裁员。

这个以前在国外新闻上高频出现的词,在国内同样适用。

说了这么多,无外乎两点,一方面人能劳动或者工作的年限将更长,另一方面,一份收入是不靠谱,远无法抵御风险。

那么投资应该成为一辈子都需要去学和做的事情。




「 题图 By jeremy hynes」

推荐:证券开户的那些坑以及如何低佣金开户
上文:被迫自律的生活,开始了


本文由公众号【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DDBzhou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145.html

2/15/2022

被迫自律的生活,开始了

今天,兜兜同学正式开学了,也就是说,每天早睡早起,与书本和作业斗争的日子又开始了。这对于休了一个月寒假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且将面临巨大的心理和身体上的挑战。

其实昨天早上已经正式到学校报到,算是个预演,不出意外,不少孩子都迟到了。

这周一开盘,大家直接被这行情整懵逼了,不管啥指数,全部绿,欧洲那边的乌克兰局势还没个定数,老美一个劲的拱火,人家又没真想打。

架不住老美的这一轮骚操作,舆论攻势也很猛,搞得大家都觉得明天就要开打似的,吓得资本市场脸都绿了。

这不,石油已经好多年没有来到100刀了,要知道,之前被打压到三四十。你看,不管是通缩还是通胀,都可以有很多个途径在全球传导。

这不仅仅影响着资本市场,同样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

越是这样艰难的时候越是要约束自己,努力塑造自己。

昨天是说的,某科技大公司也开始裁员,无论是正常因素,还是市场使然,总之,大规模裁员。

上午报消息,隔壁的苏州7个新冠确诊病例,一石激起千层浪,生活在周边城市的人神经一紧。抗疫两年了,仍将是个持久战。

当很多人都在问这种情况什么时候是个头的时候,不如积极应对,有储蓄概念,贮备应急需要的物资,做好持久战的生活必须,无论是资金安全、健康以及家庭统筹。

这是自律人的基本素质,明显这是一道开卷考试题,比较难,但是有方法,有步骤,作为学生的你会怎么选?



「 题图 By joojen 」

推荐:加仓干,还是了结?
上文:顶流的谷爱凌,不是今天才火


本文由公众号【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DDBzhou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138.html

00后已经手握压岁钱,毫不犹豫冲进来了,但我要说...

今天算是个领红包的开门红行情,明天可能就不好说了,这向来是我大A股的尿性。

放假这几天,美股和欧洲那边可谓跌宕起伏,先涨后跌,再反弹,总体还是涨了不少的,但你看咱的,完全不受影响。

今天周一,欧美那边也是交易日了,晚点自会见分晓,总体消息偏暖。

年后不少拿了压岁钱的,都准备开户了,今天就有不少人跑来问我开户的相关事情,还有在读大学生。不少真的是压岁钱,这倒挺好,拿了压岁钱存银行或者放在手机钱包里没啥赚头,搞点理财还是不错的。

当然,开个账户,投资股票也是不错的选择,只不过,风险更大一些,如果作为长期投资的话,看准了公司,买入即可,倒是个很好的投资尝试。

我曾在公众号上写文让年轻的朋友们尽早的进入股市,这里都被宣扬成一个赌场,其实倒没那么妖魔化,因为大部分人都在炒短线,所以,也就经常被割韭菜。如果你是个长期投资者,投向一家好公司,这压岁钱,比你存银行或者买基金更靠谱。

另外,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你真的可以洞察你自己的人性。早一点看清楚自己的内在,早一点掌握一些投资的知识,我觉得是一件非常赚的事情。

毕竟在资金量少的时候,就像今年来问我的一个学生朋友,几千块钱的资金,再亏也亏不到哪里去,对生活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即便自己没有钱了,家里人也能帮你抹平这亏损。但是,锻炼了自己的投资技巧,这可是很多年轻的朋友所不具备的。

很多人第一次投资股市都是工作了,手头有一些闲钱了再去投资,这就不太好,一方面,掌握投资技巧的时机已经比别人晚了不少,另一方面资金量上来都会比较大,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几百万的,在股市里杀伐决断,容易忘掉投资的初衷,成为一个短期逐利的老韭菜。

遇到好的行情,可能赚的不错,加上别人再忽悠加杠杆,每天赚个千儿八百不是什么难事,随着资金量越来越大,每天浮动开始好几万,这种时候很多人就开始想着all in ,卖房炒股,辞掉工作等等。什么富贵险中求,搏一把就收手实现财富自由,最后赔的裤子都不剩。

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很熟悉?

所以,在开始的第一天,这样开门红的行情下,我给初来的投资者泼一盆冷水,不要想着一夜暴富,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想好了再开始投资,不要盲目跟随,否则,只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别人怎么买你也怎么买,别人怎么卖你也怎么卖,这不是什么明智的方法,反而很傻。

投资本身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又是一辈子的事情,只能靠你自己的学习,悟得,别人帮不了你。别人无法帮你去交易,投资的方法还是要靠自己不断的学习、实践,不断的总结,除此以外,别无他法,更没有捷径。

希望你的压岁钱都能成为你不断滚动的雪球,越滚越大,而不是学费。


「 题图 By joojen 」

推荐:证券开户的那些坑以及如何低佣金开户
上文:假期余额不足,准备好开干了么?

本文由公众号【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DDBzhou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131.html

顶流的谷爱凌,不是今天才火

昨天,自由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上,顺利摘得金牌,这个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普通话的19岁女孩,毫无意外地冲上顶流。

微信指数是这样的:





我了解到谷爱凌大概 是在去年的12月份,那时候大家都在备战北京冬奥会,但是人家已经悄悄布局国内。为啥呢,因为,在去年底的时候,谷爱凌已经接了十数个代言。其经纪公司正是IMG娱乐,该公司在体育明星打造这一块非常成熟,像李娜,莎拉波娃,舒马赫,纳达尔等等,均于IMG签约。

我是从一个写财经的公众号了解到这个女孩子,因为大家那一段时间刷手机或者微信,经常刷到她代言的产品。

一了解发现,在很多娱乐明星代言频频翻车的2021年,选择谷爱凌这个年轻、向上,马上又要在冬奥会上夺金的女孩,是极为聪明的选择,像知名的安踏、京东、瑞幸扥等,这个名单还在增加,2022年,更多的公司会找她代言。

她的形象和印记,符合很多人的正面明星的想象,是父母眼中的别人家的好孩子,是年轻人中的偶像、学霸。

其实,谷爱凌在2019年就从美国籍转为中国籍,并为中国夺得数个国际赛事金牌,你看看她的关键词就知道为什么能火,中美混血、加入中国籍、滑雪冠军、普通话英语、学霸、19岁,等等,如果你看过她的Tik Tok,会发现,她还经常分享普通生活日常,是邻家女孩那种。

在春节期间,谷爱凌终于开通了抖音账号以及国内社交媒体账号,想必,很快,其国内账号的粉丝数量将远远超过他的Tik Tok粉丝数。

只不过,国内老百姓的热情有点一窝蜂,加上自由滑雪又是个小众项目,不像F1、网球、足球那么大众。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喜爱她,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人家年轻啊。


「 题图 By iuliu illes」

推荐:你是想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还是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上文:00后已经手握压岁钱,毫不犹豫冲进来了,但我要说...

本文由公众号【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DDBzhou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123.html

你以为的春暖花开,来的却是倒春寒

 



开年第一周,春风并没能带来温暖,倒是来了个倒春寒。

这几天温度一直不高,基本保持在三五度的样子,就在这周,江南地区甚至还来了一场大雪。妥妥的倒春寒没跑了。

天气如此,经济上同样如此,一季度的数据肯定不好看,也是没跑了,现在应该还在底部,虽然努力爬坡,但是基本上也要到二季度。别看去年各个地方数据很喜人,你得透过数据看本质,把数据摊开了看。

不少行业、企业都开始陆续复工,即便是2021年遭遇空前危机的地产行业,也都没有推迟复工复产的迹象。就在这周另一家房企某荣暴雷了,同样的股债双杀,虽然事后出来澄清。但是这时候的整个地产行业犹如惊弓之鸟,稍有个风吹草动,立马趴下。

虽然国家层面上政策逐渐开始放宽,但是从来都是这样,要体现到具体的某个公司某个项目,这种滞后期基本上都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加上这次地产行业受的是重伤,想要恢复如初,其实很难。高层现在又不敢搞大水漫灌,不然就是历史的重演,陷入无尽的死循环中。

你可能要说这是地产行业特有的周期现象,其实并非如此。总体的经济环境和国际影响,深刻影响着国内每个行业,有的甚至可以称之为重塑。

同样在这周,复工后的第一周,互联网行业除了去年多个公司爆出裁员、优化之外,又有几个大厂开始裁员了。

预计下周在新闻上将陆续刊登出来,尽管官方依然会出来澄清,这是正常的业务调整,但是裁员是会真实发生的。

如今的互联网行业在没有之前的傲娇,俯视一切,天天喊着要重塑传统行业的优越感了。在脱虚向实的大背景下,基本上走的是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融合的路子。

为什么呢,你把线下传统行业全消灭了,得多少人实业,特别是一些最为基础的行业,底层人民生活过不好,是大事情,是要出大事情的,上面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你别忘了咱们100年前的故事了。这两天正在刷《我的前半生》深有感触。

连岳老师在去年就告诫大家做好熬三年的准备,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均是如此,想必去年大家都还不以为然,但在这个倒春寒之后,大概都有了深刻体会。

新闻上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术语正在从宏观环境,到微观的菜价、是否降薪、是否失业影响着每一个人,只不过这种与时代共振的代价,从来都是老百姓在承担着。是谓"最苦是白衣",古往今来向来如此。

前几天还有个旧闻炒的比较火的,清华毕业生,7成进了体制内工作,。也就是说,清华的学生,这个被大家认为的天之骄子的一群人,70%选择了去考公务员或者进入体制内工作。这个数据准不准不太清楚,但是出了这种新闻,说明就业环境多么恶劣,连清华的学生都不愿意出来找工作了。被骂的逻辑是,这帮天才应该去做科学家、企业家等等国之栋梁。全跑去考公务员了,这些高精尖的行业让谁做?另外,清华生全去考公务员了,你让别人还怎么考?考试,谁能干得过清华学生?

不管这事情真实程度如何,但仍然让人唏嘘,数据上可能有待商榷,但是,这个比例应该不低,每年的公务员报考人数是公开的,已经高的吓人了,创记录的两百多万,竞争比大概是59.5。这应该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选拔考试了。

连公务员考试也内卷成这样了,其他行业的状况可见一斑了。

这两年,全球的日子都不好过,遇到这种大的调整,唯有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思考,努力向上生活,很多不可能都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

 
「 题图 By joojen 」

推荐:卷,将成为一种常态
上文:今日立春,你立起来了么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3114.html

2/14/2022

被迫自律的生活,开始了

今天,兜兜同学正式开学了,也就是说,每天早睡早起,与书本和作业斗争的日子又开始了。这对于休了一个月寒假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且将面临巨大的心理和身体上的挑战。

其实昨天早上已经正式到学校报到,算是个预演,不出意外,不少孩子都迟到了。

这周一开盘,大家直接被这行情整懵逼了,不管啥指数,全部绿,欧洲那边的乌克兰局势还没个定数,老美一个劲的拱火,人家又没真想打。

架不住老美的这一轮骚操作,舆论攻势也很猛,搞得大家都觉得明天就要开打似的,吓得资本市场脸都绿了。

这不,石油已经好多年没有来到100刀了,要知道,之前被打压到三四十。你看,不管是通缩还是通胀,都可以有很多个途径在全球传导。

这不仅仅影响着资本市场,同样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

越是这样艰难的时候越是要约束自己,努力塑造自己。

昨天是说的,某科技大公司也开始裁员,无论是正常因素,还是市场使然,总之,大规模裁员。

上午报消息,隔壁的苏州7个新冠确诊病例,一石激起千层浪,生活在周边城市的人神经一紧。抗疫两年了,仍将是个持久战。

当很多人都在问这种情况什么时候是个头的时候,不如积极应对,有储蓄概念,贮备应急需要的物资,做好持久战的生活必须,无论是资金安全、健康以及家庭统筹。

这是自律人的基本素质,明显这是一道开卷考试题,比较难,但是有方法,有步骤,作为学生的你会怎么选?



「 题图 By joojen 」

推荐:加仓干,还是了结?
上文:顶流的谷爱凌,不是今天才火


本文由公众号【 我是兜兜爸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DDBzhou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4382.html

2/13/2022

你以为的春暖花开,来的却是倒春寒

开年第一周,春风并没能带来温暖,倒是来了个倒春寒。

这几天温度一直不高,基本保持在三五度的样子,就在这周,江南地区甚至还来了一场大雪。妥妥的倒春寒没跑了。

天气如此,经济上同样如此,一季度的数据肯定不好看,也是没跑了,现在应该还在底部,虽然努力爬坡,但是基本上也要到二季度。别看去年各个地方数据很喜人,你得透过数据看本质,把数据摊开了看。

不少行业、企业都开始陆续复工,即便是2021年遭遇空前危机的地产行业,也都没有推迟复工复产的迹象。就在这周另一家房企某荣暴雷了,同样的股债双杀,虽然事后出来澄清。但是这时候的整个地产行业犹如惊弓之鸟,稍有个风吹草动,立马趴下。

虽然国家层面上政策逐渐开始放宽,但是从来都是这样,要体现到具体的某个公司某个项目,这种滞后期基本上都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加上这次地产行业受的是重伤,想要恢复如初,其实很难。高层现在又不敢搞大水漫灌,不然就是历史的重演,陷入无尽的死循环中。

你可能要说这是地产行业特有的周期现象,其实并非如此。总体的经济环境和国际影响,深刻影响着国内每个行业,有的甚至可以称之为重塑。

同样在这周,复工后的第一周,互联网行业除了去年多个公司爆出裁员、优化之外,又有几个大厂开始裁员了。

预计下周在新闻上将陆续刊登出来,尽管官方依然会出来澄清,这是正常的业务调整,但是裁员是会真实发生的。

如今的互联网行业在没有之前的傲娇,俯视一切,天天喊着要重塑传统行业的优越感了。在脱虚向实的大背景下,基本上走的是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融合的路子。

为什么呢,你把线下传统行业全消灭了,得多少人实业,特别是一些最为基础的行业,底层人民生活过不好,是大事情,是要出大事情的,上面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你别忘了咱们100年前的故事了。这两天正在刷《我的前半生》深有感触。

连岳老师在去年就告诫大家做好熬三年的准备,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均是如此,想必去年大家都还不以为然,但在这个倒春寒之后,大概都有了深刻体会。

新闻上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术语正在从宏观环境,到微观的菜价、是否降薪、是否失业影响着每一个人,只不过这种与时代共振的代价,从来都是老百姓在承担着。是谓"最苦是白衣",古往今来向来如此。

前几天还有个旧闻炒的比较火的,清华毕业生,7成进了体制内工作,。也就是说,清华的学生,这个被大家认为的天之骄子的一群人,70%选择了去考公务员或者进入体制内工作。这个数据准不准不太清楚,但是出了这种新闻,说明就业环境多么恶劣,连清华的学生都不愿意出来找工作了。被骂的逻辑是,这帮天才应该去做科学家、企业家等等国之栋梁。全跑去考公务员了,这些高精尖的行业让谁做?另外,清华生全去考公务员了,你让别人还怎么考?考试,谁能干得过清华学生?

