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2017

总是跟风刷屏不累么? | 原创

相信大部分人这两天都被「杨绛先生」刷屏了,本来纪念一位作家去世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我很来也准备发个朋友圈纪念一下,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

1

观察发现,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各种手抄体出现了,为了表现逼格比别人高,其实很多人字写的着实就是车祸现场,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晒到微博、朋友圈的。

所以后来就打消了写个朋友圈的念头,想想她的书我从来没买过,知识偶然间读到过她写的几篇文章,而钱钟书的作品我也就买过「围城」,这样一想发现并没有太多交集,也不了解,无缘无故写个纪念有点怪。

叫杨绛先生本来就够了的,我猜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这里叫做先生,我更倾向于叫女士或者作家。之前一次听叫做先生的是「建国大业」电影里毛主席到火车上迎接宋庆龄,称之为宋先生。

2

类似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每周总会被那一两件热点事件刷屏,为了显示活在这个社会的中心,情不自禁的跟着大部队开始刷屏。

为了显示自己的逼格比较高,不脱离中心,统一称为先生,至今没发现有人用女士的。

然而,真正逼哥高的则是默默的在当当亚马逊搜索杨绛是书籍并果断下单了。不出意外,在未来的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杨绛的很多作品将脱销,并且出版社开始加印。

3

晚间,我只在朋友圈转发了社长的一篇文章「不要在该约炮的年纪谈修行」,大概看到这个标题就点赞了,但这篇却是写这次刷屏事件的,写的相当好。例如「我们可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支撑我们‘人品’的未必是我们的人品,而恰恰是那些用来证明我们人品的苦难。」

自从微信的用户增长到4亿以后,我要经常重复的一个动作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屏蔽掉一些人的朋友圈,但是仍有很多人乐此不疲的跟着一起刷朋友圈。说实话,真没什么有价值的内容。一遇到这种热点事件,简直跟疯了一样,一天转发个十几篇不在话下,我就纳闷了,这些人每天都不做事的么?

4

昨天写的一篇「梅雨将至,还不出去走走?」说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适合自己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真心觉得整天跟风刷朋友圈没有任何意义。也证明不了你的人品和逼格高到哪里去,真正有营养的内容从来都很少出现在朋友圈。只不过是在一味的同质化罢了,这种大量同质化的内容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精力,适当清理是很有必要的。

说另一个例子就是号称颠覆者的今日头条,其实挺烦这个的,因为根据你的每一次打开的文章,点赞,系统会记住你的喜好,不断的给你推荐类似的内容,美其名曰:强大的个性化推荐引擎。

造成的结果和朋友圈这种大量的同质化很相似,其实忘了,我们往往希望看到的是一些意料之外的内容。

生活总是希望不经意间邂逅一些意外的内容,否则,我们就会在这个熟悉的圈子里被禁锢,无意间排斥掉了很多美好的事物,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样化的,不是么。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