不管这事情真实程度如何,但仍然让人唏嘘,数据上可能有待商榷,但是,这个比例应该不低,每年的公务员报考人数是公开的,已经高的吓人了,创记录的两百多万,竞争比大概是59.5。这应该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选拔考试了。

连公务员考试也内卷成这样了,其他行业的状况可见一斑了。

这两年,全球的日子都不好过,遇到这种大的调整,唯有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思考,努力向上生活,很多不可能都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

 
「 题图 By joojen 」
推荐:卷,将成为一种常态
上文:今日立春,你立起来了么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入住星球,2022和我们共同成长。
https://t.zsxq.com/EQJeyRJ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4374.html

2/12/2022

关于百度空间被公司屏蔽

百度空间等一系列社区网站已被公司屏蔽,导致本空间长时间以来无法更新,但我的独立博客http://blog.keege.com依然保持更新,我也经常出现在校内,海内,friendfeed等网站。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2270.html

关于百度空间被公司屏蔽

百度空间等一系列社区网站已被公司屏蔽,导致本空间长时间以来无法更新,但我的独立博客http://blog.keege.com依然保持更新,我也经常出现在校内,海内,friendfeed等网站。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2270.html

Google Talk翻译机器人

今天试用了两个Google推出的中英文翻译机器人,分别是英译中en2zh@bot.talk.google.com和中译英的zh2en@bot.talk.google.com,使用Gtalk加入这两个机器人后,和其对话即可进行文字翻译。  经过几番测试,发现这两个机器人的翻译结果实际上和Google的翻译网站上翻译的结果完全一致,而且一字不差,因此可以推断,Google Talk的翻译机器人实际上是调用Google的翻译网站来进行翻译文字的,没什么特别新鲜的地方,其翻译质量还算马马虎虎,但是对于大段文字翻译以及网页翻译就显得不很方便,还是不如直接使用Google的网站翻译方便。  Gtalk所推出的其他语言的翻译机器人包括:ar2en, bg2en, de2en, de2fr, el2en, en2ar, en2de, en2el, en2es, en2fr, en2it, en2ja, en2ko, en2nl, en2ru, en2zh, es2en, fi2en, fr2de, fr2en, hi2en, hr2en, it2en, ja2en, ko2en, nl2en, ru2en,
uk2en, ur2en, zh2en.在这些ID后面加上@bot.talk.google.com后加入Gtalk好友,即可使用。本文来源于月光博客 http://www.williamlong.info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2264.html

圣诞快乐

昨天平安夜并没有啥特别的,在家继续吃火锅,今天虽然降温如期而至,但是,我所在的江南地区没有下雪。

这让圣诞节缺少了一点氛围。

这个舶来的节日,除了商家的各种促销,人家不都是烤着壁炉一家人团聚,窗外大雪纷飞,圣诞老人冒雪发放礼物么。

连小朋友现在都知道,中国没有圣诞老人,礼物都是爸爸妈妈趁孩子睡觉的时候偷偷放进去的。

在这个平安夜,收到一条提醒,寒潮来袭。

看了下天气预报,江南地区持续寒潮天气,一如这经济寒冬。

面对寒潮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多穿点衣服,多备点粮食。

我觉得天气对江南人民非常不友善,北方好歹有集中供暖,南方有免费的温暖阳光。我在想,北欧的人们看着雪唱着歌的时候,可曾想到,过圣诞节的各项物品,包括圣诞树,均是来自中国江南的某个小城市?

看了一篇"圣诞节离不开义乌,但义乌可以离开圣诞节"不胜唏嘘。

但还是要对所有的人说一句,圣诞快乐!



「 题图 By kote puerto」

推荐:2021进度条已严重不足
上文:华为发布史上最贵终端,AITO 汽车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21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免费 入住 J 星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2034.html

2022新年寄语

两天没更新,文章躺在我的印象笔记里,最近网上不少都在搞年终演讲,目前已经看了两场,刘润老师和吴晓波老师,当然还有一年一度罗振宇的演讲。
 
可以发现,从不同的维度来总结2021年,展望2022年,有诸多不同,又共通。
 
不出意外,我会和大多数人一样,跨年方式会是看着演讲或者明星晚会,迎接2022年的悄然到来。
 
这一年过的都不容易,全年在疫情反复中度过,本以为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不料,现在回望,2021年是很多人更加艰难的一年。经济增速从一季度到三季度直线下滑,四季度的数据更难看。这种经济的下滑,与你我的生活,毫无意外的共振着。
 
就像我们现在可以安心的写年终总结,准备迎接新年到来。整个西安城还在与新冠疫情做斗争,上千万人在家中静待隔离,即便如此,每天仍确诊一百余人。现实生活就是如此被折叠,全国除了西安城,十几亿人仍然生活在祥和之中,比如关注着哪个明星又离婚了,虽然,脑中的防疫的弦仍然紧绷。
 
同样,新的奥密克戎病毒,在国外是另外一番景象,全球再次遭遇一波病毒的大扫荡。每天仍新增确认超过百万人。不少国家已经开始全面封国,甚至宣布战时状态。你看,全球都在折叠,然而,我们生活在一个星球,呼吸着同样的空气。
 
不出意外,采用强有力的疾控措施,西安的疫情将在1月中旬得到控制,在春节来临前,还百姓一个正常的西安,和上半年的扬州城一样。有了去年在疫情中过春节的经验,今年的春节大家会更加从容一些。
 
想必,明年还将是这种环境,现在终于深刻理解了那句:"我们将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防疫将成为常态",当然,调整好心态,尊重规律和科学,保持足够的耐心。一切总会向美好的发现发展。二战那样的人间地狱,很多人如果不是有这种向往美好的信仰,我想是很难支撑下去的。况且,抗击这新冠病毒,要比面对法西斯容易的多。
 
毕竟,整个社会是形成共识的,不会让人感到绝望而无助。只要人类自己不作死,阴霾迟早好会消散。经此一役,中国会更上一层楼,无论是国力,经济,还是你我的生活,都是。全社会上下形成共识是极不容易的,从古至今,海内外皆是,而我们在2021年真的做到了。所以有理由对2022年仍然充满信心和希望。



「 题图 By jonathan smith」
推荐:2020注定是个魔幻的年份
上文:职业选择真的关乎你能活多久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21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免费 入住 J 星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2063.html

职业选择真的关乎你能活多久

岁末年终了,不少公司开启了新一轮裁员。2021年全球经济体都遭遇了至暗时刻,不亚于一场经济危机。

普通老百姓永远是牺牲品,这也让更多的职场人士和即将踏入职场的毕业生,不得不去思考职业的事情。

不管你有没有职业规划,你得养活自己,说的直白一点,你得干活。这是社会人存在的价值,三和大神和整个社会价值观是相悖的。

在小密圈和微信上最近也看了不少人在聊职业的事情。工作了十几年,个中冷暖,深有体会。



尽量少接触很多阴暗面的职业


不少职业是"有害身心健康"的,比如心理咨询,律师等等,因为这种直接会导致你工作中接触的人,都是负面的。有心理问题的,各种犯罪,有钱一手遮天的等等。

当然,类似的职业还有很多,自己注意观察。

常年累月,这些负面会积压在你的心头,逐渐成为你的一部分,伤害你的身心健康。原本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人,也会被侵蚀的面目全非。

很庆幸,我所从事的职业,多半是接触的正能量的人,很多人出身贫苦,但是勤劳能吃苦,虽然很多人赚的不多,但是依然不改初衷,心中自有阳光照耀。

当然,也会有一些财大气粗且素质低下的。而且在我们这合格行业里不少,但总体以做事、赚钱为导向,不会坏到哪里去,加上现在法治越来越健全,以前的一些阴暗面在这个行业里逐渐消失。

所以,不管你是初入职场还是老手,都要去想这方面的事情,尽量选择一个正能量多的行业,接触正能量的人。这样的职业更能让你做的长久,活的久。



城市选择


现在交通发达,加上中国大一统市场形成,大家职业选择的地方就更多一些,不再局限于自己的那个城市或者县城。

中国地大,南北东西几千公里。

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在哪个城市工作的问题。不少上学和上班以及安家的城市都不在同一个城市。跨城正成为一种趋势。

如果你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大部分人来说,不会有这样的疑问,因为你不会愿意去其他城市了。大城市生活惯了,太方便了,多半也会在大城市工作、定居。即便有选择,也会在这些大城市之间做选择。

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生活学习多年,你不会选择到苏州去的,即便苏州这样富裕和优美的城市,也抵不上上海在你心中的分量。同样的,在北京生活惯了,你也不会选择去天津,即便天津也非常好、交通和经济都很发达。

我在长三角多个城市工作和生活过,当然,多数时候不在定居的城市,跨城作业成为一种常态,这里讲究分工合作,这也将成为一种趋势。身边有不少认识的人就是生活在苏州,每天通勤去上海上班,类似的还有上海杭州的关系。长三角多个城市产业和经济都很发达,跨城已经是不少人的常态。

还有另外一种,就是跟着工作走,工作到哪我就到哪生活。如果你是个单身汉或者没有孩子的话,这种选择难度会小一些,只需要考虑两个人的工作情况。如果拖家带口,孩子上学问题你就不得不考虑了,房子还是次要的。

不过,现在政策越来越宽松,这种模式的选择代价也越来越低。在多个城市之间搬家也没什么不妥。因为现在大部分职场人士还是新城市人,在这个城市也没有多少亲朋好友或者产业难以割舍。

我曾有一个同事,夫妻双方都是山东人,先生是做航运相关,一家曾在深圳买房定居。后因先生公司大搬迁,从深圳搬到江苏南通,遂跟随举家搬迁,包括老人和孩子,在南通重新租房、买房,重新找工作,孩子重新入学。但是他们家的观念我倒是非常认同也值得推广,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他们是把剧本里的话活成了现实。



最后的话


类似的情况可能还有很多,但不管如何,职业和城市、职业和生活,如何去选择和平衡,不会是你我会遇到,也不会这一两年才会遇到,

只不过最近这二三十年国内社会巨变,大家都在你追我赶,导致了几乎所有的企业也是这种文化,谁都不敢怠慢一刻。焦虑充斥在每一个家庭和企业里。身处其中,让你也不得不焦虑起来,不管自愿还是被迫,也开始你追我赶起来,让人来不及思考。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



「 题图 By fatty corgi」

推荐:25条工作和生活原则《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上文:不花钱刷书利器,微信读书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21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免费 入住 J 星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2048.html

国内机场的新趋势,空铁联运

两年前曾经写过两篇关于国内机场的一些个人思考。关于机场及航空,从大兴机场通航所想到的。

国内高铁建设已经进入平稳期,高潮期已经过去,那么大型民用机场建设还在继续,毕竟咱们航空业的发展才方兴未艾,还没进入类似当年美国的那种高密度建设高潮期。

但是国内不少大中型城市已经提早布局,不少城市已经建设或者准备建设第二机场了。

我们起步晚但是也有 好处,叫做后发优势。比如,近几年新掀起的一股空铁联运建设新思路。

虹桥枢纽给了国内乃至国外所有大城市建设交通枢纽新思路,那就是空铁联运,不过,虹桥机场建的早,虹桥高铁站后建,两者虽然挨着,但是要通过地铁来连接,一站路的距离。

那么新规划的机场和高铁,直接一步到位,在机场航站楼内设一个高铁站。

这在目前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设计思路,国外没有先例,应该属于我国独创。

不少城市的机场目前已经建成,标杆当属北京大兴机场。




大兴机场之前,没有哪个城市和设计师敢这么规划,也从来没想过,一般都是为机场建设一条地铁。京雄高铁穿越机场而过,配合地铁,实现空铁无缝换乘。极为方便。

受此影响,青岛新机场也将高铁线路直接引入。



这里多说一句,老有人把青岛、宁波、无锡这三座城市放在一起比,因为经济规模差不多,从这个机场规模你就能看出来,这和无锡硕放只有一条跑道,还是军民合用的机场无法比拟的。当然,青岛的机场也秒杀济南。




航站楼基本上参照了同时期的大兴机场指廊设计方案。

随着今年新机场的投运,青岛原来的流亭机场关闭。



高铁与流亭机场擦肩而过。

西南门户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今年通航,不过高铁穿机场还在修。




之前的成渝高铁只在附近的简阳设站,并未引入机场。
随着天府机场的通航,成都正式开启双机场模式。老机场双流国际机场地铁、高铁均已通道航站楼,实现无缝空铁联运。







从卫星图上你大概也能看出来,当初双流机场为了扩建是多么不容易。直接跑到几公里外主干道的另外一边建了另一条跑道。飞机要从市政路上方横跨过去,国内应该只有成都。

双流机场是典型的现有机场,后建高铁站的模式。这种方式在不少城市也已经采用这种模式。




武汉愣是把高铁拐了个S型,也要进机场。

类似的还有郑州




当然,这么牛逼的模式怎么能少了咱们一线城市。




广州白云机场附近没有高铁线路,愣是自己从广州北站引了一段进白云机场。

这么高大上的空铁联运模式,你可能认识只是有钱的大城市的独有,其实不然。




银川并不比东部城市富裕。



你可能听都没听过的潮汕机场



高原地区的贵阳




国内各大城市都尝到了空铁联运的甜头,纷纷开始往这上面靠,高铁进机场成为了目前主流方式。

当然,也并不是都能如愿,即便是一些比较大的城市,比如西安、合肥,规划的城际铁路进机场,但至今没能获批。

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不过作为普通老百姓,能享受到的当然是这种先进模式带来的便利。




「 题图 By aotonavi」

推荐:从大兴机场通航所想到的
上文:年轻人和中年人的茶余饭后有啥区别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21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免费 入住 J 星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993.html

投资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国内资本市场已经连续两周的下跌行情,让很多投资者蒙受了不少的损失。平日里可能还好。

但是毕竟,现在都时间点上比较特殊。

经济不景气,受疫情和增长放缓双重影响,普通老百姓的日子真是不好过。

加上这岁末年终的,年终奖是没有希望了,寄希望于在投资上有所建树的不在少数。但是,天不遂人愿。

越是这个时候,总是证明墨菲定律效应的时候。

怕什么来什么。

很多人当然也包括我,甚至于对当时既定的投资逻辑产生了怀疑。

买入是为了持有还是卖出。

对于大部分普通的投资者以及操作员来说,买入都是为了卖出,在合适的时间点卖出。博取短期收益,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极少有长期价值投资者。虽然很多人的投资年限长达十数年,但你要问他买过什么公司,他无法回答你,一方面,买的太多了,一时间无法罗列出来,另一方面,同一个股票买卖次数很多,无法一时答上来。

这就构成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基本面貌。

普通投资者,这样来回倒腾,以为能博取短期收益。那么作为庄家的机构投资者们,正好利用这种心理,心安理得的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不亦乐乎,而且是明目张胆,交了税的。

虽然巴老很多年前就一直在强调一个逻辑,如果你不想拥有一家公司的股票10年,那就不要拥有它一分钟。

但是,人总是容易受到情绪的左右,或者身边客观事件的刺激。某某某今年在股市上赚了多少钱,这种消息很容易制造焦虑。

逼着你去短期操作。

否则,你无法跟自己交代,无法跟身边的人交代。

要能真正坚持初心,按照既定的投资逻辑和计划实施,不容易,按照这种计划还能赚到钱,就更不容易了。

投资,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茫茫市场中,唯有擦亮眼睛,坚持本心,找到适合自己的标的,拿住了,经受住诱惑,方能善终。



「 题图 By joojen」

推荐:证券开户的那些坑以及如何低佣金开户
上文:给新朋友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983.html

早上的时间应该分配给最重要的事

早上时间极为珍贵而紧凑,我希望将重要的事情放在早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早上写作依然是比较难的,这种作息还是在时间安排上和早上其他的事项有冲突。

另一方面,早上起来写作,脑子是空白的,冷启动还需要时间来适应。这和晚上写作有极大的不同。

因为在经过一整天的线上线下活动,摄取的信息已经足够多,有一定的思考,这样可以保证有足够的素材,大脑中已经有过思考的片段,只需要将其中某一些片段联系起来,再组织成需要统一的观点表达出来,基本上就可以形成一篇文章。

而早上收到打扰的比较多,因为在固定时间我需要去做一些固定的事项,而各种新鲜出炉的信息纷至沓来。这会占用过多的注意力,导致无法将注意力放在写字这件事情上。

另外,目前用的Windows电脑上没有一款趁手的工具,也是造成心理上会有一定的门槛,虽然这种门槛不应该成为门槛,但是,惯性使然,短时间改变还是有不小的难度。

例如,我一直使用搜狗输入法,并且登录账号,手机也是,我尽可能的让词库和使用习惯同步,这不都是AI时代了么,希望他能尽早习惯我的输入习惯和常用的词句。

但是逐渐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由于在不同的场景下,平时搜索,发信息和写作时候用的词语有极大的不同,这就导致在输入大段文字的时候无法完全正确,只能一个词一个词的输入,就这样,有时候软件联想的词还是乱七八糟,这让人非常恼火。AI看来并不怎么灵,直接被我折腾坏了。

于是还是退回到之前的方式,平时聊天、搜索等少量词语仍然还是用搜狗输入法,毕竟词库已经熟悉了。而写作,这种需要大段输入文字的场景,还是用百度输入法。各有各的分工后,发现清爽多了,我对搜狗输入法也有好多了,对键盘也友好多了。搜狗输入法和百度输入法都表现良好,腰不酸腿不疼了。

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有时候,正是这种小事情能把人整得抓狂。

在作息上,可能还得将做一些优化,将早上写字的时间提前,这就得早半个小时起床,因为其他的时间优化调整到空间不大。但还是想做一些尝试。

早上时间短暂而紧凑,每天早上总是紧锣密鼓,现在还是发现那些朴素的道理极为有用和有效,比如早睡早起。




「 题图 By james sutton」

推荐:只有好的作息习惯,才能走得更远
上文:如何面对终会到来的职业危机?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21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免费 入住 J 星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911.html

年轻人和中年人的茶余饭后有啥区别

昨天又出了个大瓜,全网是刷屏,头部直播带货主播薇娅被杭州市税务部门以偷税漏税查处,涉及金额13.41亿,数据巨大,知名度高是导致引起极大关注的主要原因。

本来不打算写这些互联网八卦,因为容易陷入人生三大坑中的"莫名其妙的凑热闹"。而且这种八卦新闻类的题材,一两个月后,已经没有再看的价值。

比如不到一个月前我发的《女网红的大瓜,可能不只是女网红的事》,正是说的第一案,雪梨和林珊珊偷税漏税。当时涉及数额几千万,直接刷屏,现在直接十几亿,相比较而言,几千万已经激发不了你的肾上腺素了。

我在那篇结尾已经说了:


浙江省是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听了这话你千万别笑。按照现在的政策来看,"共同富裕"不是嘴上说说的,兼顾公平,在个人收入上要实现三次分配,那么税收将是处在这个核心中的核心。至少在未来的5年,类似的情况将会成为常态

像这样的案例还会很多,需要时间来验证。

类似的互联网大瓜,以后可能也懒得写了没多大营养,对于个人的意义甚至不如写篇日记。

正好这两天在刷一本书,正好也和浙江有关,有点感想,说一下。

昨天开始刷习大大的《之江新语》现在已经出了外文版,远销海内外。这是习大大在主政浙江期间在2003-2007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特别专栏发表的两百多篇短论。

虽然每篇文章不长,但是内容涵盖极为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甚至哲学等等各个方面。例如著名的"两山理论"、特色小镇模式等等。

建议中年人可以读一读,年轻人可能嗤之以鼻。

都说中年的饭局后半段总是回归到国家大事上来,年轻人是不屑的。年轻的时候参加这种饭局多次验证过,年长后依然如是,不过心态不同了。从原来的不屑一顾,到主动参与。

现在年轻人可能不会关心这种书中说了什么,更加关注像薇娅逃税13.41亿这种大瓜。

我曾有幸在浙江工作过3年,近距离体验和参与过当地发展,观察过各项政策在当地如何推进。

浙江全省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是改革的先行曲,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从薇娅到雪梨的大瓜所透露出来的,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方面案例罢了。

一方面,全国范围内都将效仿或者落实这种措施,税收措施不过是个人收入二次分配的有效措施,三次分配的很多措施很快也会到来。现在不过是在二次分配上查漏补缺,将一些可以钻的空子堵上。企业和个人将会做好边界划分,以前这一块是很模糊的。

另一方面,这还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在收入分配上将越来越规范,高收入人群多交税还将得到加强,兼顾公平,真的不是说说的,会直接影响每个人的钱包。

你看,茶余饭后还是有点用的,不然,光顾着吃瓜,别自己成了瓜。

聪明的人,在一个月前事件发生的时候就主动联系税务部门来指导工作了,该补交的补交,该调整到调整。一味在心理上做隔离是没有用的。




「 题图 By alvan nee」

推荐:女网红的大瓜,可能不只是女网红的事
上文:周末是该补觉还是早起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21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免费 入住 J 星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961.html

2021进度条已严重不足

 

 




在我敲下这个标题的时候,猛然意识到,这个艰难的2021即将走到尽头。

2020年,在已经肆虐的时候,大家都认为2020年是最难的一年,毕竟一个十年的开始,总会有点魔幻,早已经适应了。

但是没想到的是,2021年更加艰难。

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疯狂肆虐,不断变异,不只是国内,全球老百姓都在遭受着这个痛苦的煎熬。

但是,悲观的是,疫情还将长期伴随人类。也就是说 ,到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很多人才真正理解了去年的时候,专家说的"人类将长期与新冠共存"。是啊,就像感冒病毒一样,长期存在而不可消灭。

知道写这些文字的今天,很多小区、很多城市、很多人员密集场所,仍然需要执行查验、测体温,甚至核酸检测。出门的戴口罩成为日常习惯,相信,这种状况还将持续数年,这和2003了的非典有着本质的区别。

然而,全球各国的经济和产业遭受重创。各行各业均如此。

今年国内的地产和教育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以恒大的暴雷为标志性事件,行业内已经形成共识。"到了最苦难的时候""活下去"。比08年有过之而无不及,犹记得09年的1月,正式开始回暖。虽然今年的政策底已经显现,决策者们完成了争论和观察,达成了共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修复还需要时间。

整个行业犹如惊弓之鸟,从资本市场上一有风吹草动就能看出来。大量裁员引起了高层决策者们的高度重视。房地产的产业链太长了,影响面太广了,真的并不是你能不能买得起房子这么简单。

这种阶段的负面影响至少要持续影响到2022了的一季度。

是的,2021还有两周即将结束,2022年的计划已经在路上,很多企业和城市开始谋划2022年的事情了。

不出意外,2022一季度数据基本还是要靠铁公基来支撑,否则,会很难看。

那么,不管2021年过的多么糟心,年终总结多么难写,尽早开始谋划2022年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

又到年终了,还有改名的额度没用完,这是本公众号的传统,一年将改名额度用完。

有人提醒我,你搞个人家看不懂的英文字母拼凑出来的名字,人家根本记不住,这是在中国,需要用一个朗朗上口又容易记住的中文名字才行。于是,换个中文名字,反正还有两周时间就又到了可以改名字的时间,不好记可以再改。



「 题图 By moritz knoringer」

推荐:地产凛冬已至,春天在路上了吗?
上文:早上的时间应该分配给最重要的事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21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免费 入住 J 星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931.html

长期有耐心

上周刚刷完了一本书,名字叫做《长期有耐心:美团的成长与进化逻辑》。

很明显,是一本讲美团创业故事的书,记得刚上线的美团走的是Groupon模式爆品团购,第一单是北京的洗牙。

到现在,美团再不是要给团购网站,已经成长为仅次于腾讯阿里巴巴的互联网巨无霸。基本上接管了你我的生活服务。

基本上涵盖生活中活动中的大部分场景。而「长期有耐心」是这个团队长期奉行的准则。

当然,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不可能光靠一句话。但是这种底层逻辑很重要,他影响的不是一两年三五年那么简单。如果你的价值观一直在不停的变化摇摆,那么这家公司是做不好的,对标到一个人,也是如此。

长期有耐心,听起来是无比简单又朴素的逻辑,甚至我估计很多人看了这个词汇扭头不屑。

你要知道,连查理芒格和巴菲特都将这样的底层逻辑奉为至理名言,记者问,有什么可以教诲现在年轻人的,他说,说了年轻人也不信,因为他们不愿意慢慢变富。

是啊,谁不想快点再快点啊,变富要趁早,而各种信息乃至视频传递的都是这种快点再快点的中底层逻辑,因为你不快点,被别人快了就会超越、被挤压。

小孩上学如此,成年人赚钱如此,当然,生活也是如此。

一听到谁谁谁一年挣了多少钱,焦虑的不行。感觉必须得努力奋斗,不然没法在圈子里混。

这大概和整个社会高速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整个社会处在快速的变革和发展过程中,这种感官,隐形的刺激会加剧内心的焦虑。家门口左边两个月没走那边走,突然多了一栋楼出来,附近的一条街一个月没去,整个变了个样。刺不刺激?

前两天抽空上了下blogger,在博客时代我经常订阅的「电脑玩物」博客竟然还在密集更新,平均一个月大概30-40篇的样子,基本上还是介绍一个好用的工具、平台,如何提高效率这类文章。还为介绍印象笔记(Evernote)的用法技巧,出了几本书。同样,也出过好几本类似的书,教授如何提高效率。还独创了不少广为流传的好方法,如子弹笔记等。

估算一下,这哥们也挺有耐心,怎么着也有十来年了。从来没停歇过,博客总访问量高达2.4亿,这就是长期有耐心的结果。

但多数人不愿意干这种看上去很「笨」的事情,甚至看上去有点傻。但这正是长期有耐心的体现。忽然想到自己,多数时候我依然像个上面所述的反面案例,走走停停,没有一以贯之的执行。左右摇摆,对很多所做的事情往往产生自我怀疑。这正是没有这种底层逻辑支撑所致。

我想,从现在就开始,用长期有耐心的底层逻辑去看待和做事。无论生活中的种种,工作、投资、写字,都需要这种底层逻辑,否则,仍然会陷入短期焦虑和陷阱。



「 题图 By jaycee xie」

推荐:只有好的作息习惯,才能走得更远
上文:地产凛冬已至,春天在路上了吗?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21请和我们共同成长。https://t.zsxq.com/EQJeyRJ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免费 入住 J 星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876.html

不折腾,还是国内香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4 分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Aloha Heja He 音乐: Achim Reichel - Melancholie und Sturmflut (Bonus Track Edition 2019)
「昨天的文章忘了插入这首Aloha Heja He,今天补上。」

有人在问,这么长时间没更新,都干嘛去了。

其实也没干嘛,你要知道,爬上来写字的门槛很高,不像拍个短视频,手机一拿,随时都能拍。

昨天发的关于张同学的在抖音火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抖音再次降低了普通人表达自己的门槛。

以前说,互联网随时都可以说话了,谁都可以说话,但是,基本上还是集中于文字领域,这里所谓的说话,大部分还是基于文字,从论坛到博客,再到微博,门槛逐渐降低。让普通大众随时随地都可以说话。

但是文字,依然是有门槛的,虽然微博降低了门槛,140字已经很短,但是让人用手机输入一段文字还是有不小的门槛。更不要说这种大段文字,基本上还是要回到电脑上,用键盘输入。

所以在互联网转移到手机上之后,写文字的就越来越少了。像我们这种还在码字的,可能1%都不到。

对比短视频,你会发现,写公众号的门槛堪比登珠峰。这大概也是我身边极少有人写的原因。

这段几天,趁着都时间,还把之前的网站倒腾了一下,一个域名没有续费已经到期,那就算了吧,另一个域名一直作为备份网站使用,域名还能用。但是之前的服务器用的国外虚拟主机,没续费,导致数据全部丢失。

好在我用后台定期自动备份发送到邮箱,文字部分基本上从数据库导入没啥事问题,但是图片基本上跟随服务器上的文件全部丢失。

联系了线下官方,未续费超过三个月,网站数据的全部自动删除掉了。也就是说,无法找回。

还有个坑就是,之前虚拟主机性能和空间都很有限,空间只有1G,大部分图片、静态文件都采用静态存储在七牛云进行国内加速,去年开始,七牛云取消了自动分配的默认二级域名访问,要求自己绑定域名,但是这个域名必须是国内备案过的,由于之前域名一直在国外,无法绑定。这不,全部图片访问失效了。另外,七牛云的存储是我在wordpress后台插件自动备份过去,导致所有静态文件存在一起,也没法进行手动下载,唉,免费的,忍了吧。

好吧,那就只能这样。

晚上转了一圈,方向现在国内的云计算市场异常活跃,双十一搞活动,国内的云服务器价格竟然比国外的虚拟主机还便宜,这都什么世道。

要知道,国内的服务器长期以来都是比国外贵一大截的,基本上是两倍到三倍的价格。这也是很多小网站喜欢用国外主机的原因。

好吧,既然国内云计算已经这么给你,不支持国产说不过去,于是决定果断转到国内。

转国内有利也有弊,虽然现在便宜了,但是国内所有网站都需要到工信部备案和公安机关备案。这个过程非常痛苦且麻烦,这大概是从08年之后就成为常态了,以前还能钻钻空子,现在想都不用想。

用国内服务器最大的好处就是访问速度快,毕竟离得近啊。

所以,目前正在备案过程中,这个周期有点长,由于之前的域名也是在国外,现在全部要转到国内才能备案。

心想,一了百了,全部转到国内,备案完省得麻烦。目前用的是腾讯云的2核4G轻量服务器,80G空间1200G流量,直接把之前的虚拟主机秒得渣都不剩。

空间足够,以后还可以部署一些其他东西,基本上省的再折腾来折腾去了。另外,大家现在都在赌国运,坚定认为中国会更好,配套会更好,这里的企业会更好,这里的人们会生活的更好。

你可能要问,没事折腾这些干啥,能挣钱不?虽然不能挣什么大钱,但是不要丧失了探索的勇气。



「 题图 By alvan nee」

推荐:所谓的线上生活,以及那个神一般存在的豆瓣
上文:张同学的路一般人走不了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21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免费 入住 J 星球。或者左下角的阅读原文链接。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821.html

​减重六斤,规律作息的正反馈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这是今天早上刚刚称重的结果,连我自己也没想到结果会来的这么快。这是这段时间以来,规律作息带来的正向积极的结果。


一般来说减重减脂热潮多在春夏,冬天被认为是最难减的时候,首先因为冬天运动量和春天夏天没法比,另外,冬天了,裹着厚厚的衣服,身材怎么样谁也看不出来,也没那个动力了。况且,减脂减重就得运动,这冻手冻脚的,心理门槛就比较高。

就我这身材,在去年到今年这一年中,体重逐渐突破140斤,虽然平时有意识去控制,但是收效甚微。

一方面,长期高压环境,作息不规律,多数时间都是凌晨一点左右睡觉。平日饮食基本上都在在外面或者外卖解决,健康指数可想而知。另一方面锻炼太少,左腿膝盖和大脚趾无法支撑长时间的跑步锻炼。由于脚趾的缘故,一直无法长时间穿比较紧的鞋,如皮鞋等。跑步当然也会加剧这种问题,曾经有段时间,大脚趾肿的走路都成了问题,更不要说跑步了。

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努力恢复体能,希望左腿膝盖能尽快恢复,跑步的诱惑还是很大的,所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跑起来。即便是低强度的也行。

由于上面说的条件限制,我选择每天15-30分钟的骑车,刚开始一直是15分钟,后来加长到30分钟,如果时间短的话,会按15分钟增加强度。

当然,饮食控制是重要因素,晚饭基本上吃些菜,极少会吃米饭。

晚饭可能是很多减脂减重的最大拦路虎吧。大多数时候,在外面或者工作环境下被逼无奈,本想晚饭简单了事,避免不了的应酬,三五好友小聚,一不小心走上了暴饮暴食的路子。

我将经历分享在这,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就能达到效果。

当然,我也还在路上,距离最先设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希望过不来多久,我会再次爬上来写达成目标的心路历程,希望对你也能有所启发。

「 题图 By joojen」

推荐:只有好的作息习惯,才能走得更远
上文:女网红的大瓜,可能不只是女网红的事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入住 J 星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803.html

警惕,你正在陷入微信办公陷阱

话说微信用户突破13亿之后,也就意味着,全民都已经在微信上了,之前的所有用户之争,在微信上都不存在了,因为,微信用户=全体网民。还记得之前的QQ  MSN之争么?QQ代表年轻一派,MSN代表白领一族,围绕着用户的争夺不可开交,类似的争夺在微信成为国民软件之前,从未断过。

国内的办公环境,和国外有着天壤之别,国外讲究工作、生活必须分开,强调工作时间的高效和非工作时间的私人属性。所以,在办公和私人沟通过上,所使用的工具也有着明显的区分,工作时间段基本上是邮件为主,后来出现了很多办公协同的软件,如Slack,微软的Teams,Google Docs等等,当然,类似的平台还有很多,不一 一列举。私人沟通很多还是WhatsApp  Messenger 这种私人沟通平台。

而国内,虽然 也有很多公司的办公软件列表里也同样配备了邮箱、钉钉、企业微信、腾讯文档、飞书等等办公协同平台。但终究,都动摇不了微信作为所有公司,不分行业的办公软件主力地位 。

点对点沟通微信信息、微信语音、微信电话、微信视频通话,协同沟通,以微信群占据无法撼动的地位,微信群具备了文字、语音、图片、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的所有功能。再深度融合腾讯文档,简直是天衣无缝,可以秒杀所有办公软件。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其他办公软件上面也有啊,那么试问,你公司的人员可以在你们公司的协同平台上,需要合作商一起沟通的时候,你能保证你的所有合作方也使用同样的平台吗?大概率是不可能的,但是微信可以做到,你的所有合作商都在使用微信,所以,微信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首选。

微信之父张小龙说,每天都有几万人在教他怎么做产品,微信已经算是克制的了,但终究还是妥协了很多,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对各种功能呼声提高,微信也不得不屈服,将功能做的越来越多,让用户用的越来越顺手。

殊不知,正是这种你看似"顺手"的功能,正在将每个微信用户的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现在的办公区无不在头疼每天各种群的信息轰炸,不看吧,一天下来少则几十条、多则上百条信息,一不小心还容易遗漏掉老板的重要信息。看吧,那么一天到晚你都得盯着微信,包括你吃饭、上厕所、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这已经是很多人的常态。

难怪张小龙奉劝大家放下微信,当面沟通,当时还一度被人说是矫情,想必他们当时遇到的状态,正在成为每个人的常态。

我个人比较欣赏和崇尚国外的工作方式。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老板或者负责人,建议不要将微信作为你们公司的办公工具,也不要将其作为客户沟通工具,不然你会不自觉的被吸入这个漩涡中而无法自拔。每个人都这么做的话,我想,环境总会慢慢变好的。

一般公司的办公平台,钉钉、企业微信、飞书这种就已经足够,配备打开、审批功能,和日常公司使用的功能都已经具备,如果人再多一些,顶多配备一款OA已经足够,这种配置已经足够支撑2万人一下的公司正常运转,不要信那些规划,什么办公自动化,上马ERP系统等等,毫不客气的说,那都是骗老板钱的。你看看那些配备了各种高大上的ERP系统的公司,效率高了吗?不仅难用,而且死贵死贵的。员工最终被迫回到微信办公上来,名曰,提高沟通效率。

那么,以身作则,我也想了一些办法,如果软切割无法做到,那么就做物理切割,私人微信和办公微信分开,从上个月开始,我自己开始启用Trello看板和飞书,作为日常项目管理和效率管理工具,平时偶尔会用的到的一些服务也可以全部集成到飞书平台上,文字类的输入端还在印象笔记。参照我这种做法,这三款工具基本上就能满足日常的需求。相信我,两个小时不看微信公司不会倒闭的,如果真的找你有急事,会打电话给你的,而你要考虑的是,如果提高办公时间的工作效率,而不是24小时盯着微信,在里面不停地回复信息。

而公司用的企业微信,因为没有任何协作功能,基本上沦为一款专业打卡考勤工具,和公司内部平台入口,因为公司内部平台我的使用频率很低,要走相关流程的时候才会打开。平均一周打开一次即可。

而邮箱虽然作为90%以上公司的标配,但是基本沦为撕逼利器,用处已不大,我建议,如果你的公司业务没有涉及和海外公司协同,果断放弃公司邮箱。

希望你从我个人的一些使用习惯上能得到一些启发,祝愿各位也能高效的工作,不被微信所累。相信,从你我做起,这一天不会太远。



「 题图 By planet volumes」

推荐:在家办公和高效远程协作的那些事
上文:近况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721.html

我眼中的这届双十一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3 分钟









上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基本上延续到这周也可以认为结束了。该收的包裹也收差不多了,该退的也退的差不多了。

终于可以平心静气的聊聊这届双十一了,国内电商两大巨头京东阿里,纷纷报上了喜人的数据,均创新高,具体数据已经在上周早就发布了。

这里就不多赘述了。网上很多人都在发视频和文章,这届双十一感觉没有了往年的气氛了。

就像现在的过年,已经没有小时候有年味了。

大家纷纷将原因归咎于直播带货。

因为各种大折扣,以前只能在双十一才能有的,现在每天都在薇娅李佳琦罗永浩们的直播间里体验到。

另外,今年针对双十一这种活动,国家早早就出台了各种规定,不允许先涨价在打折的这种惯用伎俩,大数据杀熟被严格监控,另外,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开始实施。

以往促销的时候,在灰色地带玩的那些伎俩,在今年突然发现失灵了。

这不是主要的,大家最大感触是。虽然今年的成交额创了新高,前些年每到此时各大快递爆仓的新闻看不到了。

而且令人惊奇的是,头一天晚上下单买的货,第二天竟然就到了。

所以,不得不说,经过这些年双十一的压力训练,中国整个快递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说吊打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过分。

从我住的小区楼下菜鸟驿站来说,往年摆在大门口连夜分货的场景不见了,非常从容,你无法想象,快递的效率竟然反而提高了。

这不得不感谢京东、菜鸟、顺丰们在整个物流体系的长期投入和整合,以前各大快递公司单打独斗,到现在的联合运送,菜鸟物流应该值得点赞。其遍布每个城市角落的菜鸟驿站代收点,将之前的快递痛点——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以解决。

再说一个我的另一个感受。

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开始实施了。各大互联网公司都赶在10月底的时候,更新了服务条款,以及将涉及个人信息部分的功能作了更新调整。包括像微信这种国民级应用也不例外。

上面给予我们广大快递物流企业点赞,这里还是不得不泼一点冷水。

从我的观察来看,几乎所有快递公司对个人信息保护上,基本没有任何改进措施,包括国家队的邮政。

之前一段时间体验过一次一家快递公司的隐私保护,显示的不是个人电话号,是经过转换的号码,我本来还准备把这个优秀案例拿出来说说。

但是从这次双十一收到的快递来看。

所有包裹上面赫然印着每个用户的收货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要知道,很多地址上写的都是用户的家庭住址。

当然,稍好点的顺丰,是将电话号码中间部分用星号隐藏,只能看到电话号码的首位。

国内物流体系在这些年取得了如此重要的进步,那么在个人敏感信息保护上却十年如一日。不得不让人唏嘘。

我有个习惯,收到快递,我都会将贴在包裹上的快递单撕下来销毁,避免跟人信息被更多人获得。但是,操蛋的是,目前只有少数快递公司还是那种易撕贴式的快递单,大部分快递单是那种根本无法撕下来一次性单据,贴的牢固的令人发指,每每此时,心中都想骂一顿这快递。

真心希望,国内的快递公司,在投仓库那么巨大的投入都眼睛不眨一下,也从细微之处尽快做些改进,提高一下用户体验。

当然,从这些细节,你也能看到哪些快递公司,更加注重客户体验,更有前途。



「 题图 By warren umoh」

推荐: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管理中心化
上文:工具控的烦恼,其实不应该成为烦恼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21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免费 入住 J 星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768.html

2021向阳而生

第 387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5分钟








2020年已经告一段落,虽然是物理时间上2020年已经成为过去式,但是很多总结和追忆还正在进行中。但这并不妨碍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规划。

我的印象比例官方模板里,早早就已经出现了除2020各种总结模板以外的2021年愿望清单、2021目标管理、2021要读的100本书,2021年要看的电影清单等等。也就是意味着,很多人已经先于我们开始了2021年的规划。这大概也就是为新的一年立个flag吧。当然,你也可以参照这种模板做一些删减来制定你的2021年目标清单。

可能很多人会说,每到年底总结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当初立的flag大部分都没有完成,这种挫败感让人无地自容,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在新的一年立一些flag,不管是三分钟热度也好,把它变成一种习惯也好。写下来,贴在床头,或者像我一样,把它放在印象笔记的默认首页上。想想,我从2011年开始重度使用印象笔记,从免费用户到年费用户,受益良多。

2020年过于魔幻,经历的坎坷和挑战,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写上几百字,所以,经历了这么难熬的一年,2021年是不是更加值得期待呢。是不是有更好的生活值得我们去追求呢?

我想在新的一年,新版印象笔记一定可以带给我更多的惊喜,我将它变成我的资料收藏夹,每日工作清单工具,写作记录工具,我已是他们的10年用户,想想令自己也后怕,尽然可以每天用一个工具长达10年之久。回想起刚开始用这个工具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解决我的工作性质无法长时间在电脑边,需要手机和电脑端实现图片和文字记录的同步,那时候QQ网盘实在令人崩溃,今天你所看到的各种网盘、相册都还没有问世,但是印象笔记提供每月60M的免费流量可以使用,并且电脑手机端全平台覆盖,在智能手机方兴未艾的2011年,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即便当时功能及其简陋,但基本上解决了我在工作中的痛点。所以我在试用了之后就离不开了,在今天,类似的工具已经不胜枚举,但是我依然看好和热爱这个工具,他们的口号是——做人类的第二大脑�
��

2020年下半年开始异军突起的是微信的各项重大改版,其中新品中最为璀璨亮丽的当属视频号,那么排在朋友圈下面的视频号,并且在上个月,最新版的微信中已经全员开放。我查了一下后台,我是在2020年4月8日开通的视频号,那时候属于灰度测试阶段,开放的人很少,所以用的人也很少,即便我在上面发了几个不痛不痒的视频,响应者寥寥,因为视频号简陋的功能,隐蔽的入口,以及被抖音快手甩开几条街的用户体验,让视频号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种模仿或者跟随者。但是微信团队的想法总是和别人不一样,站在2021年初这个时间点来看,视频号已经初具规模,并且迭代更新也在加速。超过10亿用户的微信从来都不能让抖音快手们睡的安稳,那么,如果你先知先觉,应在意识到这个看似二分天下的短视频领域,在2021年会有新的变化。

另一个在2020年开始关注,并且我将在2021年全情投入使用的将是飞书,可能很多人很陌生,他是字节跳动旗下开发的团队协作平台,对,及时那个出品了抖音、今日头条、内涵段子、火山小视频等等一些列热门产品的字节跳动。在疫情期间走到广大国内用户面前,在腾讯的企业微信、阿里钉钉各领风骚了一把之际,飞书,这个最早在国外发布的团队协作工具开始在 国内被熟知,我也是在第一时间开始试用,但是功能和稳定性上,说实话,和腾讯的企业微信以及配套的腾讯会议,钉钉,由于疫情期间的用户暴增,动不动一天之内增加10万台服务器相比,飞书完全属于小打小闹。最重要的是,飞书的整体设计思路和钉钉企业微信完全不一样。

这个诞生于字节跳动内部,用于字节跳动内部的办公协作工具,基本上也就在2019年底的时候才开始对外开放。字节跳动当初的主要产品还是今日头条和抖音等内容产品,试用了圈内很多办公协作平台均无法达到公司内部的要求,于是乎,自己的工程师们决定自己开发一套办公协作系统。于是,就有了今天对外开放给广大用户的飞书。经过一年的试用,功能逐渐完善,产品迭代也非常快。

由于前面的这些历史,所以整体使用下来,飞书在内容编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甩开对手几条街。那么如果你的工作或者日常要使用比较多的文字、案头内容编辑工作的话,那么飞书将是你不可多得的趁手工具,不仅能提高你的效率,最主要是能增加繁重劳动过程中的愉悦性。我将在2021年将文本类的很多协作工作优先使用飞书来完成。

举了这几个例子,我是想说,2021年是多么值得期待,即便在经历了这么苟且的一年,依然有这么多激动人心的事情在持续发生着,有些是一脉相承的,有些是颠覆性的创新冲击。

总归让我们相信那么一句话,未来可期,我相信2021年,我会向阳而生,希望你也能找到你的新目标。那么找到之后,写下来,狠狠的执行,我相信,到2021年底总结的时候,你会有所收获,或者,像我一样,每年写一个总结,不管好的还是坏的,给别人看还是给自己看。



「 题图 By denise jans」
推荐:2020年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
上文:新年快乐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650.html

这一别,又是半年

第 392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昨天正式立秋,炎热的夏天过了一半,一年也过了大半,公众号这一别就是半年,这大半年以来,日子过的并不轻松。

每年的二季度本来都会写一些感性的文字,因为即使毕业季,又是高考季。而今年由于项目的缘故,一直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时间,对人的身心和心里都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之前建立起来的几个系统都被打乱,无法正常运转,包括写作系统也一样。

最近,也在做一些思考,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对一个人、生活,都将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于是我决定重新将这些系统做一些调整并运行起来。比如之前的写作系统,因为忙,被扔在一边,这个理由貌似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探究下去,发现并不成立,因为,一般写公众号的文章,大概也就半个小时左右,每天不可能连半个小时的时间都抽不出来,而且更新频次并没有达到每天一篇的地步。所以说,工作状态下,哪怕是一般高强度工作状态下,写作系统也不应该瘫痪掉。

类似的其他几个系统,发现稍作调整优化后,同样可以保持运转,所以,所谓的忙,将以往的系统、习惯全部丢掉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人往往就是这样,给自己找个合适的理由,选择一种让自己更加舒服的状态去活着,但是,过于舒服的状态并不是什么好事。

人是需要一点压迫感的生活状态的,这样更容易激发自己动能,让人变的越来越好。而上述的舒服姿态,只会让人原地踏步,一个月两个月原地踏步可能感觉不出来差距,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下去,差距将是天翻地覆的,对比一下你身边的朋友、同学,五年后你会直冒冷汗。

身体上的变化也显而易见,尤其是像我们这种上了年纪的人,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总感觉时间过的太快,这也导致人的心理感知年龄和身体年龄不匹配,前两天一口气爬了8层楼,突然感觉膝盖不适,本以为是错觉,回头想想自己已经这个年纪了,怪不得身体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心理上可能认为自己还很年轻,不应该会出现这种问题。

以前书上说,35岁以前不好好锻炼身体,35岁以后身体就会时刻提醒你这一点。果不其然,尤其在戒烟以后,人新陈代谢调整,体重足足增长了10斤,想恢复如前可不容易,尤其是在新陈代谢越来越慢的年纪。

但是,健身应该是个长年累月的习惯配置,不应该是间歇性的行为,即便再忙,每天抽出5分钟的微运动依然是很容易就能办到的事情。这种自律需要加强,一旦听之任之,身体上的反馈会更加直接,不用等三年五年。

所以,最好的改变就是现在就行动起来。



「 题图 By ivan diaz」
推荐:2021向阳而生
上文:终于,寒假结束了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687.html

姗姗来迟的公众号付费阅读并没有什么卵用

第 372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4分钟








「  By birmingham museums trust」

之前开通了付费阅读功能,但是想来想去还是没有用起来,因为思来想去,真的找不到使用它的理由。

微信自从用户数在国内称王之后,无论在腾讯内部还是在外部来看,都开始变得"傲慢",之前很多人称之为克制。连原来的CTO张志东也说微信需要一些外部声音,可见在内部被诟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而这种克制也让其付出了不少代价,在自媒体界曾经的王者——微信公众号,一直以来没有很好的解决写作者的盈利问题,硬生生逼走了不少用户,也诞生了不少新的超级平台,头部的有《得到》APP,当然,还有绕不开的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凭借简单粗暴的打法和不断的快速迭代,吸引了一大批写作者在其平台上,直接对公众号形成威胁。

记得Keso老师曾说过微信的这个付费功能做的太慢了,只能转到另一个平台去做付费专栏,那个一年多的专栏已经更新完毕后,微信这个产品仍然没有出来。原来的CTO张志东领导下的腾讯产品逻辑一直是,先解决从0到1的问题,再快速迭代,小步快跑。

现在出来的这个付费阅读功能,真是不尴不尬,有别于得到APP上的付费专栏,是每一篇文章设置一个付费金额,免费看前面一部分,后面一部分需要付费后才能阅读。

这用户体验也是没谁了!

我想请问,你会为了看半篇文章去付费么?反正我是不会的。得到上的付费专栏有的并不便宜,至少对于网络付费来说,很多课程是199块,但是购买的人依然很多,因为课程有大纲,平台有宣传,专栏作者是要求每天更新固定内容的,整个课程的内容其实在上线之前已经全部完成,只不过要在每天更新罢了。这样的专栏在品质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而公众号的这种单篇(半篇)付费,却毫无保障而言,用的只不过是作者的信用背书。所以这种形式可能比较适用于类似网络小说连载,或者资源类文章,付费给你看资源,不付费只能看前面的摘要。

但是这样一来,受众群体就会极其狭窄,最终导致这个产品的扑街。甚至于还不如直接抄得到APP做付费专栏来的契合实际。

微信这两年一来裹足不前,被很多人诟病,类似的逻辑,现在还开发了一个叫"视频号"的产品,说白了就是短视频功能,也将会是一个扑街产品。

朋友圈本身已经带了发送视频功能,外面有更强大的抖音、快手平台,玩法更丰富,人家为什么要用你的视频号呢,要命的是,现在还在玩所谓的"克制",要邀请开通后才能发短视频,纵观国内国外也是没谁了。

可以预见的是,微信正在一点一点的将之前积攒的优势一个个败掉,竞争对手如字节跳动应该是很开心的,不仅在夹缝中做大了今日头条、抖音、火山视频等众多现象级产品,现在直接扬帆出海,开辟另一个更大的战场了,连阿里的钉钉也得以弯道超车。



推荐:躬身入局,从学会一门叫「自学」的手艺开始
上文:聊聊股市的暴跌和疫情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542.html

特斯拉国产化的随想

第 362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7 分钟








2020年1月7日当天,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3 正式下线交付用户。深夜,我在「微信圈子」里记下了一条碎碎念。

特斯拉的上海工厂是具有光环的,选址临港自贸区,当年立项,当年投产,当年进国家新能源车补贴名单。其2019年初时特斯拉上海工厂曾轰动一时,彼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这是一家纯粹外商独资的汽车企业,史无前例,建厂的资金也基本上来自国内几大银行和上海当地企业。

也就是说,这是个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外商可以在国内独资成立车企,而特斯拉带来的只有他的品牌、管理和生产工艺,更重要的是他的供应链管理。其他一切均由上海当地给予支持。我没记错的话,建造这个工厂的正是上海建工集团。



汽车工业的另一条路


改革开放之处,关于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时候曾有过争论,是采用市场换技术还是开放式竞争。后来你也看到了,均采用合资模式,第一个来的正是德国大众,成立了上海大众,一样是具有标志性的。

外资车企是不具备独立在国内生产汽车资格的,想要来国内发展,必须要与国内一家车企合资,目的正是扶持国内汽车工业,希望以市场换技术,能诞生国内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汽车工业。

然而30年下来,国内汽车工业仍然未见起色,眼瞅着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了,大街上跑的基本还是国外汽车品牌。

那么既然当初如此百般呵护仍然未能诞生一家想要的国内汽车企业,那么市场派开始占据上风,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实际成功案例的,不仅诞生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还拥有国际最完整的产业链,正是来自国内电信产业的启示。



电信产业的启示


与汽车工业不同的是,电信产业一开始走的就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化道路,顶端的诺基亚、爱立信与国内的华为、中兴充分竞争,并没有将国内这些企业打趴下,反而越来越强,30年下来,华为、中兴已经在国际竞争上处于优势地位,甚至还有第二第三梯队企业。

整条产业链上来说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从芯片到末端设备,一应俱全。如果说这些可能让你不感冒,那是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To B的业务,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感官直接的当属末端设备——手机。

仅仅在这个子领域里,国内依然诞生了华为、OPPO、VIVO、小米等可以和苹果三星参与全球竞争的品牌。

在功能机时代,是诺基亚的天下,一票的国外品牌,什么三星、摩托罗拉等等,国内品牌大部分被山寨机占领,即便早些年的「中华酷联」梯队依然无法跟人家抗衡。

直到一家手机将产业链移到中国,苹果的iPhone由富士康代工,全球的iPhone 基本全部由郑州富士康生产,早先由深圳富士康代工。

虽然苹果的供应链上很多也是其他国家品牌,最终这些供应链上的企业纷纷来到国内建厂,以高品控要求培训了一大批国内生产工人,供应链的国产化,带来的除了生产工艺,还有技术研发相关行业,同样经过30年的发展,手机行业从芯片到配到的充电器等周边设备,基本全部国产化,这整套在国内的供应链,正式华为、OPPO、小米们崛起的土壤和后勤保障。

正是这一整条产业链的培育发展,只需仅仅数年,就能小米们从无到有长成一家大品牌。




电动汽车的未来


之所以说特斯拉国产化是标志性事件,一来,官家也看出来,这么多年搞了这么多扶持电动汽车的政策,发现大家都是奔着享受国家补贴去的,并没有正儿八经或者破釜沉舟的去认真的发展这个产业。

包括传统汽车厂商和新成立的电动车厂商,很大一批公司均是基于这种利益驱动。

而特斯拉不同,从一诞生就是奔着只做电动车去的,哪怕前几年差点破产,也一样注重研发,甚至把所有电动车专利开发给全球来用,正是想繁荣整个产业链。

官家的意图也很明确,那些挂羊头卖狗肉骗补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狼真的来了,不好好做就会被干掉。

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恨铁不成钢,倒逼整个产业链跟上国际步伐甚至是领先国际。

其实,早在2018年,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松下,就已经在苏州工业园区合资成立了用于生产特斯拉专用电池的工厂,特斯拉其实已经提前将很多供应链布局在中国,否则谈何当年开工当年量产。

特斯拉甚至在首发会上承诺,将在2020年全部实现国产化,也就是说,所有的特斯拉供应链都将在国内完成,这像极了如今的电信市场,当然,这也是官家想看到的。否则你以为为什么特斯拉为何能如此快速的在10个月完成投产,很大程度上在于官家给予的大力支持。

所以,才有了埃隆马斯克在首发会上说的「感谢上海政府」。

无论是市场还是国家动力上,中国都将在未来几年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二来,可以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兑现入世承诺,以后行走江湖也增加有底气了不是。

再者,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国内的石油大量依赖进口,油价居高不下,一旦成功切换成电动,那么石油需求量将大大下降。相比较石油只能从别人那买,还要等人家挖出来,运过来,还要用美元结算。电可就大不一样了。国内发电的渠道很多,而且不需要进口,水电、风电、煤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等,均能满足用电需求。

减少化工产业链,还可以在环保上大受裨益。这几年你可能都感受到了,各地都在强力抓环保,治理环境污染。



现在正是入手时机吗


由于2020正有购车计划,于是顺便比较了一下燃油车和电动车。电动车是未来几年趋势,在5年内应该普及率会达到惊人的比例,尤其在大城市。

买电动车首要考虑的依然是充电便利性问题,里程焦虑是电动车主的通病。

现阶段,市政公共充电桩比例严重无法和加油站比例抗衡,即便在一线城市也是如此。

但是在一线城市我看了未来特斯拉这样的车企准备建的充电站,基本在这些城市内使用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了。未来布局较大的可能是像南京、杭州、这样的较大城市,我顺便搜索了一下苏州,充电站数量屈指可数,也就是说,即便你在苏州这样量级的城市,2020年购买电动车,充电依然不是非常方便,但是如果另外配上家庭充电桩,应该可以满足城市通勤需求,顺便说一下,国产的特斯拉3不再赠送家庭充电桩,需要另外付费购买。

那么卡在2020年这个时间点上,购买电动车依然需要慎重。如果你作为城市通勤使用,可以即刻入手,但如果你要经常跨市甚至跨省驾车,那么按照目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来说,你会非常焦虑,这是市政充电站数量不足所带来的,但相信3-5年后,这种焦虑会随着充电站密度增加和续航里程的增加而消失。

到那时候,电动汽车将是你购车的首选。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现在这几千万辆的燃油车怎么办,传统车企还要继续生产燃油汽车吗?市场已经给出了回应。从2019年开始,国内新汽车销售首次出现下跌,二手车时代的大幕已经开启。


「 题图 By Afif Kusuma」

推荐:从大兴机场通航所想到的
上文:躬身入局,从学会一门叫「自学」的手艺开始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473.html

如果要说管理,那就先从管理自身开始吧

第 382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 图 ryunosuke kikuno」
前些天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个早期乔布斯的一段话,"公司大了之后,很多人就把"管理"当成了工作本身,他们认为只要遵循流程和纪律,就能奇迹般的取得成功。"

说实话,重温这段话的时候,每每令人后背发凉,现在很多公司,哪怕是几百人的小公司,中层高层张口闭口,茶余饭后就是管理方法。特别是很多老板从第一线打拼出来的,对管理更是膜拜,说是中了管理学的毒毫不夸张。这些老板的特点,公司规模稍微大点之后,感觉发展遇到瓶颈,自身认知到了天花板,需要去某某商学院深造一下,这种为老板们开设的商学院课程费用一般相对高昂,因为他们的目标群体并不在乎这点钱,在乎的是,上了这个管理课能帮助他的公司解决问题。

曾经流传过一个段子,某老板就是遇到上面说到的困境,学了商学院课程后回去开始将学到的各种管理方法用到公司日常管理,每两年,公司就被他干关门了。这真不是段子,是现实中的很多案例。

如果对管理上了瘾,是很可怕的,对于任何规模的一家公司都是挺可怕的意见事情,很多公司在做大了之后,怀念创业时期的管理模式,这也是刻舟求剑。我们不要奢望一家公司到了上万人的规模,还想着像几个人的小公司那样来管理。

但要防微杜渐的正是在公司大了之后,出现开头乔老爷当年说的那种情况,或者可以统称为大公司病,很多老板都是致力于解决大公司病,那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还是关注产品本身。亦如埃隆马斯克多说的第一性原理。

如果你是一家做产品的公司,那么要将更多的着力点聚焦在产品本身,切记管理上瘾,在当下国内,大部分公司都是做产品的公司,真正做虚拟经济的公司屈指可数,哪怕是金融业,也都是拿产品说话的。更不要说大量的实体企业了。将过多的经历放在公司管理本身而不是自己的产品上,当然会有大公司病。

那些看了几本管理学书,张口闭口跟你谈管理的老板或者中高层,建议保持一定距离。你可以很容易分辨出谁是真正的管理高手,如果一个自称管理者,自己的日常作息时间、自己的身体都管理不好,你会相信他能管理好一家公司么?虽然这样说有点武断,但是比较容易快速区分。真正的管理高手从不轻言谈管理,他们都更关注产品本身,管理是工具,是要用它来解决问题。

如果要论管理,那么先管理好自己开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说是不。


 
推荐:按下生活的重启键
上文:十年小米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615.html

躬身入局,从学会一门叫「自学」的手艺开始

第 361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5分钟





在2020年到来之前,我在「得到」APP上新加入了两个内容的学习,说实话,自从得到APP上线后就一直存在我的手机里面,不时打开看看总会有新的惊喜。

无独有偶,这两天被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的年度演讲刷屏了,不喜欢的人开始臭骂罗振宇又是在贩卖焦虑,新时代的精神传销,这两天倒是有不少大佬开始撰文力挺罗振宇,认为是在做正确的是,积极的事,传递的是正向价值观。

记得罗胖前年的年度演讲放了一个书单,直接导致过年前那些书都卖断货,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得到APP这两年日渐壮大,很多牛逼的人物都在得到上开设相应课程,说明人家是做对了的。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在得到APP上的,大部分都是受过良好教育,追求自我提高的一群人。

今年get到一个点就是下图显示的,来自曾国藩的「躬身入局」。






具体不清楚这词啥意思的可以去百度一下,或者建议你看一下罗振宇年度演讲的相关章节。



躬身入局


让我感同身受的是在2019年底之际,我给自己开的一个新课题——重新系统学一遍Python编程语言。

Python其实是个比较老的编程语言,这两年伴随着人工智能的火热,焕发了第二春。

初次了解Python其实是因为豆瓣,当初国内网站里最有调性的一个,也是唯一个用Python开发的网站。大学里教授的C语言,后自学了PHP,具有C语言基础的人学PHP相对更加容易,很多语法以及书写规范都相近,而Python却大不相同,连一个空格都是被严格要求的。但是其严格要求的结果是,代码更加简洁优雅,用业内的话就是「人生苦短,我用Python」。

我虽然简单了解过Python的一些基本语法,但是并没有真正用Python写过程序,当然的,很快也就忘的差不多了。

而由于这些年一直从事的是和程序基本绝缘的工作,鲜有机会再重新接触代码,很快连C语言和PHP基本也都还给书本了。

2019年还有个网络事件就是李笑来老师在Github上发布了他的另一本书——《自学是门手艺》,曾长时间占据Github分享榜首位置。

这本书的奇葩之处是,从学Python入手来介绍自学这门手艺。结合我本身正在做的一个事情,于是决定撸一遍这本书。



自学不仅仅是一门手艺


自学不仅仅是一门手艺,大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教会了一个人怎么去学习,上过大学的人大概都知道,你从事的工作所用的技能又有多少是你在大学时期学到的呢。

甚至大概有70%以上的人从事的,完全是跟大学所学的专业完全背离的工作。那么要想在毕业后还能在这个社会混下去,就必须要学会「自学」这项基本技能。

要知道,扎心的数据是,这个社会上其实80%以上的人是未上过大学的,官方统计的数据其实更高。

那么,这么多人要想在这个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很多生存、赚钱技能都是靠后天自学习得。

自学已经成了这个社会的刚需。

下图是印象笔记和新榜共同推出的微信公众号上的「识力」和「自我学习」榜,可见二者是高度重合的。











在这个高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谁都不想被落下,被年轻一辈拍死在沙滩上,于是这些提供学习内容的公众号便脱颖而出了。



入局只是开始


如果你也想测试一下你是否还具备自学能力,那么我倒是也建议你撸一遍《自学是门手艺》这本书,会让你感受到是被支配还是在支配别人。链接如下:

https://github.com/selfteaching/the-craft-of-selfteaching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子书,这是发布在戏称为全球最大同性恋社交网站的Github上,Github是个近些年迅速崛起的代码分享网站,由于上面基本上集中的都是码农,而这个工种又基本上都是男性为主,故有此戏称。

互联网从业者应该最具备分享精神和自学精神的一群,他们很多人都是未经过高等教育,一样成为行业翘楚的人。自己写的代码分享出去并供别人免费使用,交流,改进,甚至进化。让Github成为了IT圈子里无人不知并且大部分人都会去用的一个网站。

其实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打开这个网址的那一刻,你的自学之路就已经开始了,你想要顺利的阅读这本书,那么你需要熟悉Github如何操作,搭建本地Python环境和Jupyter文本环境,否则,你不可能顺利阅读到第二章节。

即使学会了也不过是个开始,只有将学到的内容付诸实际,解决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那才是真的有用、有价值,否则,就会像我之前的经历一样,虽然早些年已经学过了,但还是要返回头来重新学一遍,相信我,这种感觉并不好。就像你上学时学了十几年英语,毕业后从未使用过,猛然出国旅游发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更不要说读一本英文原著了。

入局者,才具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入局才只是开始。
「 题图 By 得到,印象笔记」

推荐:碎片化的学习,到底有没有用?
上文:2020年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463.html

靠「长期主义」赢得未来,避免被短期焦虑支配

第 367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这两年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操作系统,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始采用长期主义来指导日常的行为。

投资是个很难的事情,尤其是投资股票,大概买过股票的人都知道,要想战胜自己忍住不买、不卖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买定离手长期持有的人注定是少数,大量的股民甚至机构投资者都是在「炒股」。如果你信奉长期主义,那么就不会在意短期的上涨或者下跌。





图:网络
搞投资的人大概都在网上或者书上看过类似这张图片,即便连巴菲特这样的股市大亨,财富大量增长也基本上是在60岁以后。

所以你看,前几十年虽然也赚了不少钱,但是,和60岁以后增长的财富还是没法比。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投资的本质是在你具有大量的本金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而不是动不动想着翻倍,那只会徒增烦恼。

意思已经很简单明了,你得有足够的时长,这也是长期主义的朴素表述。

但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每个人都在奔跑,跟时间赛跑,跟身边的人赛跑,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因为,社会的巨变是不可持续的,总会冷却下来,在「新常态」指导下,正式要让大伙适应这种逐渐冷却的过程。从西方的经验来看,人家甚至经济不怎么增长也习以为常,日子照样过,只不过状态不同罢了。

信奉长期主义会让人心存平静,不在着急忙慌,走的也会更加从容。

比如,一直以来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更高的职位、更高收入奋力拼搏,大部分人是不关注自己的健康的。看了上面的文字你会发现,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你的出发点会大有不同,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因为你的健康将直接决定你能活多大岁数。如果你自己都无法保证能活的够久,那今天所拼搏赚来的估计还不够在医院躺三个月的。

信奉长期主义会让你从更加长远的规划,来指导眼下的行为,眼光不再局限于一个月,一年,乃至五年。当你的眼光放的更长,很多眼下焦虑的事情都会变得豁然开朗,不信你可以试试。

现在很多公司也在从长期主义出发来经营一下公司,亚马逊就会其中之一,虽然年年亏损,但是股价却一直飙升,长期以来,每年一封创始人的致股东信看来起了作用,要知道,百分之九十七的公司活不过50年,百分之五十的公司活不过十年,看起来很残酷,但这是统计学给出的事实。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公司也开始信奉长期主义了吧,要做百年企业不是说做就做的。这个一个人你选择走什么样的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推荐: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上文:你需要从看疫情动态的焦虑中抽离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506.html

高频远胜量大理论无处不在

第 377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 题图 By katerina radvanska」
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实践每天1公里计划,跑步的门槛确实很高,首先,你得看天气,下雨天不太适合,这江南的梅雨天,基本上被砍掉50%,其次,还是得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是早上还是晚上。我一般选择晚上,但是,晚上的时间最不可控。有时候开会,有时候加班,有时应酬等等,都无法保证时间能空出来。而早上意味着要早起,跑完还要洗漱,最主要的我不认为造成的肌肉是适合长时间剧烈运动的。

很多上班族或者工作比较忙的人,可能都面临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立志成为一个长跑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想达到健身、瘦身的目的。

于是很多人为了达到像我这样的目标,可能每周跑1-2次,每次跑足一周的量也是常有的事。从结果来看,这并不理想,每当甩着赘肉吐着舌头往前奔的时候,总有一种马上就会瘦下来,瘦成闪电的错觉。但是每每上称的时候,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就像王小波说的,生活其实就是个缓慢被锤的过程,久而久之就会认为理所当然。很多人就此放弃,被迫接受现实。甚至认为自己是个无法坚持目标的人,自信心被锤击的碎一地。

我想从过往的经历中寻找灵感,我依稀记得写过高频动作的相关理论,是的。
我在「2018过了1/6,也该hard一下了」一文中讲过学到的「高频远胜量大」的理论,这一点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屡试不爽的理论,当时主要是我在高频写作过程中的一些实践感受,用在健身上同样毫无违和感。

所以我决定调整这种容易饱受打击的方式,每天做一点微运动或者适量的运动,比每周跑一次长跑可能对身体的塑造效果会更加有用。

江南各市逐渐入梅,这是江南地区特有的气候。雨水增多,可能每周都是阴雨连绵的天气,加上这三十多度的气温,空气都变得粘稠,生活到处充斥着湿漉漉。即便隔三差五会艳阳高照,但空气湿度并没有什么改善。这种特有的江南梅雨天,对跑步者是一种打击,但我到更愿意相信,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长跑者,并不会收到这些雨水的影响。

我们经常看到马拉松或者半马跑着,在雨中慢跑,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并不现实,身体受冷,路面湿滑,极易造成伤病。所以出于本能,「雨天不适合跑步」成为共识。

那么要想达到高频低量的目标,在这种天气里就显得难能可贵了,健身有很多种方式,可以选择更多的对天气和场地要求不高的健身方式,甚至在室内就能完成的,有很多健身方式徒手或者借助简单的器械就能完成。这种低门槛的健身,可能更加容易增强一个人对于健身的自信。

不信你也试试吧。



推荐:真正的高手,在于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上文:除了胜利,已经别无选择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579.html

从大兴机场通航所想到的

第 356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6 分钟







北京大兴机场在国庆节前的通航刷爆了朋友圈,这正好引出了国内的一些机场的话题,我将这些年关注的和机场相关的话正好可以在这次说一说了。

大兴机场是当年作为"一号工程"启动的,因为那是2014-2015年的一个国内大牛市,距离市场很近,相应的新闻信息关注的比较多。大兴机场是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一起提出来的,是相应的配套工程。

所以从选址到设计到开工建设,都是以无法无法想象的快速推进进行的,短短4年时间便通航。这是行政意志强干预下才能完成的,就连方案比选,最终也没有沿用任何一家的方案,而是法国机场的方案和扎哈哈迪德的方案作为联合体进行整合修改作为最终方案的。

对比之下,苏州的机场就是另一个极端案例,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新闻上的图片你已经看了很多了,这次我主要用上帝视角的谷歌地球截图来呈现,你看到的新闻图片大部分都是它的航站楼,全貌长这样





航站楼只是大兴机场很小的一部分,机场跑道,附属工程,轨道交通等还在假设中。

共5条跑道,左侧是军用跑道,中间三条应该是客运飞机跑道,右上角还有一条很明显跟其他跑道方向不一样的,可以作为货运专用跑道,这要看后期管理怎么调配了,总之,配置上毫无疑问是全球领先的了。

你可能注意到了,现在新建机场都有个特点,跑道平行居多,这和美国早期建的老机场不同。内地的跑道方向基本上都是朝着东南方向,这和季风气候有关。

另外,新建的干线枢纽机场基本上吞吐量都很大,不止一条跑道,那么航站楼布置也是和老机场不同的,像大兴机场这样的航站楼在中间,两侧分布跑道,可以为后期扩建预留空间。从上面的卫星图片可以看到,预留空间至少还可以新建2条跑道。

像目前正在建设的青岛胶东机场:





以及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是和地铁高铁一起建设,应该是个综合交通枢纽,规模上仅次于大兴国际机场

当然,也有不少机场具有前瞻性规划的,当然也是很早采用这种设计方式的,为后期的扩建提供了可能。




杭州萧山机场,再建个两三条跑道,航站楼扩大个两倍是没有问题的。





南京禄口机场,预留的位置也很充分,航站楼还可以翻倍。




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通航没几年的合肥新桥机场,由于客流量较小,才建了一条跑道和三分之一的航站楼,周边均作了土地预留,但是合肥是有一颗大城市的野心的,从个机场的规划上可见一斑。

有没有反面案例?当然有,规划建设较早的机场基本都可以拿出来说到说到。





上海虹桥机场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建设的民用机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航站楼建在一边,旁边是跑道,后来要扩容,新建另一个跑道,航站楼不够了,在跑道的另外一次再建个T2航站楼。两个航站楼把跑道夹在中间,再无可能新建跑道来扩容,所以虹桥枢纽虽然是国内交通枢纽,空铁联运的典范。

但是虹桥机场的吞吐量已经饱和。于是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眼看着国内其他机场的每年吞吐量都在以百分之二十几的速度增长,但是虹桥机场的排名却在年年被反超,已经干不过杭州萧山机场了。

上海的浦东机场靠近海边,虽然规模惊人,但是独木难支,所以近两年才有了上海第三机场的话题。





苏南硕放机场目前为仍然为军民合用,预留面积只能新建一条3200米跑道,航站楼面积收到军用设施的影响很难扩大,一条可行的道路是军用设施搬迁,全部转为民用,南京、虹桥都这么干过。否则就会变成虹桥机场那样,跑道两侧分两个航站楼。苏南硕放机场之前由此受到种种限制,目前吞吐量仅为700万人次,连宁波机场都突破了1100万人次。

当然,还有一种机场建设理念是日本人发明的,以大阪关西机场为代表的,滨海而建的机场,这样的好处是,不会受到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而影响飞机起降,视野也更好。





东京羽田机场,后扩建的跑道直接建在了海上了,日本多山,机场建在其他地方想必会受到诸多影响,还不如选在靠近核心区的海边。





大阪关西机场是94年投入运营,直接在海上建的一个人工岛上。





浦东机场99年建成,算是比较新的了,后来发现根本无法满足上海的增长需求于是不断建新的航站楼、跑道,还不够,建卫星厅,这也是很多机场目前采用的做法。普通机场已经建成5条跑道,东侧还在不断填海,加上中国商飞的试飞,应该还要新建一条跑道。





香港的新机场也是填海而建,老机场启德机场在市中心,我们经常在香港老电影或者电视上经常出现,市区就能看到庞然大物客机的画面,其实非常危险。





目前人工岛建机场的只有大连金州湾机场,厦门翔安机场是类似浦东机场做法,一部分填海而来。填海劳民伤财,一般不是无地可用的城市是不会选择这条路的。

说了这么多,机场的大概情况就这样,美国的基本都是老机场而且普遍不大,一个城市可能有几个机场。这是航空业起步较早的缘故。

国内航空业可以说开始起步,那么接下来的数年甚至数十年,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将会有机场,美国人乘飞机基本就在家门口像乘公交一样方便,那么国内乘飞机也会越来越便利,中国商飞的客机近两年就会大批量投运,大批量的订单只可能是在国内。同样,也会带动整个航空业蓬勃发展。

作为商务区的标杆,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想模仿虹桥,但是难度很大,因为在距离市中心建机场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限高、拆迁等一系列 问题导致最终举步维艰。像苏南硕放机场这样这样距离市中心十几公里的机场都还没实现空铁联运,更不要说形成商务区了。


「 题图 By 谷歌地球」

推荐:为什么中国企业不去买ARM?
上文: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管理中心化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398.html

微信和企业微信的尴尬走位

第 358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作为对标阿里钉钉的企业级办公软件——企业微信,发展数年以来,处境略显尴尬。

假设有这么个场景,你和一位陌生人初次见面,聊了一会后准备交换下联系方式,你是愿意加被人的企业微信还是别人的微信号呢?

现实中,据我观察,大部分交换的都是微信号,极少有交换企业微信号的。这就让企业微信尴尬了。

本想着缓解微信的办公功能束缚,将办公需求疏解到企业微信上,无奈,用户并不买账,即便企业微信在很多办公场景下比微信功能强大很多,但仍然无济于事。

我很早就注册了企业微信,包括企业号,后来企业号被合并到企业微信中,但从用户数量和知名度上,企业微信仍然落后钉钉很多。

聊到企业微信就不得不聊一下他的对标产品——钉钉,公司目前用的是企业微信,但是我试用了一段时间钉钉后,发现企业微信之所以未能赶超钉钉后来居上,正是继承了微信的那种产品上的克制,怎么不让用户反感,增加每个功能都小心翼翼,这也使得喜欢企业微信的人喜欢的无以复加,不喜欢的人也不喜欢的很彻底,比如老板一般都会喜欢钉钉,因为更能满足老板的那种控制欲。

虽然钉钉在功能上可能更加丰富,但是深入用过之后会发现企业微信用户体验会更加好一些。但是和微信相比,企业微信在功能上和使用便利性方面直接被秒杀,微信诞生较久,几乎是人人一个账号,功能上已经相当饱满,几乎变成了每个人生活的网上隐射。

国人交流不希望是简简单单的工作沟通,如果你的联系方式上还能展现你工作以外的一面,更能吸引别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更多人愿意加微信而不是企业微信的缘故,你说这是一种窥探欲也好,想要更加立体的了解一个人也好。

总之,在目前的环境下,国人是无法将工作和生活完全切割开的,这和国外本身就是有文化上的差异。

而企业微信鉴于前面提到的故事,功能增加上相对谨慎,丰富性上自然无法和微信相比,这种先入为主一时间很难改变。所以就造成了今天尴尬的局面,前有竞争对手,后有自家的一个老大哥无法逾越。

不过好在整个腾讯在2B方面正在加大资源倾斜,企业微信相信也会越来越好用。功能上的不断完善,是别人转移到企业微信的最原始的动
力。
微信圈子 , 交易担保 , 放心买 , 一周密圈 小程序


「 题图 By priscilla du preez」

推荐:微信是一款好的办公工具么?
上文:社群新玩法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443.html

关于机场及航空

第 357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4分钟








上一篇关于国内外机场规划建设的一些对比,其实落了一张图片,就是成都的老机场。

成都自古以来是蜀道难,但是航空业很发达,著名的成飞集团是国内重要的军用飞机制造商。民用航空自来也不差,客流量陆续攀升,上方的跑道和航站楼都是老的,后来发现一条跑道明显不够,那么在原机场边新建跑道是首选,悲剧的是原来机场周边没有预留土地,只能在2公里外的地方新建了一条跑道,中间还隔了一条城市主干道。从这个例子就看出来当初被逼的实在没办法。

程度目前新机场距离市区很远,在目前的双流机场东南方向,直线距离超过50公里,距离市中心也超过50公里。






大量的机场高速,轻轨、高铁均为新建,可谓是大手笔,这是个两难的选择,与日下流行的大虹桥枢纽模式完全相悖。因为程度北侧多为军用机场和测试飞机机场,基本没有新建民用机场的可能。

以北京大兴机场为代表的超级机场是有一种发展模式,但是,这并不适合所有城市,未来更多的应该是每个地级市的小型机场,由于人口的缘故,这些地级市的机场基本保持在较小的规模。也就是说,未来国内的机场布局应该会参照美国的那种多点式布局,而不是像大型、浦东机场这样单点式超级机场布局。当然一些超级城市配合建设超级机场是无可厚非的。

2015年的时候笔者就看好国内航空业发展,那是大兴机场刚刚立项,C919开始布局,那么,未来十年,必将是国内航空业飞速发展的十年。高铁在未来几年基本上会实现每个城市通高铁,发达地区甚至是一个城市多个高铁站的局面,县级城市通高铁。而我国的航空业发展才刚刚起步。

主要受制于飞机制造业,购买飞机基本上被波音和空客把持,不仅价格高昂,产量也受限制,每年也只能造那么几架,那么中国商飞正是在这种需求下诞生的,未来他的产能基本上也只够国内使用,对外销售基本上是附带。

美国机场数量高达15000,而国内大大小小的机场大概是3000多,还有很多是像无锡硕放机场那样军民合用的,民用功能完全无法释放。中国和美国的国土面积相当,人口中国是美国的3倍。按此比例来算,即便加上高铁的运力,也要建到和美国相当数量的机场,也就是说,国内机场数量要翻5倍。相应的,航班数量也应该是指数级的倍数。来,对比下美国和中国航班数量(密集恐惧症患者请绕行),注意沿海不少是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航班。












从感观上来说,每到节假日(不要说春运了),各大告诉纷纷堵成狗,飞机高铁汽车一票难求就可以反映出,国内的出行需求的巨大缺口未能得到有效补充。

公路、铁路交通的大基建基本上进入中西部地区,热潮将渐渐退去,因为公路铁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占用耕地,这无论在国外还是在现在的国内,都是个主要的制约因素。

而相对而言,建设机场的土地使用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最朴素的逻辑和小学算术题我想很容易理解。

而事实上,很多的动作已经开始,发改委今年批复开工了一大批"通用机场",江苏这个经济大省开始组建东部机场集团,鉴于自己的航空公司已久,目的正是想在航线上有更多话语权。


「 题图 By google baidu」

推荐:# 有一种文化叫奈飞
上文:从大兴机场通航所想到的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420.html

开学季的那些事

第 354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今年的开学有点特殊,9月1号是周末,所以,严格的来说,今天才是大多数学校正式开课的日子。

虽然已经告别学校多年,但是学校生活留个一个人的印象是永远无法磨灭的。虽然没有了上学时期的"严肃认真紧张活泼" 的氛围,但是陪小朋友们上学报道时的各种担忧,一分也没有减少。

开学最痛苦的意见事情莫不是,眼看着假期快要结束,暑假作业还没有开始做。这种焦虑是让人崩溃的,多半的开学综合征都是和暑期作业相关。

所以,每每这个时候,网上的代写作业服务就无比紧俏了,预约晚了往往无人接单,变成实实在在的悲剧。

这种开学季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莫过于升学的开学季。

那么这个日子意味着讲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学校,周边都是完全陌生的人。甚至于人生中第一次背井离乡。

可能很多人会联系到外出上大学,拜托,那时远走高飞好么,哪有那么惨。

这种背进离乡来的如此之早,以至于我们都来不及对比我们这个年纪在干什么,现在多数学校初中一年级开始住宿,顶多每周回家一次。更有胜者,小学就开始上寄宿学校。

我无从体会这些还在们当时的感受,反正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是囧逼的。每学期开学都无比紧张,更别说换个新学校了。

具体经常表现为紧张,多梦,盗汗,无食欲。

只要想着,这么快乐的两个月暑假,整整六十天敞开了撒欢的日子就这样无情的结束了,谁还吃得下去饭。再想想,未来的几个月将面对无穷经的上课、作业、考试,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所以,那时候的我是讨厌上学的,打从内心深处的讨厌,知道把大学上完后,心想终于不用上了。

特么出身社会才知道,这才是真正大学的开始,而且,不知道哪天就会蹦出来一个人给你上课,考试还没有标准答案、没有课本的。

说了这么多恐怖的、不开心的开学季,但是总归还是有些开心的事情的。

一般新学期,家长都会给还在买新的衣服,甚至新的装备,iPhone iPad Mac一整套的那种。终于有了自己的手机,世界触手可及。

到了新的学校,终于可以不用跟那几个讨厌的人整天探头不见低头见了。想想这新生活就充满了无尽的希望。虽然有时候并不能改变什么,因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理论一样适用于学校。

当然,新的学校可能也会带来新的男朋友/女朋友,这正是未知的未来的魅力所在。

虽然这些不确定的未来,从人的本能来说是排斥这种不确定性的,但是,依然会有一些美好的事情发生。每个人的前途都是存在这种不切定的未来之中,否则,只能原地打转还有什么意思。

往前冲吧,骚年。


「 题图 By pan-xiaozhen」

推荐:又是一年开学季
上文:「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后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381.html

请镇定情绪,你没走错地方

第 317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本着每年用满两次改名限额,不要紧张,这是今年最后一次改名字。

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写公众号,附带着做房地产,一说房地产,几乎所有圈外人都联想到售楼处里的售楼小姐。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售楼处里的知识地产公司一个部门——营销部。相关的部门甚至还有设计、工程、成本、行政、财务等,是个完整的公司公司编制,否则无法正常运转。

一般来说工程部门以人员众多、"素质偏低"著称,设计以捣糨糊不干实事著称,成本以克扣军饷著称。其实这都是误解。所以我准备写一个系列来扭住各位观众来也的这种观念。

就拿工程条线来说,虽然少则参建单位农民工几百到上千,但是地产公司部门内基本都是高学历,最低本科,211硕士现在基本成了标配。虽然整天和农民工、钢筋混凝土打交道,但是作为解决了现阶段中国大量就业为题的农民工大军,我看谁敢歧视这个群体,谁敢公开歧视就被认为政治不正确,这个被封为城市建造者的群体,虽然在表面上被得到应有的最终,但是在背地里,依然备受歧视。

而作为以他们为伍的我来说,更像一个包工头,虽然看上去人模狗样,但是并没有比他们更高级。所以即便在地产公司内部,表面上没有被人鄙视,但从心理上,依然是被人为「素质低下」群体。这在大多数地产企业来说是现状,即便在WD这样的企业,工程条线永远是嗓门最大,最强势的部门,依然被人暗地里以高级民工称呼。

这种鄙夷,让人不爽、压抑,在更多没有被足够重视的地产公司来说,工程人的处境更是让人堪忧。

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现阶段,所有地产公司将高周转、现金流奉为上帝,所以一大波营销、成本、财务条线的人得以升迁,成为公司的很新领导层,一改往日工程系统独掌局面。但是,随着整个行业慢下来,人民追求更高品质的房子的时候,工程——这个执掌产品质量第一线的独特群体,将会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那个时候,地产公司追求的将不再是规模、现金流,而是品质。

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个改名字,我相信,这一天将会到来。致力于做个脱离了高级趣味的包工头。



 「 题图 By Pavel Anoshin」


推荐:让自己变得更美好
上文:再不成长就该被团队抛弃了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焦虑不如自律」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111.html

当微信朋友圈不仅仅是朋友圈之后

第 327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4 分钟









记得2011年的时候我用第一台智能手机小米1开始了我的只能手机生活,当然,作为时刻关注互联网资讯的我来说,当然第一时间安装了微信。

在经过短暂的兴奋之后,发现这个APP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我的通讯录里不超过10个人,而且发个信息过去犹如石沉大海,还是得切换成QQ上才能联系到人,更不要说朋友圈什么的了,于是只能卸载。

就这样大概过了一年,在发现公司和朋友开始有人用微信之后才重新安装起来。这个时候惊讶的发现通讯录已经有上百人在使用微信了。当然,逐渐的,社交关系开始慢慢从QQ上转移到微信。

自从出了朋友圈功能后,这个新鲜的功能逐渐被人推崇,这大概是除了微博之后的另一个miniblog类功能,不同的是,朋友圈具有较强的私密性,不是你的微信好友是无法看到你的朋友圈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朋友圈的微博化。这大概也是被很多人推崇的原因,因为发的内容只在你的朋友之间流传。

而大多数的朋友圈发的内容依然是图片或者图片+一小段文字。俗话说的好,一图胜千言,以图片为根基的朋友圈,更具有观赏性,朋友之间还能评论点赞。一时间社交圈里诞生了不少手机摄影爱好者。他们热衷于拍出美好的图片分享在朋友圈和朋友们互动。

而今天的微信已经功能极大丰富,当然在使用场景上也大相径庭。

今天的微信成了商务人士的必备,职场的沟通标配。多数商务沟通是通过微信来进行,很显然,微信在商务场合比钉钉这样的专门针对企业开发的软件具有先天的便利性。因为微信除了能在一个公司内完成沟通,几乎毫无障碍的进行跨公司之间的沟通。

所以,在商务场景下,微信扮演者及其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几个协作方可以及其方便的拉个群进行沟通,在打破信息壁垒、增强沟通效率上起到的作用毋容置疑。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广告,就会有推广。当然,朋友圈成了绝佳的场所。

现在几乎所有的传统公司多会干的一件事情是,一旦有个什么活动,号召所有人进行朋友圈刷频分享。

要不说,传统行业总是比互联网行业慢半拍呢。这种做法其实对营销推广并没有什么卵用,反而会引起人的反感,君不见现在发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少了么,早已没有当初的朋友圈令人向往,因为观赏性大打折扣。

为什么说这种推广并没有什么卵用呢。微信发展到今天,多数人为了工作生活分开,纷纷申请了小号。即便在一个号下面,不同场景下的联系人也被详细的分了组。

所以经常会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发现一个公司的都在朋友圈里发同一个推广文案。这就造成了一种假象,认为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这个刷频,会有极大的推广效果,一个人的朋友圈怎么也得几百人,这样一个个传递下去,根据facebook的六度分离理论,分分钟触达全中国、通向全世界。

这种一种假象,且不说通触达全中国、向全世界,可能这个文案只能在公司内部、更大一点的延伸到仅有的几个合作方那里,搞不好还被人家屏蔽了朋友圈。

虽然社交理论上是没有边界,但是认为的设置了边界,这种边界就是上面说到的小号、分组。由于朋友圈的开篇说到的特性,不同于微博。这就会导致原想的从朋友圈扩散出去的推广内容实际上实在自己的那个小圈子里打转。

这给同在朋友圈的领导一种刷爆朋友圈的假象。

所以说啊,学点传播学还是很有必要的,之前分享过的「小群效应」也有这方面的知识。



 「 题图 By Fancycrave」
 
推荐:小群效应是一种客观存在
上文:陌生人社交软件的困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焦虑不如自律」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183.html

戒烟第十天

第 333篇文章

这是我第二次戒烟,因为有了一次成功的经验,所以一切都来的那么不经意,而又顺理成章。

1月17日正式戒烟,导火索是扁桃体发炎高烧近40度,这次好像是大规模爆发,医院人满为患。戒烟自然也就顺理成章。

另一个原因是这两年发现心肺功能明显下降,这和长期吸烟有很大关系。

身边的朋友都知道平时我烟瘾很大,每天少则一盒,多则两盒。这么大的烟瘾岂能说戒就戒?而且来的那么突然,没有一点点防备。身边的朋友表示不相信这是真的,以为我只是随便说说。

毕竟很多人都成天嚷嚷着戒烟,最终则没能戒掉。

戒烟最难的是头三关:72小时、一周、一个月。

今天是27号,也就是说,已经平稳度过了前面两个关头。第三个关头的这次可能面临的挑战更大,因为是春节。作为中国烟酒消耗最为集中的这一个月,和我的戒烟行动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如果能顺利挺过三个月,半年,基本上就可以具备永久戒烟的可能。

上一次的戒烟时间长达两年,记得那一次也是在一个很普通的下午,决定开始戒烟。

我不认为这种事是多么困难的,只要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没有做不好的,就看你有多大决心。而且戒烟这种事情只要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只需要足够的自律,对抗自己的那些不好的习惯和人本身原始的冲动就可以。

希望你我都能戒烟成功,变成更好的自己。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229.html

租房问题爆发并非就因为高房价

第 323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租房问题何以一触即发,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社会大讨论。

这被认为是房价上涨到一定阶段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民众认为房价太高,买不起房只能租房,租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房租也越来越高。大家日子没法过了。

不出意外,后续关于租房的很多政策会出台。

这次的矛头不仅指向了租房企业,顺带把地产行业也黑了一把。房地产已经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几经沉浮,房地产被黑出了翔,早已成了个贬义词。

现在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干房地产的,只能弱弱的说一句,做工程的。

几年前强推的长租公寓被认为是一劳永逸解决地产问题和老百姓住房问题的良药,这是典型的新加坡模式。可惜国内老百姓并不买账,拥有自己的房子依然是民心所向,租的终究不是自己的。

不信你去苏州工业园区转转。出租公寓并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反而导致该区域住房短缺,房价暴涨。现在到了土地紧缺阶段了。

租房问题受到广泛讨论,更多的原因是,租房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感同身受,容易产生共鸣。民生问题俨然从购买蔓延到了租房。

排除一线城市不说,随着交通便利性增加,跨城作业已经成为越来越被接受的生活方式。 现实条件种种不可能在多个城市置业。我所处的长三角已经非常普遍。

就我个人来说,虽然买了房,但至今一直租房,工作性质的原因,在多个城市辗转,可以说是居无定所。

我这种情况是极端的例子,但比我稍好一点的情况是,即便不是长年累月租房,短期租房的可能性极大。

所以导致了租房人群正在日益壮大。即便连高收入的互联网行业,阿里巴巴也说了有几十辆大巴往返沪杭。

我很喜欢美剧中很多人的生活状态,人家发达了很多年了,该经历的不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

不会像咱们这样还在快速发展,快速变革带来一系列来不及解决的问题。

美剧中总让我想到一个词——活着。对,人家只关注怎样活着,完全不像我们这样拼搏向上每天像打了鸡血。人家只希望那样不痛不痒的活着,最多关心如何活的舒服点。看着好像心中没有了理想和抱负。与我们形成强烈的反差,如果在看欧洲,有时北欧,那简直更丧。

人家房价不高吗?大城市比我们一线城市还高。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高房价确实让很多人买不起房了,尤其像现在的一线城市,靠自己打拼买房谈何容易。但租房市场俨然不止存在于买不起房的一线城市,这是长期而且是广泛存在的市场。要说把租房问题完全归咎于高房价,我认为有待商榷。

元芳,你怎么看?



 「 题图 By 阿甘正传」
 
推荐:让自己变得更美好
上文:设置仪式感和付费,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焦虑不如自律」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151.html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第 350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4分钟








「Lucas Bellator」
这是直接将这句话放在了标题上,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标题党,这句话最多的流行在互联网行业。

由于互联网行业初创企业居多,这句话当然也是更多的针对初创企业,因为生死攸关。

作为一个初创企业的掌舵者,如果在战略上制定的方向出现偏差,那么即便多么努力也难改死掉的命运。之所以这句话在这个行业里被屡屡提及是因为有无数的案例躺在你面前,或者躺在投资人面前,这个行业也是风险投资异常繁荣的行业,大多数互联网创业者具有留学或者高学历背景,投资人对于战略上的要求自然也会更高一些。

放眼传统行业来说,在战斗力上真的可以被互联网企业秒杀,大概也是大浪淘沙的结果。能生存下来的也都非等闲之辈。

说过2019年将更多的焦点放在更加细微的事情上,更加关注身边的变化,尽量避免写一些大的话题。聚焦到个人自身来说,过多的人都正在或者被动的从事着"无效"劳动,也就是上面说的战术上的勤奋,每天忙的团团转,天天加班,自己搞的很累,但是到头来,发现成果甚微。

可能很多人都要躺枪了。因为依据这一标准的话,真的没有几个人是在从事真正的有价值的劳动,也就是符合战略的劳动。

很多企业或者团队倡导的唯结果论,往往被认为是冷血无情,不讲人情的形象,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生存本身就是非常残酷的。每个团队和企业都会指定各种KPI,但大部分时候,落到每个人身上的时候开始变得可有可无甚至不切实际。

而我更倾向于现在很多初创企业在使用当年OKR,从而避免陷入KPI怪圈。应用到个人身上也是非常适用的。

前面提到的一种是无效劳动,这是战略失误造成的无效劳动,即便你是要个进取、勤奋的人,依然无法获得好的收成。这样几年下来,往往是非常可怕的,不说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横向比较下来,和你身边的同龄人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另一种无效劳动来自于为了看上去勤奋而勤奋,可能在战略上方向是对的,但是并没有严格的去执行,每天忙的屁颠屁颠的,晚上加班走出办公室那一刻还不忘拍一张四十五度角的夜空,朋友圈下写着,又是异常充实的一天。这一种自我麻醉疗法。

有的人,是真的为了目标在每天坚持不懈的奋斗者,高强度的勤奋是为了更快的实现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的看上去很勤奋,只不过是让自己看上去很勤奋罢了。

这种在短期战略上依然是懒惰的表现。不信你就将你每天工作的时间做个统计,工作的成果做个统计,你会发现,忙了一天下来,并没有什么成果,并且大多数人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不会超过5个小时,这不是我在瞎说,是有统计依据的。

以上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被归类为战术上的懒惰,即便在战术上看上去极其勤奋,但结果都不会太理想。

时刻告诫自己,你的战略目标在哪,距离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多远,分解后的短期目标是什么(OKR系统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然后再去狠狠的执行,那么,这样的勤奋才是有意义的。

否则,都是在瞎扑腾。



推荐:废掉一个人就让他闲着,闲着
上文:微信是一款好的办公工具么?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346.html

愿你一直保持年轻

第 287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自从一人公司这个概念被推出来之后,现在个人成长或者说个人经营的一个概念被提出来,将一个人变成一个公司,只不过不同的是,这个公司的员工只有一个,你即是你的CEO,员工也是你。

自从这个概念被提出来之后很多个人提升和经营的话题就很好理解了。每个公司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周期的,这个公司是蓬勃向上的青少年,健壮的中青年,还是不如垂暮老年。

我曾总结过,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学历、也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持续学习的能力。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高精尖的学历和渊博的知识,哪怕是专业知识,但是要有一颗永远学习的心。这会让你一直处于孜孜以求的上升通道,而不是故步自封。即便那些拥有名校学历或者过硬知识储备的人,如果还是沉寂在原有的温床上不能自拔,很快就会垂垂老矣,被取代。

06年,关掉之前的网站后,在原有的服务器上用Wordpress程序搭建了一个博客,开始了写博客生涯,这一写就是12年,虽然中间几年写的很少,内容题材也从当初喜爱的互联网科技扩展到了个人提升、职场等跟身边更密切的领域。但一直没放弃对互联网的关注。

事实证明了互联网这个当初的小行业正在逐渐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变成一种永恒的存在,这期间诞生了诸多新鲜的玩法和企业。到现在更是以重构传统行业的姿态傲视一切。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持续的关注和学习让人受益匪浅,国内目前大量的创新基本都诞生在这个行业,洗牌也来的比其他行业更快。这么长时间的关注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经济上的直接收获,甚至在别人看来,投入产出比更是不堪入目。但却让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方式更加多样。而这种趋势还在继续,甚至在加剧。

想保持长时间不间断的去了解、学习新的玩法,各中不乏很多金典案例可供复盘。而这仅凭一时的兴趣是无法坚持完成的,于是告诫自己,如果不去拥抱,接纳这些新事物,很快就会被隔离,被拍死在沙滩上。正如我在「再见,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感慨的那样。





一个人老去的标志,不是老成稳重、沉默寡言,而是不再学习、不肯尝试。





愿你永远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勇于尝试,愿你永远年轻。



 「 题图 ByLily Lvnatikk」
 
推荐:有趣比有用更受欢迎
上文:Facebook隐私事件再次给我们上了一课
 
本文由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890.html

习惯不是用来坚持的

第  292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想来从上周到现在已经好几天没有写文章,虽然也有发送图片,但终究没有打开Ulysses,长时间敲击键盘的仪式感。

自从决定日更以后,发现逐渐这成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习惯。

公众号最近有所调整,从各种端倪来看,想必距离公众号独立APP发布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这将极大提高日更的可靠性,出差、外出办事,不用因为无法携带电脑而断更。

其实知识星球已经间接实现了这个功能,但是总归缺乏仪式感,写字的人就是这么矫情。

最近状态并不算好,工作繁忙,脑袋很热,加上房屋装修琐事缠身,明显感觉到,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每个人总会遇到类似的事情,出现类似的状况。

人,时刻都要保持大脑清醒。

否则,做出的各种决断和选择无法确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换句话说,脑袋要冷,而不是热,任何决策未经过冷静的思考之后作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隐患,以往的经历告诉我,会出纰漏。

所以上面说,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而一些佛系的小习惯,可以让人的大脑抛开杂念,让思考得以冷静下进行,比如跑步、写作、打坐等等。

一个习惯,哪怕是很小的习惯,很少有人能真正的日积月累的长期坚持,或者说,只要是坚持的,都很难保持长久,这需要和自我作斗争。

真正让习惯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方能有长期进行下去的可能,例如刷牙、吃饭。

而有些习惯一旦丢掉,再拾起来就会变得异常艰难,这种排斥的力量大到令人可怕,所以在周一我会告诉自己,该进行的要进行下去,周一总是异常艰难的一天,你懂得。

而为习惯长时间进行下去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增加仪式感。



 「 题图 By Luke Porter」
 
推荐:愿你一直保持年轻
上文:打工也要有创业心态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焦虑不如自律」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930.html

做个走路带风的人

第 282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和前同事见面,五年了,一点没变。这样的评价是好还是坏呢?

好的是,你的根本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比如外表、性格等等。

但对于职场人士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意味着这五年以来,你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提高,无论从做事风格,言谈举止等等方面。

十年毕业聚会,同学说,你变化太大了。虽然外表没多大变化,但是内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清楚,学校时代的那个二逼青年永远消失了。更新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这种丰富的内在会由内而外的通过肢体语言、言辞表现出来。

我们通常说的气场,正是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显性气质。

记得以前团队,该公司素以执行力著称,做事快如闪电,公司里人人走路带风,换句「亮剑」里的话说,这个队伍嗷嗷叫。

而所在的项目公司老领导出过重大交通事故之后,性情大变,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一句装逼的话来说叫做「举重若轻」,但气场却更强大,杀伐决断弹指一挥间,带的队伍依然嗷嗷叫。

后来去了一家小公司,该公司和大多数中小型公司差不多,期待做大做强,想要有个嗷嗷叫的队伍。

但终究逃不过的是那句俗套话,公司的气质和老板的气质永远的相符的。

人是有惯性的,即便换了环境,以前的很多行为习惯或者说固有思想依然会影响你现在的做事风格。直属领导给我的评价是「太刚了」。后来才知道,这哥们是读「老子」「易经」的。

恰巧也带几个90后小年轻做事,我在想,是否也要他们经历当初我经历的磨砺,那种嗷嗷叫是被强大的压力和执行力逼出来的。因为在没有强大的外力作用下,一个人的性格和固有习惯是很难被重构的。

于是想着到什么庙念什么经,我也尝试除了当初我走的那条路,这几个小年轻是否也可以有另外一条路。他们的习惯、做事风格也在影响着我,毕竟这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独立团」,不是所有的老板都喜欢「太刚」的队伍。

但经过这些年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那些嗷嗷叫的团队更能做出成绩,那些走路带风的人能获得更大的提升。尤其是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职场上。

所以,还是努力做个走路带风的人,即便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改变过程是艰难的。多年之后回头来看会发现,这样的决定会给你带来多少别人难以企及的回报。



 「 题图 By joojen」
推荐: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 | 原创
上文:继续读研还是找工作
 
本文由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850.html

能力不够,再好的机会也抓不住

第 313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4分钟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些所谓的失去的好东西,是否真的能属于你,机会也好、财富也罢,按照唯心的说法,这大概就是「命」吧。

这里说的命,并不是算命的那种命,人生的发展轨迹虽然无法被预料和有力掌控,但是成功的轨迹总是可寻。

2011年的时候你可能并没有接触到比特币,因为那时候的比特币还一文不值,你没有敏锐的眼光看到这个未来的巨大价值,这情有可原。但后来随着比特币开始能买披萨了(1000个比特币),价格逐渐从2美元涨到7美元的时候,你依然无动于衷。

并且在心底里认为这些人疯了,一个虚拟货币,凭什么值这么多钱,你甚至认为,这些人将亏的血本无归。但正是这个时候,有人开始用账户的里的人民币、美元开始疯狂购买比特币。

这些人在你心理就是个SB。

后来你知道了,比特币疯狂的长到1000美元了,你想,这么贵了,再入场就是接盘侠了。

没过多久,各国开始打压比特币,甚至一天内能跌到600美元,你在心底里庆幸,幸好当初没冲动。

后来的后来,比特币涨到了7000美元了,连入场机会都没有了。

那么问题来了,你现在还会去买比特币吗?我想90%以上的人并不会,除非是「疯子」。但当你真正了解比特币所基于的区块链的时候,你就不会认为他们是疯子了。

再举个例子,国内股市想必大部分人都所有了解,并且不少人也都有所涉及。

2014-2015年的牛市和股灾,教会了不少人什么叫做炒股,什么叫做风险,再没有比这个实践更能教育人的了。即便你不炒股,想必在那个时间段,也耳闻目染的听说过股市。

最近不少人都在讨论贵州茅台(不构成投资建议,仅做案例),14年的小牛市从七八十块涨到一百多,即便经历了15年的股灾,也基本上稳定在一百多,不信去查茅台股价。

在大盘跌到近3000点的时候,潮水退去,估计很多人再也不会买股票了,即便是贵州茅台。尤其是八项规定出台导致茅台股价的直线下跌,你肯定想,幸好跑的快。

但是你要知道,即便大盘在3000点左右磨底了三年多,茅台股价到了近800块了。(详见茅台股价走势)






那么问题来了,即便当初未能抓住机会,现在你还会去买茅台的股票吗?我猜大部分人仍然不会。但那些从一开始就买茅台,并且还在不断买茅台股票的人(如连岳老师),投资的收益足够每天喝茅台。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并未搞明白这股价表面的背后真正逻辑。

而能否看到背后真正逻辑的,正是基于你的认知,并不是看表面上的那么简单。这需要足够的积累。

只有当你最底层的认知达到了某个程度,才能慢慢看清事物的本质,当然所作出的决策也就不太容易错。那些所谓的机会,才能真正抓得住,更能拿得住。

只有如此,那些机会,才会成为真正的机会,否则,仅凭一点小聪明,即便一时有所斩获,但终究长久不了,也就不存在成功一说。

这才是真正的有能力。



 「 题图 By Ian Parker」


推荐:能有什么和币圈的坑相提并论

上文:让自己变得更美好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焦虑不如自律」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080.html

下周一是个伪命题

第 307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昨天没有码字,只发了一张图片,有人跑来问我,这大周一的为什么不更新,因为我被周一了。

很多人习惯性的将很多重要的事情安排到周一,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周一这一天安排的任务极其满,满到要溢出来。

也就是说,周一被安排的工作是根本不肯全部完成的。这就带来一个很尴尬的问题,计划会失效,周而复始,导致一周的计划破产,由此进入恶性循环。

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对未来计划的安排是下周一,尤其在周四周五这两天,是高频词汇。

都是双休惹的祸,难道你不知道地产人是一周七作的么?这就带来另一个尴尬的问题,很多工作想在周末两天解决的话,别人周末休息。

于是,下周一这个概念就出来了,并且成了高频词汇。

据我观察,往往说下周一完成的事,一般都要到周二才能完成。

所以说,下周一是个伪命题。

每到周五,很多人的心思已经不在工作上,尤其是周五下午,很多人大概已经在思考晚上是不是组个局,周末怎么安排,写字楼里面的上班族是重灾区。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即便你的工作计划deadline是周五,你也有心在周五把事情完成,但是你的合作方无法与你同步,人家并不这么想,这就导致本周的计划流产。

于是只能咬着牙告诉自己,下周一。

周一早晨一看一天的计划,瞬间囧逼了,怎么排也排不开。

于是只能先捡紧急的事情处理,而那些次紧急的事情自然被延后,地狱般的周一就此诞生,即便挑灯夜战也无济于事。

周一,简直是职场人士的噩梦。

因为周一还没从周末的放松状态中转变,好不容易到了周二周三,状态开始逐渐爬坡,但眼瞅着又要到周末。

周而复始,一个月来这么四次,不疯已属万幸。所以现在很多机构评估职场心理健康,大多数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这种计划性失效是罪魁祸首。

其实我倒建议,将很多重要的事情、会议,安排在周二或者周三,除了一些异常紧急的事情尽量不要安排在周一,这对于事情完成的质量,以及自身的健康都有很多好处。

而周末我不建议完全抛开事情不过问,周日晚上其实可以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这样可以帮你度过痛苦的下周一。

做到有条不紊又不会像灭火队员一样紧张。

我们受传统思维的毒害已经够深,是时候想想解放自己,无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均是如此。想想小学黑板上方的那几个大字了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或者与这几个类似又相互矛盾的大字。如果你真的都能做到,我想你现在应该在精神病院里。

解放自己,不妨从下周一开始,说不定也是解放了别人。





 「 题图 By wang xi」


推荐:其实最困难的是按时入睡
上文:幽默是一种气质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焦虑不如自律」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039.html

你的时间是怎么被偷走的

第 278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上一篇说到注意力的问题,由于文章很短,没有说的很透彻,下次有空再写一篇。

李笑来老师曾总结过人生三大坑: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心急火燎地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举个例子,请看大屏幕:






史蒂芬霍金老师的去世,可把大家忙坏了,微博微信朋友圈到公众号以及各处能写字的地方,纷纷发表了感慨和见解。

李嘉诚老师有个习惯,每天只阅读全球各地新闻的标题,因为大多数新闻没有全部阅读的价值,这只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占用你大量的时间,当然大多数人的单位时间价值没法和李嘉诚老师相比,但也不值得如此浪费。

曾经红极一时的digg新闻聚合模式到是个很不错的方式,但这种好产品现在越来越少了。因为用户使用的时间太短,没有太多商业价值,所以做这个自然就少了。

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和标题党横行的互联网时代,很多新闻连标题都不值得阅读。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说到今日头条,这个一直被人诟病的以推荐引擎著称,每天占用人的时间高到简直可怕,仅次于微信。

今日头条条根据你阅读和点击的行为习惯会记住你的阅读偏好,同时一直推送给你相似的内容,让人无法离开他们的网站。

微信曾多次提出用完即走,让用户远离手机。但今日头条却完全相反,相仿设法把你留在他们的应用里,每天使用的时间越长,那么他的商业价值就越高。

今日头条深谙此道,并不是用一款产品来试图网络所有的用户,而是整个产品矩阵。而且很多产品的使用粘性就极高。列举几个看看: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快拍、悟空问答、内涵段子、musical.ly,其中抖音是美国musical.ly这个老师的好学生,直接C2C(copy to China),不过今日头条在去年直接把这个老师给收购了。

上面说了这么多,大概你应该能看出来为什么国民每天为什么大量的时间被手机占用,无非是手机里的这些应用吸引了你过多的注意力,占用了你大量的时间。不信换个诺基亚老人机试试。

所以,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这么每天被浪费掉的,对你来说无关紧要的新闻、八卦,游戏,而手机安装的这些APP正是成了把这些干扰你将注意力放在重要事情上的罪魁祸首。世界触手可及,这些噪音也触手来到你的面前。一天下来,感觉好累,晚上总结今天具体干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却寥寥无几。

但要命的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并没有多少人真的清楚,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 题图 By rawpixel-com」
推荐:自律给我更大自由
上文:注意力才是你最贵的成本
本文由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813.html

能有什么和币圈的坑相提并论

8日晚上一夜宿醉让日更的承诺彻底被打破,这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9日乘车路上三个小时,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却无法做公众号相关的事情,这里不得不再次吐槽一下公众号。

作为推出这么长时间,用户量如此之大的应用,至今竟然没有个独立的app,这在其他公司看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测试了一年多的公众号app至今也没能放出来。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公众号依托微信是个完全面向移动设备的产品,而它的后台却完全是个pc端的,无论你是发布文章内容还是各种操作都不需要用电脑登录后台才能完成。

这就造成了开头我所说到的尴尬,要想风雨无阻完成日更,我得每天背着电脑才行,还得有网络,这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其便利性甚至不如创业公司出品的"小密圈",现在加入了文章修改功能,是的一篇文章可以不断修改增加内容,还可以一键生成长图,这不仅仅为当初的微博长图提供了便利,还可以解决上面我遇到的尴尬。虽然能解一时燃眉之急,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仍然会有诸多问题,真正解决移动端的发布问题才是根本。

否则,对于要日更的人来说,永远绕不过这个坑。

都说币圈一天,互联网圈一年。但币圈在国内已经是个贬义词,是庞氏骗局、割韭菜的代名词。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连国家层面也一直严打。

这直接把基于此的区块链给连累了,区块链也快面临和币圈一样的尴尬境地。

当朋友圈、各种群中都在讨论区块链的时候,其实就如菜场的阿姨都在讨论股票有一样的风险性。当然,迎来的是各种封杀。

但基于区块链创业产品也不都和币圈有关系。但是目前大量的区块链创新永远绕不过发币这个坑,这基本上和上面说到的悖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是敏感话题,不多详述。但不得不说,这个行当确实挺考验人的,分分钟高下立判。

老师教导我们遇到问题总是找客观原因是不对的,要多从自身出发找原因,这才能进步。

首先,既然立下了日更这个flag,就要不这不够的去完成,不管遇到怎样的状况,每家公司每个团队都在谈执行力不是么!自身执行力差了,反思这两年有所松懈。睡梦中隐隐有个人在背后指着说"你膨胀了",所以说,减肥是个永远的flag。

其次,时下流行佛系青年,我等虽然做不到佛系,但养成一些必要的习惯总是好的,戒烟戒酒戒应酬,自治酒量不好还需应酬,有时候开始怀疑人生是不是入错了行。

再者,克制、举重若轻是一直以来奋斗的目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仅要考验执行力,如果最底层的认知能力达不到,其他表层的一切都是我枉然。为什么别人能做到而你做不到,为什么别人能拿得住的币你却拿不住,总之还要学习,还要修炼。

以上。

 「 题图 By joojen」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我在「joojen和他的朋友们」社群记录每天的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共同进步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18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回复「知识星球」了解详情。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716.html

小群效应是一种客观存在

经常在写字之前或者之后我都会自问,这些字对我有什么好处,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好处。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无疑是增加了互联网上的垃圾。

现在有一种主流的能得到多数人认可的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东西,这样的内容很受欢迎,看来大多数人生活的并不快乐,或者说生活中缺乏快乐,所以才从网上来寻求快乐。

第二种是确实能给人带来知识或者丰富你的认知的内容,比如我一直推崇的「连岳」,虽然也不是所有的观点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其博览群书,积极正向的价值观确实影响了一大批人,并因此甚至形成了一个群体。

每个人的影响力有限,之前在六度理论中就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虽然理论上一个人可以通过六个人和世界上所有人发生联系,但却又有100人这样的单人极限值。

从这一点上来说,微信添加好友5000人的上限已经远远超过了。事实上,据统计,大部分人的生活中联系的人不会超过100人,否则会有社交障碍。

这种单点传播理论在现今社会依然有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化程度越高,沟通工具的效率越高,这种衰减会得到有效改善,就像一颗石头入水产生的涟漪一个道理。

即便上面说到的能给人带来快乐的内容可能会触及到上百万人,但和后一种这正能产生联系并不是同一个范畴的问题。

很多人容易将这两种混淆。

所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交圈层化依然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即便已经信息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依然有边界无法突破,小群效应是个基本逻辑、客观存在。

所以,不要去试图连接和影响更多的人,随着规模扩大开来,无效的噪音也会增加,边际成本也会成倍增加。

想到这里,很多烦恼不解的问题都会让你瞬间释然。

 「 题图 By rawpixel-com」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我在「joojen和他的朋友们」社群记录每天的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共同进步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18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回复「知识星球」了解详情。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699.html

行为习惯才是最大的技术壁垒

"永远不要挑战大众的日常习惯"


在互联网界,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无数产品多倒在了这个门槛上。普通大众的行为习惯千万不要轻易去挑战,否则会死的很难看。

当然,你可能会说,很多人现在的习惯不都是逐渐培养的么?像什么微信扫码支付啊,拼音输入法,iPhone的手势操作等等。

但你要清楚的是,这些能让普通大众去学习并且逐渐养成习惯的,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至,切都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砸出来的结果,并且最主要的是,这些能让人容易接受并最终形成行为习惯的都是循序渐进的。

试想微信和支付宝当初为了鼓励大家用微信支付而不是现金支付,光网上叫车就不贴了几个亿,要知道,那已经是微信支付推出第三个年头了,支付宝推出第五个年头了。iphone的手势操作更是在最大程度上贴合人的日常使用习惯,乔布斯时代的产品哲学就是让人不看使用说明书就能无障碍使用他们的产品。

微信在产品设计之初也是秉承了这种产品哲学,不搞那些挑战大众使用习惯的东西。例如,手势操作、摇一摇等等都是基于此。

但微信为了突破传统总要有一些东西是要强制用户去养成习惯的。

例如,因微信而无处不在的二维码,虽然二维码在微信出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正是由于微信的强推才使得二维码今天如此普及,现在大家一看到二维码就忍不住用微信去扫,这是微信培养了好几年才让大家养成的习惯。

二维码成为超级入口是张小龙在2012年就力排众议,强力渗透到微信基因里的结果。后来微信不仅可以扫描实物上的二维码,在微信内部页面中的二维码或者手机图片中的二维码都可以扫出来,理论上说,二维码是一个图片,大概很多人这个习惯还没有养成,这又是一个行为习惯需要养成。

两年前微信团队发明了另一种形式的东西叫做小程序,为了区别以往的页面和入口方式,微信团队甚至专门发明了一种全球都没用过的小程序码,和方块形状的二维码不同的是,小程序码是圆形放射状,就像「joojen说」每篇文章末尾的那个,相信不少人也不知道怎么用它。

举个例子,昨天我在文章中搞了一次抽奖活动,抽奖活动是用一个叫做「抽奖助手」的小程序自动完成,只需要长按那个放射状的小程序码图标后在下方出现的「识别图中小程序码」点击即可进入小程序页面,之后的操作基本上都不需要说明都知道怎么操作了,但就是这一步会让很多人无法进入。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我设置了关键词自动回复,不过失误的是,自动回复我社设置的还是这个小程序码的图片,而没有直接给出一个页面链接。

这种增加操作步骤的行为无疑实在作死,要知道在互联网上没增加一步操作,用户就会减少80%,基本上遵循二八定律。所以可想而知的结果是,昨天的抽奖总共只有不到20个人参加。而如果我在文章中直接贴上这个抽奖小程序链接,想必效果就会好完全不同。

虽然我在之前的关注公众号的二维码和赞赏小程序码中都有文字说明怎么操作,但是即便如此,真正去看再去操作的人就已经凤毛麟角。欢迎长按文末的圆形放射状图标,点击「识别图中小程序码」来赞赏,赞赏是个好习惯,值得养成。

ps:昨天中奖的两位读者还有一位没提供你的微信,请发送给我或者在留言区留言。

微博 / 微信 / 简书 / 头条: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